《中央车站》是一部巴西电影,影片由沃尔特·塞勒斯执导,乔·伊曼纽尔·卡耐偌、沃尔特·塞勒斯等人主演。
影片讲述了为人现实的朵拉在母性的驱使下帮助约书亚去东北部去寻找他爸爸的故事。
影片已于1998年4月3日在巴西上映。
基本介绍
-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
- 编剧:乔·伊曼纽尔·卡耐偌
- 主演:菲尔南达·蒙坦纳葛罗,玛瑞莉亚·贝拉,文尼西斯·狄·奥利维拉
- 对白语言:葡萄牙语 德语
- imdb编码:tt0140888
- 中文名:中央车站
- 外文名:Central Station
- 其它译名:Central do Brasil
- 製片地区:法国 巴西
- 类型:剧情
- 片长:113 min
- 上映时间:1998年1月16日
- 色彩:彩色
- 主要奖项:4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剧情简介
朵拉(费尔兰妲·蒙特内格罗饰)在里约热内卢最主要的火车站-中央车站为不识字的人写信。写一封信收一块钱,如果需要代寄,就再加一元。这一天,安娜(Soia Lira饰)带着她九岁的儿子约书亚(又译乔舒亚,文尼西斯·狄·奥利饰)来,因为约书亚一直很想见他素未谋面的爸爸。朵拉和邻居艾琳以念白天写的信取乐,她们认为重要的信就寄,其他的信则统统扔掉,如果两人意见不同,就把信收进抽屉改天再决定,约书亚给父亲的信就在其中。第二天,安娜与约书亚又来到中央车站,口述了第二封信给约书亚的父亲,但一出车站,安娜就发生车祸身亡,母性的驱使下,朵拉答应带约书亚到东北部去找爸爸,沿途的风景越来越陌生,两人却变得越来越亲近。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Dora | 费尔兰妲·蒙特内格罗 | 多拉 |
Josué | 文尼西斯·狄·奥利 | 约书亚 |
Isaías | 马修斯·纳克加勒 | ---- |
Irene | Marília Pêra | ---- |
Ana | Soia Lira | 安娜 |
Cesar | Othon Bastos | ---- |
Pedrão | Otávio Augusto | ---- |
Yolanda | Stela Freitas | ---- |
Moisés | Caio Junqueira | ---- |
Dora's Client | Socorro Nobre | ---- |
Dora's Client | Manoel Gomes | ---- |
Dora's Client | Roberto Andrade | ---- |
Dora's Client | Sheyla Kenia | ---- |
Dora's Client | Malcon Soares | ---- |
Dora's Client | Maria Fernandes | ---- |
Dora's Client | Maria Marlene | ---- |
Dora's Client | Christano Camargo | ---- |
Dora's Client | Jorseba-Sebastiano | ---- |
Dora's Client | Andréa Albuquerque | ---- |
Crente | Sidney Antunes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艺术指导 | 服装设计 |
---|---|---|---|---|---|---|---|---|
唐纳德·蓝瓦德 Donald Ranvaud | 沃尔特·塞勒斯 | 乔·伊曼纽尔·卡耐偌 | 乔·伊曼纽尔·卡耐偌 | Walter Carvalho | Jaques Morelenbaum | Felipe Lacerda | Cassio Amarante | Cristina Camargo |
角色演员介绍
- 多拉演员:费尔兰妲·蒙特内格罗里约热内卢的中央车站,朵拉(费尔南达-蒙特内格罗Fernanda Montenegro饰)在这里帮人写信。但她会把看不顺眼的信统统撕掉不寄,甚至公开读信里的内容取乐。朵拉生活拮据,年纪不小却还未嫁,或许在她内心,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根本就不值得信赖。
- 约书亚演员:文尼西斯·狄·奥利约书亚(文尼西斯·狄·奥利维拉Vinícius de Oliveira 饰)的出现令朵拉开始了一段重新认识人生的旅程——约书亚很想见到远方素未谋面的父亲,不断写信给他。男孩母亲意外的车祸让朵拉决定陪伴约书亚前往东北部寻找父亲。在约书亚眼中,即使父亲很陌生,却总是骄傲地谈起父亲。
- 安娜演员:Soia Lira约书亚的母亲,一出中央车站就发生车祸身亡。
- 摩西演员:Caio Junqueira约书亚的哥哥。
以上参考:
音乐原声
序号 | 歌曲 | 序号 | 歌曲 |
---|---|---|---|
1 | Central Do Brasil | 11 | Casa de Jesus |
2 | O Trem | 12 | Matinal |
3 | Toada | 13 | Estrada |
4 | Sai Pirralho | 14 | Correio |
5 | Saida Do Trem | 15 | Porterira |
6 | Atropelamento | 16 | Milagres |
7 | Central | 17 | Retrato |
8 | Caminhao | 18 | Vem Comigo |
9 | Despedida | 19 | Carta de Dora |
10 | Conversa | 20 | Preciso Me Encontrar |
以上参考:
幕后花絮
1、影片《中央车站》根据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戴尔的小说《破碎的四月》改编。
中央车站

2、塞勒斯和他的合作者在改编小说时,他们发现古希腊原始而血腥的争斗与世纪之初巴西某些偏远地区的情况颇为相似,于是他们按照古希腊悲剧的形式进行改编,将小说的背景移植到巴西。
3、在影片中导演大规模地启用了非职业演员,挑选演员就花费了一年时间。而外景地超过好的,摄氏40度的高温更让拍摄工作十分困难,但影片最终还是得到了他们满意的效果。
4、奥利维拉原本在里约热内卢机场当擦鞋童,被导演华特萨勒斯看上,从一千五百名人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车站》的小男主角。
5、影片入围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并代表巴西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以上参考:
获奖记录
时间 | 名称 | 奖项 | 获得者 | 提名/获奖 |
---|---|---|---|---|
1998年 | 柏林国际电影节 | 金熊奖 | 沃尔特·塞勒斯 | 获奖 |
银熊奖-最佳女演员 | 费尔兰妲·蒙特内格罗 | 获奖 |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竞赛单元 | 沃尔特·塞勒斯 | 获奖 | ||
1999年 | 奥斯卡金像奖 | 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 | 费尔兰妲·蒙特内格罗 | 提名 |
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 沃尔特·塞勒斯 | 提名 | ||
1999年 | 美国金球奖 | 电影类-最佳外语片 | 电影 | 获奖 |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 费尔兰妲·蒙特内格罗 | 提名 | ||
1999年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电影奖-最佳非英语片 | Arthur Cohn、Martine de Clermont-Tonnerre、沃尔特·塞勒斯 | 获奖 |
1999年 | 法国凯撒奖 | 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 | 沃尔特·塞勒斯 | 提名 |
1999年 | 义大利大卫奖 | 大卫奖-最佳外国电影 | 沃尔特·塞勒斯 | 提名 |
以上参考:
发行信息
时间 | 国家/地区 | 时间 | 国家/地区 |
---|---|---|---|
1998年4月3日 | 巴西 | 1998年1月16日 | 瑞士 |
1998年1月19日 | 美国 | 1998年2月14日 | 德国 |
1998年9月13日 | 加拿大 | 1998年10月16日 | 西班牙 |
1998年11月19日 | 比利时 | 1998年11月20日 | 美国 |
1998年12月2日 | 法国 | 1998年12月9日 | 比利时 |
1998年12月11日 | 义大利 | 1998年12月18日 | 瑞士 |
1998年12月24日 | 德国 | 1998年12月25日 | 奥地利 |
1999年1月7日 | 以色列 | 1999年1月23日 | 日本 |
1999年2月18日 | 阿根廷 | 1999年2月26日 | 挪威 |
1999年2月27日 | 韩国 | 1999年3月4日 | 阿根廷 |
1999年3月13日 | 中国台湾 | 1999年3月12日 | 英国 |
1999年3月20日 | 纽西兰 | 1999年3月26日 | 瑞典 |
1999年4月2日 | 中国香港 | 1999年5月13日 | 捷克 |
1999年5月14日 | 葡萄牙 | 1999年5月14日 | 芬兰 |
1999年5月28日 | 土耳其 | 1999年7月8日 | 匈牙利 |
1999年9月4日 | 冰岛 | 1999年9月10日 | 丹麦 |
1999年9月24日 | 波兰 | 1999年10月7日 | 中国香港 |
2002年6月15日 | 墨西哥 | 2002年6月22日 | 波兰 |
2004年9月23日 | 希腊 | 2006年11月17日 | 希腊 |
2008年4月24日 | 英国 | 2008年9月23日 | 丹麦 |
以上参考:
影片评价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评人誉为“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人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语是:《中央车站》的不平凡处在于,它是这样一部片子:当它触及到你的内心的时候,它在与你的大脑对话。因为这部片子的故事场景绝大部分都出现在公路上,因而被人们称做是一部“公路片”。正如电影的名字——“中央车站”,不过是男女主人公结识的地方罢了。人潮人海中因某个机缘的邂逅相遇,故事就如此延伸开去。(钱江晚报评)
这个车站,是巴西整个社会的缩影,每个人的生命里其实都有着这样一个车站的。你从这里出发,踏上一生寻找的旅途。这是一个关于一个老女人和小男孩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寻找的影片。约书亚寻找的是他素未谋面的父亲,他也在寻找一种叫做“相信”的东西,那是他的信仰。多拉寻找的是她的人生信仰,儘管她的寻找是被动的。(人民公安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