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外佛教人物论

(2019-12-12 23:39:37) 百科综合
中外佛教人物论

中外佛教人物论

《中外佛教人物论》是2005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朗学法师。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外佛教人物论
  • 作者:黄夏年 着,朗宇法师 编
  • ISBN:9787801236913
  • 类别:宗教
  • 页数:599
  • 定价:39.00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08-01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丛书: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了理论佛教对人和人生的看法,又包括了文化上佛教人物的贡献,还包括了学术上佛教人物的研究之三个方面。

目录

总序
佛教的人学(代序)
中国篇
道安“本无”思想初探
僧肇是怎样解“空”的
僧肇为什幺要评论“六家七宗”
法显·《摩河僧祇律“·佛陀跋陀罗--纪念法显登入青州1200周年
石头希迁与《肇论》
虚默·灵默·心镜--宁波七塔寺祖师刍议
“四朝高僧传”与法门寺
遍周与月轮、无心二禅师关係考
传灯大师的“真如不变十界冥伏门”初探
传灯大师对儒家性善恶论思想的批判
弘一法师与念佛法门
欧阳竟无与王恩洋(1922-1927)
印顺法师与王恩洋先生--以《印度之佛教》为中心
王恩洋先生与禅宗四题
应慈法师禅学思想漫议
太虚“人生佛教”思想初探
圆瑛大师的社会伦理思想
当代中国佛教的批判思想--从震华法师的批判精神谈起
慈运法师评传
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
法尊法师三题
南五台与北五台--兼论印光法师与高鹤年居士的友谊
锐意改革育才的谛闻法师
朱谦之先生与日本净土教研究
外国篇
觉音的《清净道论》及其禅法
奥尔科特与近代斯里兰卡佛教复兴
达磨波罗的佛教民族主义和改革主义思想初探
杰雅提拉克的佛教民族主义思想
泰国公主与世佛联
伟大的佛教学者觉音评传
当代印度佛教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翻译家闍伽提湿·迦叶波小传
后记

精彩书摘

宋明理学诸师,所以不肯直趣佛法者,只以其道玄远,学之者多遗民义,故为此调停补苴之术。然苟识其情,厉行六度,亦与儒术相依,唯有漏无漏为异:若拨弃人乘之义,非独不益世法,亦于六度有亏矣。大抵六度本自平等,十善乃其细者。在家出家,皆不能离十善。东圣西圣,亦并依于六度。以此倡说——(太虚按:予于人生观的科学则既倡说之矣)——,自然殊涂同归。”①
人生佛教的理论,把人生向善作为养成众生人格的完成过程,要求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人生,由是将传统佛教的“生不如死”变成了“死不如生”,这一转换,使佛教的生死观有了根本的转变,最终将出世的佛教,还原为既能出世又能人世,而且根基落在入世,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人生佛教的价值在于通过一步步脚踏实地认真地修,最终达到实证,也就完成了“大乘渐教”的成佛道路。其现代意义则是改善已经失去的人心,提升了人们的道德水平,由是重构当机的佛法,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并且成为佛教革命理论的指导思想。同时在中国社会建立佛教的新信仰。“发挥佛教特质,成立新信仰的佛教,则能摆脱迷信消极逃避等不良习惯,而为通得过经得起科哲思想所批评,成为观察宇宙人生大法则,建立人生思想行为新信仰。此用之于中国,可令国力益加平和统一,而坚强信任自力更生。
……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