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区的中央区域会举办各种互动活动,比如开设培训儿童骑车的脚踏车学校等。展区内将修建一条示範性的脚踏车道,设定相关交通控制装置,并实施模拟的交通管制规则。欧登塞还有望为城市最佳实践区提供一批脚踏车作为区内交通工具,届时,参观者可以骑车游览,亲身感受环保的脚踏车交通方式。
基本介绍
- 展馆名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欧登塞案例馆
- 展馆位置:E片区
- 展馆主题:脚踏车的复活
- 馆庆日:丹麦国家馆日
基本信息
案例名称:脚踏车的复活
城市:欧登塞
案例位置:E片区
案例介绍
丹麦国家馆日之际,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欧登塞案例馆也为游客们準备了一系列“惊喜”。其中既好看又好吃的一份礼物,就是由世界知名朱古力製作家弗里茨(FritzKnipshildt)带来的朱古力作品。 今天,来到欧登塞案例馆的游客除了能看到黑朱古力做的“小美人鱼”雕像,以及白朱古力做的“安徒生”头像,还可以亲眼一见朱古力大师弗里茨现场製作一辆与生活中使用尺寸大小相似的朱古力“脚踏车”。昨天,记者在欧登塞案例馆内见到了正在準备“零件”的弗里茨,他正将黄色的脚踏车轮子安装到朱古力底座上,尺寸类似于馆内的“童车”。经过交谈,记者才知道原来黄色的轮子也是朱古力着色后製成的,造型则是仿造欧登塞案例馆黄色的logo“转动的车轮”,而座垫也被弗里茨做成了爱心的形状。“整辆车都用朱古力做,连线部分也是朱古力,馆日当天,我会当场把各个‘零件’安装起来。”弗里茨告诉记者,今天早上10点,他就会动手安装,如果一切顺利,黄色的轮子还可以转动起来,让整部“朱古力脚踏车”看起来更逼真。

身体力行
中国曾经是一个脚踏车的王国,本届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有一个展馆就是以中国人最为熟悉的脚踏车作为展示,这就是来自丹麦的欧登塞案例馆。本期《世博现场》请来欧登塞案例馆两位工作人员姚金和MONTEN,介绍欧登塞的脚踏车文化。
欧登塞馆亲善大使

展馆前方金色的太阳脸标誌是安徒生、乃至欧登塞旅游业的象徵。用钢结构和玻璃搭建的圆形露天空间中,则展示了各种吸引人的脚踏车和骑车装备。
姚金抬起一辆轮子极窄的白色脚踏车说:“这是未来脚踏车,用铝合金做的,你看,非常轻。”然后又指着一辆“书报架”上装着大电池的脚踏车说:“这是电动的,骑它上坡很省力。所以用的人越来越多。”
一旁粉红色的迷你脚踏车没有轮子,姚金介绍说,这是给小朋友练习平衡用的,车身特别添加了防撞设计。记者看到有辆脚踏车后面拖着儿童推车。“在丹麦,大人会骑这种脚踏车带孩子出门,车身很稳,非常安全。”
姚金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各种脚踏车,最后自豪地总结说:“在丹麦2-100岁的人都能骑脚踏车。”他还对记者说:“我听说在上海,如果一个男人骑脚踏车,找女朋友很困难,但是在丹麦,骑脚踏车找女朋友没问题。”
包括姚金在内,欧登塞馆总共有4男4女八位“亲善大使”,大家都是还在读书或者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在来上海前,姚金在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中文,曾到北京大学交流学习过半年。“我本来应该今年夏天毕业的,现在延期到明年毕业。”他说。
趁工作间隙,姚金去丹麦馆和其他展馆逛了逛。有趣的是,那竟然是他第一次看到“小美人鱼”。“你知道,住在哥本哈根的人不一定会想到去看她,就像你们上海人不一定会经常去外滩一样。”而在浦西片区,除了自己工作的展馆,他最喜欢的是城市未来馆:“里面的颜色很鲜艳,而且我觉得世博会就应该多讲些未来的东西。”
案例介绍
弗里茨的想法
弗里茨研究朱古力十几年,他的公司也成立了10年,如今在美国好莱坞开了一家专卖店,还在杜拜开设了一家分店。“做好吃又有趣的朱古力是种享受,过程也许会很难,但我很高兴选择这个作为自己的职业。”弗里茨这次专程从好莱坞赶到上海,就是为了参与馆日的庆祝,不仅因为他出生在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同时也因为他希望把这些朱古力展示给中国朋友们。
其他作品
在弗里茨展示朱古力製作绝活的同时,欧登塞案例馆还试图为游客们“复活”安徒生童话故事里的经典角色。来自丹麦的年轻艺术家们将来到馆内,装扮成那些深受喜爱的童话人物,游客一整天都可以和“小美人鱼”甚至安徒生“本人”拍照留念。而在明天,为了继续欢庆馆日,欧登塞案例馆还邀请了充满活力的“瓦埃勒春天杂技团”在馆内进行表演。这些年轻的杂技演员们也将会装扮成童话角色,在蹦床上进行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