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骨碎补

(2019-10-20 06:33:13) 百科综合
中国骨碎补

中国骨碎补

中国骨碎补,又名骨碎补,一种中药材,用根及根茎。 产于广西(灵川、武鸣、瑶山、十万大山)及云南东南部(西畴、蒙自、屏边、河口)。生于山谷的溪流旁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海拔500一1400米。越南北部亦有之。

基本介绍

  • 药品名称:中国骨碎补
  • 主要适用症:治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外用:适量,捣敷。
  • 剂型:切片
  • 药品类型:中药

形态特徵

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鬚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淡,微涩。

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乾,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柚皮苷对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酸-水(1:12:2.5::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乾,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萤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醋酸-水(35:4: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理论板数按柚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製备精密称取在110℃乾燥至恆重的柚皮苷对照品2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柚皮苷60μg)。
供试品溶液的製备取本品粗粉约0.25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H第一法)〕,精密称定,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分数次洗涤容器,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计算,含柚皮苷(C27H32O14)不得少于0.50%。

炮製

骨碎补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乾燥。烫骨碎补取净骨碎补或片,照烫法(附录ⅡD)用砂烫至鼓起,撞去毛。

性味与归经

苦,温。归肾、肝经。

主要价值

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鬆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用法与用量

3~9g;鲜品6~15g。外用鲜品适量。

贮藏

置乾燥处。

中国骨碎补

【来 源】:为双扇蕨科植物中国骨碎补的根茎。
【功 效】:补肾疗虚,活血续伤。
【主 治】:治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跌扑闪挫或金疮,损伤筋骨、腹泻。
【性味归经】:苦,温。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外用:适量,捣敷。
【别 名】:骨碎补(广西玉林)、石岩鸡、山知母(广西临桂、上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东南部。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药名

骨碎补
拼音名:Gusuibu
英文名:RHIZOMADRYNARIAE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fortunei(Kunze)J Sm的乾燥根茎。全年均可採挖,除去泥沙,乾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