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电影华表奖

(2019-12-13 22:28:31) 百科综合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简称华表奖,全称:政府优秀影片奖,正式设立于1994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是中国(内地)电影界的政府奖,体现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

华表奖奖盃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前两年度完成的各华语影片进行评选。

2009年起加设优秀境外华裔演员、导演奖,以鼓励港澳籍电影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电影华表奖
  • 简    称:华表奖
  • 设立时间:1994年
  • 主办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前身之一: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 前身之二: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

基本简介

设立背景

中国电影华表奖其前身是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每年评选一次。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
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併举办外,仍为一年一届。
1994年,文化部将优秀影片奖文汇奖等奖项正式改革合併后为华表奖。
2005年,后经文化部正式改革后,2005年后正式改为两年一届。
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一起并称中国电影的三大奖,其中华表奖为最高荣誉奖,百花奖和金鸡奖又合併为中国电影双奖,分别代表民众性和专业性。这三个奖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三项常设全国性文艺大奖。

奖盃设计

华表奖创办于1994年,华表奖奖盃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天安门前有一对汉白玉的柱子,名字叫华表。该华表与天安门同建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这一对华表间距为96米,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础、柱身和承露盘组成,通高为9.57米,其直径为98厘米,重20000多公斤。
在华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和云,柱顶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形的长片石,远远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云间,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奖项设定

奖项设定介绍
外国影片优秀译製片奖
优秀故事片奖
优秀导演奖
优秀编剧奖(分原创、改编)
优秀男演员奖
优秀女演员奖
优秀电视电影奖
优秀数字电影奖
优秀少儿童牛影片奖
优秀戏曲片奖
优秀对外合拍片奖
优秀科教片奖
优秀卡通片奖
优秀纪录片奖
优秀美术片奖
优秀电影技术奖
优秀少儿男演员奖(已取消)
优秀少儿女演员奖(已取消)
优秀新人导演奖
优秀新人编剧奖
优秀新人男演员奖
优秀新人女演员奖
优秀电影音乐奖
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
优秀农村题材影片
优秀青年创作影片
优秀青年编剧
优秀青年导演
优秀摄影
优秀境外华裔导演奖 (09年新设)
优秀境外华裔男演员奖(09年新设)
优秀境外华裔女演员奖(09年新设)

评选要求

评选章程

中国电影华表奖的奖项均由影片出品单位报名参评。2005年之前华表奖的评奖条件大都只看重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而不大注重票房、拷贝发行量和影片投资成本回收。而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影片虽然荣获了华表奖,但票房、拷贝发行量极低。有的获奖电影则严重亏损,投资成本根本无法回收。于是,电影界有关人士多次呼吁彻底改变华表奖评选办法,2005年年广电总局对华表奖进行了参评资格的改革。
2005年后《中国电影华表奖评选章程》规定,参加评奖的影片必须是已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后2年内已公映的国产影片,而且一部影片只参加一届评选。因此,自2005年后,每届华表奖评选影片範围涵盖了2年间已公映并且未参加过华表奖评选的国产影片,参选範围大大拓宽!
2005年后的华表奖的参评资格具体提出三条标準:
1、影片的总成本与市场的总收入持平。(含电影后产品)持平,即投入与产出比为1:1。
2、票房总收入达到500万元。
3、电影频道或其他电视频道的观众收视人次达2200万。(国内外)达到300万元人民币,并且在电视台的电影频道或其他电视频道的观众收视人数达2200万。之后,华表奖的入围条件逐步提高!

评选範围

华表奖评选範围:
(一)每年7月1日至第二年6月30日摄製并己公映或每年7月1日至第二年6月30日期间摄製并己公映但未参加过华表奖评选的国产故事片(含合拍片)、数字电影、戏曲片。
(二)每年7月1日至第二年年6月30日期间摄製(引进)并己公映的国产少儿影片、科教片、卡通片、纪录片及译製片。

注意事项

中国电影华表奖参评有关要求:
各广电部门、影片出品单位要认真组织,并按下列要求做好本届评选的报名工作。
(一)“优秀少儿影片、优秀少儿演员”仅限于少年儿童影片的评选。
(二)各单项奖应在参评的故事片(含合拍片)、数字电影、少儿影片(不参加优秀男女和新人男女演员的评选)、戏曲片中产生,境外华裔主创人员可参加各单项奖的评选。
(三)“优秀新人”的条件为:
1.编剧年龄在40岁以下,导演年龄在35岁以下,演员年龄在30岁以下(饰演主角)。
2.此前本人及其作品未获得重要奖项。
(四)故事片(含合拍片)、数字电影、戏曲片,需报发行放映的各类有效数据,截止时间为每年的6月30日。

历届回顾

奖项前身

华表奖前身
1994年之前的奖项参考
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

历届列表

历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回顾
第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帝后导演

时间优秀男演员优秀女演员优秀导演
第01届
李仁堂《被告山槓爷》
艾丽娅《二嫫》
张建亚《绝境逢生》
第02届
高明《孔繁森》
曹翠芬《孤儿泪》
陈国星、王坪《孔繁森》
第03届
傅学诚《大转折》
刘佩琦《离开雷锋的日子》
于慧《喜莲》
韦廉《大转折》
冯小宁《红河谷》
第04届
唐国强《长征》
陶虹《黑眼睛》
潘予《安居》
胡炳榴《安居》
杨光远《大进军席捲大西南》
第05届
邵兵《春天的狂想》
赵本山《男妇女主任》
徐帆《不见不散》
梅婷《红色恋人》
孙沙《快乐老家》
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
滕文骥《春天的狂想》
第06届
陈道明《我的1919》
李雪健《横空出世》
陈瑾《横空出世》
蒋雯丽《女帅男兵》
陈国军《沖天飞豹》
吴子牛《国歌》
张建亚《紧急迫降》
第07届
王学圻《相伴永远》
王庆祥《生死抉择》
奚美娟《月圆今宵》
谢兰《走过严冬》
于本正《生死抉择》
陈力《月圆今宵》
霍建起《蓝色爱情》
第08届
侯勇《冲出亚马逊》
王霙《毛泽东在1925》
陶红《生活秀》
于慧《巧凤》
宋业明《冲出亚马逊》
塞夫、麦丽丝《天上草原》
第09届
刘佩琦《和你在一起》
卢奇《邓小平》
倪萍《美丽的大脚》
黄素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翟俊杰《惊涛骇浪》
杨亚洲《美丽的大脚》
第10届
刘威《疑案忠魂》
周小斌《刻骨铭心》
蒋雯丽《台湾往事》
剧雪《灿烂的季节》
郑洞天《台湾往事》
霍建起《暖》
第11届
濮存昕《一轮明月》
吴军《张思德》
赵薇《情人结》
章子怡《十面埋伏》
尹力《张思德》
陆川《可可西里》
第12届
陈坤《云水谣》
富大龙《天狗》
李冰冰《云水谣》
丁嘉莉《小巷总理》
尹力《云水谣》
高群书《东京审判》
第13届
张涵予《集结号》
果靖霖《袁隆平》
章子怡《梅兰芳》
范志博《突发事件》
冯小刚《集结号》
陈凯歌《梅兰芳》
第14届
李雪健《杨善洲》
葛优《赵氏孤儿》
徐帆《唐山大地震》
娜仁花《额吉》
王珈、沈东《飞天》
韩三平、黄建新《建国大业》
第15届
黄晓明《中国合伙人》
刘之冰《忠诚与背叛》
章子怡《一代宗师》
颜丙燕《万箭穿心》
冯小刚《一九四二》
陈力《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第16届
刘德华《失孤》
白百何《滚蛋吧!肿瘤君》
徐克《智取威虎山》
第17届
吴京《战狼2》
陈瑾《十八洞村》
林超贤《红海行动》
参考资料:

历届之最

历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之最
获奖最多的导演及个人:张艺谋(五次优秀故事片、一次优秀合拍片、一次最佳导演、一次特别贡献奖共八度获奖)
张艺谋
1999年凭藉《一个都不能少》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优秀故事片和最佳导演奖、2000年凭藉《我的父亲母亲》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2003年凭藉《英雄》获得第9届华表奖优秀合拍片和特别贡献奖、2007年凭藉《千里走单骑》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2011年凭藉《山楂树之恋》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2012年凭藉《金陵十三钗》获得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共八次获奖。张艺谋无疑是中国电影华表奖历史上获奖最多的人。
获奖最多的女演员:章子怡(四次提名三次获奖)
章子怡
先后于2005年第11届凭藉电影《十面埋伏》、2009年第13届凭藉电影《梅兰芳》、2013年第15届凭藉电影《一代宗师》三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此外还于2004年第10届凭藉电影《茉莉花开》获得优秀女演员提名,这在华表奖历史上是空前的,后人想要超过这一纪录应该非常困难。
获奖最多的男演员:刘佩琦、李雪健(各两次)
刘佩琦
1996年第3届凭藉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2002年第9届凭藉电影《和你在一起》先后获得优秀男演员奖。此外还于2018年第17届凭电影《龙之战》获得优秀男演员奖提名。
李雪健
1998年第5届凭藉电影《横空出世》、2011年第14届凭藉电影《杨善洲》先后两次获得优秀男演员奖。
获奖最多的女导演:陈力(三次获奖)
陈力
2000年第6届凭《欢舞》获得评审会导演奖,再先后于2001年第7届凭藉电影《月圆今宵》、2013年第15届凭藉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这创下了中国电影女导演在华表奖史上之最。
获奖最多的编剧:思芜邢原平(两次获奖)
思芜
思芜的原名叫苏小卫,还有笔名秋实,先后于1995年第2届《赢家》、2009年第13届《沂蒙六姐妹》获得最佳(优秀)编剧奖,她的丈夫霍建起还先后于2000年第7届《蓝色爱情》、2004年第10届《暧》两获优秀导演奖。
邢原平
先后于2011年第14届《老寨》、2016年第16届《土地誌》两次获得优秀编剧奖。
获得两次华表奖的女演员
于慧
先后于1996年第3届凭藉电影《喜莲》、2001年第8届凭藉电影《巧凤》两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蒋雯丽
先后于1999年第6届凭藉电影《女帅男兵》、2003年第10届凭藉电影《台湾往事》两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范志博
2007年第12届凭藉电影《真水无香》获得优秀新人女演员奖,2009年第13届凭藉电影《突发事件》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徐帆
先后于1998年第5届凭藉电影《不见不散》、2011年第14届凭藉电影《唐山大地震》两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陈瑾
先后于2000年第6届凭电影《横空出世》、2018年第17届凭《十八洞村》两度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同班同学获奖(赵薇陈坤黄晓明颜丹晨)、(梅婷章子怡)、(李冰冰范志博
北影96级
赵薇、陈坤、黄晓明是北京电影学院96级的同班同学,三人先后于2005年第11届《情人结》、2007年第12届《云水谣》、2013年第15届《中国合伙人》获得优秀女演员/男演员奖。而他们的另一位同学颜丹晨早在1998年第4届就凭《花季雨季》获得电影新人奖
中戏96级
梅婷与章子怡是中央戏剧学院96级的同班同学,梅婷于1999年第5届凭《红色恋人》获得优秀女演员奖,而章子怡先后于2005年第11届《十面埋伏》、2009年第13届《梅兰芳》、2013年第15届《一代宗师》三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上戏93级
李冰冰与范志博是上海戏剧学院93级的同班同学,她们于2007年第12届分别凭《云水谣》、《真水无香》获得优秀女演员奖及优秀新人女演员奖,时隔两年第13届范志博再凭《突发事件》如愿封后。
获得两次导演奖的导演
张建亚
先后于1995年第1届《绝境逢生》、1999年第4届《紧急迫降》两次获得(最佳)优秀导演奖。
霍建起
先后于2000年第7届《蓝色爱情》、2004年第10届《暧》两获优秀导演奖,此外还于2011年第14届《秋之白华》、2013年第15届《萧红》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提名,另外他的电影《生活秀》、《情人结》还先后捧于陶红(2002年第8届)、赵薇(2005年第11届)两位华表影后和一位準华表影后宋佳(2013年第15届《萧红);其次,他的编剧夫人思芜(苏小卫)还先后于1995年第2届《赢家》、2009年第13届《沂蒙六姐妹》两次获得最佳(优秀)编剧奖。
尹力
先后于2005年第11届《张思德》、2007年第12届《云水谣》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他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蝉联华表奖优秀导演奖的导演。
冯小刚
先后于2009年第13届《集结号》、2013年第15届《一九四二》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
跨界获奖女性电影工作者 
赵薇
先于2005年获得第11届凭藉《情人结》获得优秀女演员,后于2013年第15届凭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获得优秀青年创作奖
其他两奖获得者
冯小宁
先于1997年第3届《红河谷》获得最佳导演奖,再于2000年第6届《黄河绝恋》获得优秀编剧奖。
陶红
于2002年第8届凭《生活秀》获得优秀女演员奖,再于2004年第10届凭电影《三十八度》主题歌《笑了》(演唱:陶红)获得优秀电影歌曲奖。
获得华表奖的夫妻档
霍建起
思芜
霍建起先后于2000年第7届《蓝色爱情》、2004年第10届《暧》两获优秀导演奖;思芜(原名苏小卫,笔名秋实),先后于1995年第2届《赢家》、2009年第13届《沂蒙六姐妹》获得最佳(优秀)编剧奖。
冯小刚
徐帆
这对夫妻档均两获得优秀导演奖和优秀女演员奖,这在华表奖历史上也应该是绝我无仅有的。分别是冯小刚先后于2009年第13届《集结号》、2013年第15届《一九四二》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徐帆先后于1998年第5届凭藉电影《不见不散》、2011年第14届凭藉电影《唐山大地震》两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徐峥
陶虹
妻子陶虹早在1998年第4届就凭电影《黑眼睛》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而丈夫徐峥直到2013年第15届才凭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获奖,不过获得的却是优秀青年导演奖。
塞夫
麦丽丝
塞夫和麦丽丝这对夫妻档,先后于1993年《东归英雄传》、2001年第8届《天上草原》两次获奖,严格来讲1993年《东归英雄传》所获得的奖项还不算华表奖,当时为政府奖,还是华表奖的前身。
陈可辛
吴君如
中国香港籍的陈可辛、吴君如夫妇,妻子吴君如于2011年第14届《岁月神偷》获得优秀境外华裔女演员奖,两年后的2013年第15届丈夫陈可辛再凭电影《中国合伙人》优秀境外华裔导演奖。
同一届华表奖获得两项提名的演员
徐静蕾
徐静蕾于2003年第9届凭《我爱你》、《我的美丽乡愁》获得优秀女演员及优秀新人女演员两项奖提名,但由于华表奖的二者取其一的规则,最终凭《我爱你》获得优秀女演员新人奖。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