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遥感系列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对地表覆盖和自然现象进行观测的人造卫星,主要套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与人们生活也密切相关。
中国“遥感”系列卫星专指冠以“遥感XX号卫星”的系列卫星,不包括中巴系列、资源系列、环境系列、高分系列等国产遥感卫星。2006年4月27日,“遥感卫星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至 2015年8月27日10时3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二十七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国已经成功发射27颗“遥感”系列卫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遥感系列卫星
- 外文名:China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 国家:中国
- 卫星系列:遥感卫星
研发历史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同志指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开始,我国航天事业从有到无,从小到大,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阶段。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5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此后30年中,我国自行研製、发射了48颗不同型号卫星和试验飞船,广泛套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际等各个领域。
1975年11月26日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开始,至1985、1986年,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技术,成功发射两颗国土资源普查卫星,初步解决了国家调查急需卫星遥感信息源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88年9月7日成功发射风云一号A卫星(FY-1A),1997年6月19日,成功发射风云二号A气象卫星(FY-2A),现在在轨运行的有FY-1和FY-2,为气象预报提供了国产气象保障。
1999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BERS-1),到2002年初运行两年多,各项指标都很正常,获取23万多景卫星遥感数据,广泛套用于农业、林业、水利、矿产、能源、环保、城市、减灾和测绘等领域,填补了我国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遥感数据的空白。
2000年6月28日,航天清华一号微型卫星(HT-1)发射成功,标誌着我国小卫星遥感技术日趋成熟。
发射记录
编号 | 发射时间 | 发射地点 | 运载火箭 | 是否成功 | 搭载 |
遥感一号 | 2006年4月27日6时48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乙 | 成功 | 无 |
遥感二号 | 2007年5月25日15时12分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二号丁 | 成功 | 无 |
遥感三号 | 2007年12日6时48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无 |
遥感四号 | 2008年12月1日12时42分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二号丁 | 成功 | -- |
遥感五号 | 2008年12月15日11点22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乙 | 成功 | -- |
遥感六号 | 2009年4月22日10时55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二号丙 | 成功 | -- |
遥感七号 | 2009年12月9日16时42分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二号丁 | 成功 | -- |
遥感八号 | 2009年12月15日10时31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九号 | 2010年3月5日12时55分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十号 | 2010年8月10日6时49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十一号 | 2010年9月22日10时42分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二号丁 | 成功 | 皮星一号A卫星,两颗 |
遥感十二号 | 2011年11月9日11时21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乙 | 成功 | 天巡一号卫星 |
遥感十三号 | 2011年11月30日凌晨2时50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二号丙 | 成功 | -- |
遥感十四号 | 2012年5月10日15时6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乙 | 成功 | 天拓一号卫星 |
遥感十五号 | 2012年05月29日15时31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十六号 | 2012年11月25日12时06分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十七号 | 2013年9月2日3时16分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十八号 | 2013年10月29日10时50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二号丙 | 成功 | -- |
遥感十九号 | 2013年11月20日11时31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二十号 | 2014年8月9日13时45分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二十一号 | 2014年9月8日11时22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乙 | 成功 | 天拓二号卫星 |
遥感二十二号 | 2014年10月20日电20日14时31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二十三号 | 2014年11月15日2时53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二号丙 | 成功 | -- |
遥感二十四号 | 2014年11月20日15时12分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二号丁 | 成功 | -- |
遥感二十五号 | 2014年12月11日3时33分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二十六号 | 2014年27日11时22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乙 | 成功 | -- |
遥感二十七号 | 2015年8月27日10时31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
遥感二十八号 | 2015年11月8日15时06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乙 | 成功 | |
遥感二十九号 | 2015年11月27日5时24分 |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四号丙 | 成功 | |
遥感三十号 | 2018年1月25日13时39分 |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二号丙 | 成功 |
重要意义
中国遥感系列卫星正逐步形成的网路服务平台,在促进航天科技研究、提高人们科技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抗击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土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遥感系列卫星通过实时对地成像观测,为地面指挥、抗灾救助、灾情核实、恢复重建等提供了海量支持信息。
发展展望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给出中国航天近期目标(2000~2010年或稍后的一个时期)是:我国要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及其相应的全国卫星遥感套用体系。
目前,我国主要接收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国的遥感卫星数据。希望通过发展我国自己的遥感卫星,逐步增加利用我国自己的遥感卫星数据。我们要根据《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任务要求,提高感测器的质量和地面套用系统的服务水平,首先,在国内实现信息共享,第二,希望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群也要像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那样,列入世界业务运行星之一。在遥感技术上,向高光谱、高空间解析度、高时间解析度、微博方向发展;向精準农业遥感套用、城市遥感套用、数位化套用方面推广。
遥感卫星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套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