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

(2019-09-30 13:35:48) 百科综合
中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

中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

《中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是2012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卢满生。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
  • 作者:卢满生
  • ISBN:978-7-5049-6727-5
  • 页数:146
  • 定价:25.00 元
  •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2-01
  • 装帧:平装
  • 开本:异16开
  • 字数:128千字

内容简介

近二十年来,围绕通货膨胀指标测度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概括而言,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巨观经济的两个领域,一是实体经济领域商品价格指数修正,二是金融经济领域资产价格对传统通货膨胀的影响。由此,形成了通货膨胀指标测度及货币政策框架调整问题的两种研究範式。
第一种研究範式的立论基础是传统通货膨胀衡量指标包含大量短期供给冲击带来的价格噪音,使得CPI指数短期内出现剧烈波动,不能準确地衡量一般物价水平长期变化趋势。基于此,有人认为基于CPI的价格变动作出的巨观调控决策,难免失之偏颇。为消除CPI中短期波动成分对一般物价水平长期变动趋势的影响,人们提出运用“核心通货膨胀”作为通货膨胀长期变动趋势的度量。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以通货膨胀目标製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尤其是欧美已开发国家与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比如英国、纽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巴西、泰国、韩国等),核心通货膨胀更是成为这些国家货币当局十分关注的重点。在具体实践中,除了定期公布标题通货膨胀(HeadlineInflation)指标之外,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稳定成为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本书从通货膨胀货币本质定义出发,结合巨观经济发展现实,提出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测度指标存在的两方面主要缺陷,而货币政策的价格稳定目标应立足于价格指数长期变动趋势和稳定通胀预期两个方面,即追求“中央银行价格指数”稳定,从而构成全书立论的基础,并试图从基于核心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两个视角对我国传统CPI指标进行二次修正。

作者简介

卢满生,1972年12月出生,安徽怀宁人,2011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先后在人事处、货币信贷管理处工作。主要从事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研究。先后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金融时报》等报纸和杂誌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中国人民银行团委青年课题等项目9项。

图书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回顾及评述
1.2.1 关于核心通货膨胀的研究
1.2.2 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指数研究
1.2.3 文献简评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之处
2 通货膨胀指数内涵与修正依据
2.1 通货膨胀及其成因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