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是以果树(苹果、梨、桃、葡萄、猕猴桃、石榴、核桃、樱桃、草莓等)和瓜类(西瓜、甜瓜等)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是国家果树瓜类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前身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郑州分所成立于1960年,1979年更为现名。
据2018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6个处室,10个研究中心,12个科技平台;拥有600多人,在职职工202人;主办3份科技期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外文名:Zhengzhou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FRI, CAAS)
- 简称:郑果所
- 创办时间:1960年
- 属性:国家级科研机构
- 主管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
- 现任领导:所长:曹永生
党委书记:赵玉林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
- 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未来路南端
历史沿革
196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郑州分所成立。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综合实验室

1979年3月,该所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2017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政府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定签约仪式在山亭举行。
2018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与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在郑州签署《井冈山市发展特色果业巩固脱贫成果合作协定》。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18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600多人,在职职工202人。其中高级职称80人,博士31人、硕士83人。中原学者1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0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10个,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
中原学者:王力荣
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曹永生、刘君璞、王志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曹永生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秀根、王志强、刘君璞、刘崇怀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葡萄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特色果树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核果类果树栽培与生理技术创新团队、西甜瓜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西甜瓜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西甜瓜病虫害防控创新团队、果品营养与功能创新团队、果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团队
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方金豹
注:以上名单为不完全统计
科研部门
据2018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10个研究中心、12个科技平台,在全中国布局建设10个试验站和100个成果示範基地。
研究中心:果树种质改良研究中心、瓜类种质改良研究中心、果树瓜类栽培研究中心、果树瓜类植保研究中心、果品贮藏加工研究中心、果品质量检测研究中心、果树瓜类信息研究中心、果树脱毒种苗研究中心、园林植物研究发展中心
科技平台:国家葡萄桃种质资源圃、国家西瓜甜瓜中期库、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瓜果子平台、国家瓜果改良中心、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农业部果树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省果树瓜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外专局引智示範推广基地、中国-纽西兰果树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国-西班牙果树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国-保加利亚果树生物学联合实验室
设备设施
截至2017年10月,研究所实验室现占地面积约1300㎡,科研仪器资产总值6700余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60余台(套),价值3100余万元。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据2018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07项,其中10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95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培育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果树瓜类新品种209个,其中国审(鑒)品种38个。
2017年研究所获省部级奖励6项;审定新品种24个,增长20%;获新品种权14项,增长100%;获专利17项,增长55%;发表论文122篇,其中SCI论文增长53%,高影响因子(IF>3)论文9篇;出版着作20部;获软体着作权39项。
学术刊物
据2018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主办《果树学报》、《中国瓜菜》和《果农之友》3份科技期刊。
《果树学报》被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资料库(日)(2013)、Pж(AJ)文摘杂誌(俄)(2014)、CSCD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等收录。
《中国瓜菜》被美国《化学文摘》(CA)(2014)、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资料库(CSTPCD)等收录。
《果农之友》主要介绍果树瓜类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普及果树瓜类栽培技术、病虫纺织和贮藏保险、果品深加工等科技知识,提供果品销售渠道和信息。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18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科学
博士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果树学、蔬菜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教学建设
2016年研究所研究生新招收学生15人(含留学生1人),在读学生总计46人,其中博士19人;新增博导1人,硕导4人,总计34位导师(含8位博导)。
2016届研究所毕业生总计发表论文19篇,其中SCI论文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526;研究生获得中期考核优秀奖3人,优秀学生干部4人,社会活动优秀奖2人,陶氏益农勤学奖1人。在研究生院组织的科研记录抽查中,获得优秀评价。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所徽整体是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圆形图案,圆内有研究所中文名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英文名缩写字母“CAAS”、树苗、郑州拼音首字母“Z”等。
精神文化
“三有”作风:“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敢四千”精神:“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大的争、敢跟快的赛”和“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所长兼党委副书记 | 曹永生 |
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 赵玉林 |
纪委书记兼副所长 | 方金豹 |
副所长 | 王力荣、刘崇怀 |
参考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