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2019-07-11 16:34:32) 百科综合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2001年9月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西南农业大学共建;2005年7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西南大学(由原西南师範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併组建)共建该所,在保留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名称同时,成立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研究所以开展柑桔科技创新,促进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科研工作包括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保护,新品种创新与推广等。

截至2016年3月,研究所有国家级研究中心6个,省部级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在职职工2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19人,研究生导师26人,在读研究生121人,其中博士生19人,在站博士后3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 外文名:Citru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 成立时间:1960年
  • 简称:中柑所
  • 主管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
  • 现任所长:陈善春
  • 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
  • 硕士点:9个(二级学科)
  •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

历史沿革

196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成立。
1962年1月,迁至北碚区磨滩乡。
1963年1月,迁至歇马乡远西南农科所。
1968年11月,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革命委员会。
1970年11月,农林部发文将柑桔所下放地方。
1971年1月,四川省确定人、物、财权交省农科院管理。
1972年8月,首次接受国际来访。
1978年8月,柑桔所受中国农科院和四川省农科院双重领导,挂两块牌子,以地方管理为主。
1979年1月,农林部确定柑桔所为部与地方双重领导,以部为主,隶属中国农科院领导。
1979年9月,恢复地师级单位待遇。
1985年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批覆柑桔所实行所长负责制。
1985年9月,依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2000年6月,农业部批覆柑桔所整建制与西南农业大学合併。
2001年4月,教育部批覆西南农大、四川畜牲学院和柑桔所合併组建新西南农大。
2001年9月22日,新西南农业大学挂牌;同月30日,西南农业大学研究院挂牌(保留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名称)。
2005年7月,随原西南农大进入西南农大和西南师大合併组建的西南大学,实行西南农大与中国农科院共建;保留“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名称,亦称“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2013年12月31日,柑桔所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宣布实施。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6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在职职工216人。其中,科技人员92人,行政管理人员21人,技术工人103人(含提前退养21人)。在科技人员中,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外专千人”专家1人,农业部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学科(植物病理、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和农产品加工)岗位杰出人才4人,三级学科岗位杰出人才7人,重庆市“百人计画”人选2人,“巴渝学者”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322”人才工程入选专家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4人。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9人(含5名归国博士)、硕士学位的37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1%;科技人才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4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62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7%。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周常勇
“外专千人”专家(1人):Russell Rouseff
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陈善春

科研部门

截至2016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有国家级研究中心6个,部级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级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重庆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农科院级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级研究中心(6个):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国家柑桔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柑桔野外观测台站
部级研究中心(2个):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柑桔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市级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柑桔危险性有害生物检测鉴定中心、重庆市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柑桔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植物病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部柑桔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农业部柑桔栽培与耕作功能研究室
中国农科院级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 创新平台
国家级: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
农业部级:农业部西南果树实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设备资源

  • 设施设备
截至2015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有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胺基酸分析仪、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仪器设备。
  • 馆藏资源
截至2011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依託西南大学馆藏资源,藏书438万余册,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拥有磁碟阵列32.2TB;拥有Web of Science、CNKI、Elsevier、 SDOS等中外文资料库以及重点学科专家论文库等资料库61个。

交流合作

1972年至2016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共接待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2000余人次;派出200余人次到20多个国家进行学习、考察、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先后承担了原欧洲经济共同体“柑桔栽培和贮藏技术研究”项目、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柑桔砧木改良”和“东亚柑桔种质资源接穗和砧木的评价”项目、韩国农业振兴厅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收集、鉴定、评价和利用柑桔及近缘属资源”项目等国际合作科技项目。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承办或合作承办了1986年的“中美柑桔科学讨论会”、1995年“第13届国际柑桔病毒病学家组织会议”,2003年“亚洲原产热带果树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和利用”国际合作项目第三次年会,2008年“中国·重庆柑桔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第11届国际柑桔学会”和“第8届国际柑桔苗木大会”等国际会议,主持了2005年“国际植保大会”柑桔及常绿果树部分和2008年的“赣州市加工甜橙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作为中方技术负责人,1988年和1997年分别参与了世界银行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和美国施格兰公司柑桔产业化项目评估考察,并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撑单位参与项目的实施,为这两个项目立项和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先后获得各项研究成果1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成果10项,部省级奖励成果51项),专利10项;2001年至2016年9月,获得科研成果12项,申请专利6项,新品种审定5个,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準15项;编着和参加编着科技着作100余部,发表论文1800余篇(2001年至2005年,发表论文341篇,出版专着14部)。
所获得的主要国家级成果奖有:
  1. 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中育7号甜橙育成与套用;
  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果树种质圃的建立、果树资源性状鉴定及最佳化种质筛选;
  3.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哈姆林甜橙的引种及推广、国外果树引种试种研究与利用;
  4. 全国、省、市科学大会奖3项:柑桔罐藏品种研究、套用抗生素防治柑桔黄龙病、云南红河橙—柑桔属大翼橙亚属的一个新种。

学术期刊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南方果树》(双月刊)创办于1972年,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园艺类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资料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收录期刊;世界三大主要农业资料库,即大英国协CABI资料库、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资料库、美国国家图书馆AGRICOLA资料库定期或不定期收录。曾获“国家科技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中国南方果树》《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果业信息》
《中国果业信息》(月刊)于1985年创刊,是由农业部主管的学术期刊。《柑桔科技文摘》及其检索系统1988年通过重庆市科委技术鉴定,1992年四川省科委和国家科委分别授予优秀科技情报成果二、三等奖。《中国果业信息》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收录期刊。
《中国果业信息》《中国果业信息》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截至2009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果树学(二级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二级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二级学科)、作物种质资源学(二级学科)、果树学(二级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二级学科)、土壤学(二级学科)、微生物学(二级学科)、植物学(二级学科)、细胞生物学(二级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2个):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

教学建设

自198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至2016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在作物种质资源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果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等专业有11位导师招收了14位硕士生研究生(包括1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準研究所合作培养的研究生),14位硕士研究生均已毕业并取得学位。周常勇、钟广炎两位研究员于2003年及2005年先后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资格, 2009年我所依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收博士研究生1名(周常勇研究员指导)。
截至2016年9月,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6人,招收研究生228人,其中硕士202人,博士26人,博士后6人。
截至2016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自1985年依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依託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依託西南大学招收研究生以来,已招收研究生228人,其中博士26人,硕士202人;已毕业106人,博士7人,硕士99人;招收博士后6人,其中1人已出站。
2007年该所研究生髮表学术论文43篇,其中在重庆市园艺学会举办的“派森百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该所研究生有4篇论文获奖(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 “中国柑桔学会年会”上沈艳丽等3人提交了3篇学术论文。2008年该所研究生髮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在第八届国际柑桔苗木大会上,有11位研究生提交了论文摘要及墙报,1位研究生在大会上做了口头报告。2009年该所研究生髮表学术论文54篇,其中曹孟籍、王雪峰各发表了2篇SCI收录文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文化传统

所徽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所徽“天圆地方”,反映中柑所人“壹志嘉树”,以推进柑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为立所根本之严谨风格和博大胸怀;核心的圆形简洁勾画出“柑桔”、形象反映出中柑所专注柑桔科研的行业特徵;而围绕主体的弧线代表了科技,象徵着中柑所人“修远求索”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星形元素立意中柑所人志在建立一个“方圆”宇宙之间柑桔科研领域的一颗的明星,闪闪发光,惠泽全人类。
所徽所徽

精神

“壹志嘉树,修远求索”
“壹志嘉树,修远求索”,分别选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橘颂》和《离骚》中的名句。这八个字是五十年来柑桔所人传承积澱下来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及办所理念的高度浓缩和凝鍊提升,并与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辉映,寓意深远。

现任领导

所长:陈善春
党委书记:骆云中
常务副所长:陈善春
副所长:陈云、赵晓春
党委副书记:黄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