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与治理研究》採取实证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农村基层民主与乡村治理问题,主要包括村民自治组织重建、乡村关係、两委关係、农民权利保障、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等问题。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与治理研究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页数:456页
- 开本:16
- 定价:68.00
- 作者:董江爱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6107607
-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与治理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董江爱,女,博士,山西夏县人,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与治理研究,长期致力于求解基层民主与治理的理论困境和现实难题。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和谘询报告10余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已出版《山西村治与军阀政治(1917—1927)》、《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建设社会丰义新农村的常平之路》、《三晋政治:公共财产治理中的村民参与》3部学术着作。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村民自治组织重建研究
第一节村委会选举中乡镇政府角色归位的困境
一全力以赴——面对压力型体制的服从
二委曲求全——面对村民无理要求的无奈
三左右为难——面对选民违法行为的无力
四称兄道弟——面对自治制度的选择
五结论
第二节村委会选举中的竞选与贿选
一背景材料:选举过程的描述
二承诺发钱与兑现承诺的传统和政治文化背景
三法律规定的缺失与行为主体的困境
四村委会选举的法律保障与司法救济
第三节上访背景下的村级选举与派系斗争
一村情概况
二上访背景下的村委会换届选举
三新旧村委会的派系斗争
四由派系斗争转化为两委斗争
五由宋村“两委”选举所引发的思考
第四节村委会选举中影响村民参与的因素
一现阶段中国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现状
二现阶段影响中国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村委会选举中的乡村关係新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背景材料:X市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基本概况
二村委会选举中乡村关係的新问题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第六节村委会选举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关係研究
一村委会选举推动了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二村民自治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三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关係研究
第一节关于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关係研究
一村民自治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二村民自治条件下党的领导面临的挑战
三实现党对村民自治领导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一“两票制”的出台与实施绩效
二“两推一选”:“两票制”的机制改进
三新规则下的新问题
第三节村级选举中形成的“两委”对立及出路
一村级选举中形成的“两委”关係对立的现状
二村级选举中“两委”关係对立的原因
三解决“两委”关係对立的对策
第四节“一肩挑”的理论分析与实现程式
一学术界怀疑和否定“一肩挑”的观点
二“一肩挑”是科学的和合理的
三“一肩挑”是解决“两委”矛盾的最佳选择
四实现“一肩挑”的正确途径:由经验推广到制度安排
第五节村民自治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促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机制创新
二改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
三加强了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四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众基础
第三章农民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第一节村务公开与村落政治权力中心的转移
一村落政治权力中心的错位及其成因
二村务公开的推进与村落政治权力中心的转移
三村落政治权力中心转移后的绩效分析
第二节民主缺位与村庄衰败
一集体经济时代的辉煌
二民主缺位与村庄衰败
三由L村引发的思考
第三节村民代表会议的制度化:直接民主理念的实现
一z村村民代表会议产生的背景
二z村村民代表会议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
三村民代表会议在村级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村务公开:保障农民权益的有效途径
一村务公开前的村民自治及其对农民权益的损害
二村务公开的启动及其制度化建设
三村务公开制度化对保证农民权益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二健全程式规範的运作机制
三保障多方参与的制度落实
第四章农村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第一节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男尊女卑
一歧视和偏见
二农村妇女=弱势群体?
三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专门渠道
四农村妇女:请加强自主意识
第二节公共政策、性别意识与农村妇女参政
一将性别意识纳入政策主流的重要性
二公共政策中的性别意识及其实施
三政策实施的效果及其原因分析
四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法律建议
一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必要性
二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法律建议
三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程式规範
四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政策保障
第四节土地徵用中的妇女抗争
一z村的发展概况及妇女的生活状况
二z村村民对抗村干部中的妇女参与
三征地上访中的妇女参与
四妇女参与土地权益维护的特徵
五结论
第五节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及
政策执行状况研究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法律及政策执行状况分析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遭受损失的原因分析
三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对策建议
四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中难以处理的困惑
第五章农村治理中的税费改革问题研究
第一节乡镇财政、税费改革与农民负担
一乡镇资金短缺是农民负担加重的首要原因
二高成本和高消费是农民负担加重的又一原因
三徵税成本高是农民负担加重的第三个原因
第二节税费改革与乡村治理
一税费改革的成就
二税费改革的遗留问题t
三完善税费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的困境及出路
一山西税费改革的基本概况
二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的困境
三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的出路
第四节农业税取消后乡村财政困境及出路
一农业税取消后的山西乡村财政围境
二农业税取消后乡村治理的出路
第六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第一节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制度
一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拓宽了村民参与的渠道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热情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了村民参与的水平
四初步结论
第二节参与、制度与治理绩效的关係研究
一理论阐述与样本介绍
二村级治理机制及其运作的比较分析
三民主治理与村庄治理效果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村民参与视角下的精英治理模式
一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类型
二不同参与类型的效果分析
三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
第四节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模式
一精英与村治精英
二村治中的精英主导
三精英主导下的村民参与
四建立精英主导与村民参与的长效机制
第五节参与式社会丰义新农村机制研究
一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和目标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
三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及问题
四参与式新农村建设机制的构建
第六节参与式新农村建设机制的实证分析
一建立政府落实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二建立村民参与机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三夏县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及困境
第七章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第一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行性
第二节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为什幺要搞农村社区建设
二农村社区建设搞什幺
三农村社区建设该如何搞
第三节穷村社区怎幺建?
一“愚穷髒乱”,东鄯河村社区建设前的状况
二创造条件,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示範村
三扶贫解困,与村民建立信任关係
四自力更生,争取外援,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情
五维护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巩固建设成就的必然行动
六每天捡垃圾,用行动纠正村民的行为习惯
七落实服务制度,健全服务体系,真正让村民受益
第四节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
一建立农村社区建设志愿者需求信息网
二高校设立大学生农村社区志愿者组织机制
三地方政府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提供服务
四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同机制
五大学生具备为农村志愿服务的意识和愿望
第八章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与治理的发展逻辑
第一节国家与农民关係视野下的制度落实与创新
一基层政府在农民依法抗争中理顺乡村关係
二农村党支部在应对挑战中巩固领导地位
三村民自治在机制创新中发展与完善
第二节新中国农村基层民主60年的演变逻辑
一合作化道路与农村政治整合
二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村政治发展
三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村民自治组织重建研究
第一节村委会选举中乡镇政府角色归位的困境
一全力以赴——面对压力型体制的服从
二委曲求全——面对村民无理要求的无奈
三左右为难——面对选民违法行为的无力
四称兄道弟——面对自治制度的选择
五结论
第二节村委会选举中的竞选与贿选
一背景材料:选举过程的描述
二承诺发钱与兑现承诺的传统和政治文化背景
三法律规定的缺失与行为主体的困境
四村委会选举的法律保障与司法救济
第三节上访背景下的村级选举与派系斗争
一村情概况
二上访背景下的村委会换届选举
三新旧村委会的派系斗争
四由派系斗争转化为两委斗争
五由宋村“两委”选举所引发的思考
第四节村委会选举中影响村民参与的因素
一现阶段中国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现状
二现阶段影响中国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村委会选举中的乡村关係新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背景材料:X市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基本概况
二村委会选举中乡村关係的新问题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第六节村委会选举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关係研究
一村委会选举推动了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二村民自治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三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关係研究
第一节关于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关係研究
一村民自治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二村民自治条件下党的领导面临的挑战
三实现党对村民自治领导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一“两票制”的出台与实施绩效
二“两推一选”:“两票制”的机制改进
三新规则下的新问题
第三节村级选举中形成的“两委”对立及出路
一村级选举中形成的“两委”关係对立的现状
二村级选举中“两委”关係对立的原因
三解决“两委”关係对立的对策
第四节“一肩挑”的理论分析与实现程式
一学术界怀疑和否定“一肩挑”的观点
二“一肩挑”是科学的和合理的
三“一肩挑”是解决“两委”矛盾的最佳选择
四实现“一肩挑”的正确途径:由经验推广到制度安排
第五节村民自治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促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机制创新
二改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
三加强了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四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众基础
第三章农民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第一节村务公开与村落政治权力中心的转移
一村落政治权力中心的错位及其成因
二村务公开的推进与村落政治权力中心的转移
三村落政治权力中心转移后的绩效分析
第二节民主缺位与村庄衰败
一集体经济时代的辉煌
二民主缺位与村庄衰败
三由L村引发的思考
第三节村民代表会议的制度化:直接民主理念的实现
一z村村民代表会议产生的背景
二z村村民代表会议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
三村民代表会议在村级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村务公开:保障农民权益的有效途径
一村务公开前的村民自治及其对农民权益的损害
二村务公开的启动及其制度化建设
三村务公开制度化对保证农民权益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二健全程式规範的运作机制
三保障多方参与的制度落实
第四章农村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第一节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男尊女卑
一歧视和偏见
二农村妇女=弱势群体?
三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专门渠道
四农村妇女:请加强自主意识
第二节公共政策、性别意识与农村妇女参政
一将性别意识纳入政策主流的重要性
二公共政策中的性别意识及其实施
三政策实施的效果及其原因分析
四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法律建议
一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必要性
二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法律建议
三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程式规範
四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政策保障
第四节土地徵用中的妇女抗争
一z村的发展概况及妇女的生活状况
二z村村民对抗村干部中的妇女参与
三征地上访中的妇女参与
四妇女参与土地权益维护的特徵
五结论
第五节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及
政策执行状况研究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法律及政策执行状况分析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遭受损失的原因分析
三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对策建议
四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中难以处理的困惑
第五章农村治理中的税费改革问题研究
第一节乡镇财政、税费改革与农民负担
一乡镇资金短缺是农民负担加重的首要原因
二高成本和高消费是农民负担加重的又一原因
三徵税成本高是农民负担加重的第三个原因
第二节税费改革与乡村治理
一税费改革的成就
二税费改革的遗留问题t
三完善税费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的困境及出路
一山西税费改革的基本概况
二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的困境
三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的出路
第四节农业税取消后乡村财政困境及出路
一农业税取消后的山西乡村财政围境
二农业税取消后乡村治理的出路
第六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第一节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制度
一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拓宽了村民参与的渠道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热情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了村民参与的水平
四初步结论
第二节参与、制度与治理绩效的关係研究
一理论阐述与样本介绍
二村级治理机制及其运作的比较分析
三民主治理与村庄治理效果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村民参与视角下的精英治理模式
一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类型
二不同参与类型的效果分析
三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
第四节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模式
一精英与村治精英
二村治中的精英主导
三精英主导下的村民参与
四建立精英主导与村民参与的长效机制
第五节参与式社会丰义新农村机制研究
一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和目标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
三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及问题
四参与式新农村建设机制的构建
第六节参与式新农村建设机制的实证分析
一建立政府落实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二建立村民参与机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三夏县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及困境
第七章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第一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行性
第二节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为什幺要搞农村社区建设
二农村社区建设搞什幺
三农村社区建设该如何搞
第三节穷村社区怎幺建?
一“愚穷髒乱”,东鄯河村社区建设前的状况
二创造条件,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示範村
三扶贫解困,与村民建立信任关係
四自力更生,争取外援,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情
五维护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巩固建设成就的必然行动
六每天捡垃圾,用行动纠正村民的行为习惯
七落实服务制度,健全服务体系,真正让村民受益
第四节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
一建立农村社区建设志愿者需求信息网
二高校设立大学生农村社区志愿者组织机制
三地方政府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提供服务
四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同机制
五大学生具备为农村志愿服务的意识和愿望
第八章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与治理的发展逻辑
第一节国家与农民关係视野下的制度落实与创新
一基层政府在农民依法抗争中理顺乡村关係
二农村党支部在应对挑战中巩固领导地位
三村民自治在机制创新中发展与完善
第二节新中国农村基层民主60年的演变逻辑
一合作化道路与农村政治整合
二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村政治发展
三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