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军队现役主战装备

(2019-11-25 22:59:21) 百科综合

中国军队现役主战装备

2014年07月31日,新华社首次公开中国主战装备性能战斗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军队现役主战装备
  • 陆军装备:新型主战坦克
  • 海军装备:新型驱逐舰、潜艇
  • 空军装备:运输机

陆军装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现有三大军种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在历次革命战争中,都一马当先。
人民解放军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
陆军兵种建设有了长足发展。装甲兵加强信息系统与武器平台一体化建设,逐步换装新型主战坦克,发展重型、两栖、轻型等机械化部队,装甲机械化师旅在合成作战师旅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炮兵陆续列装远程多管火箭炮、大口逕自行加榴炮等一批先进武器装备和新型弹药,发展三级作战指挥系统,初步构建起全程精确火力打击体系。
(一)国产坦克
坦克作为陆军突击兵器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成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由此确立了其在陆军中的主导地位。相比于世界坦克强国而言,中国的坦克发展起步晚了30多年。
但是,充满自信与活力的新中国领导人并没有因此妄自菲薄,而是以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决定建立自己的坦克工业,从而拉开了中国坦克发展的序幕。
96式主战坦克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製的新型主战坦克,1999年国庆阅兵中公开亮相。
该型坦克车长11米,宽3.4米,高2米,战斗全重48吨,乘员3人。最大公路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00千米。武器:1门125毫米滑膛炮,1挺7.62毫米同轴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99式主战坦克是我军新型主战坦克,是我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
99式主战坦克战斗全重51吨,车长7.6米,宽3.5米,高2.37米。最大公路速度70千米/小时。装有一门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炮弹基数40发),使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50毫米的均质装甲,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达960 毫米以上。辅助武器为12.7毫米高射机枪一挺(备弹500发),7.62毫米并列机枪一挺(备弹2500发)。
63A式水陆坦克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90年代在63式水陆坦克基础上发展研製新型水陆坦克。
该型坦克换装了大功率发动机和105毫米线膛炮,战斗全重有所增加,乘员仍为4人。水上最大航速达每小时14千米以上,能抗5级风4级浪。
(二)自行火炮
该系统由45倍口径身管的远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大威力增程炮弹、先进火炮射击修正子系统、信息子系统和各种后勤支援车辆等部分组成,具有射程远(最大可达50千米)、杀伤力强、打击目标种类较多、弹药兼容性良好、射击精度和灵活性高、部署和进入/撤出战斗迅速、具备完全的自主作战能力等特点。此外,该系统的机动性极强;生存能力也更高,易于操作和维护。
PLZ-45自行榴弹炮战斗全重32吨,车体长(含火炮)10.52米,宽3.3米,高2.60米,最大行驶速度5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50千米,其火炮性能与88式155毫米牵引加榴炮相同,炮车内载弹30发,并配有弹药输送车随行作战。乘员5人,包括车长、炮长、2名装填手和1名驾驶员。
该炮採用半自动装填机和电控液压击发装置,火炮在任何俯仰角时都可以装填弹丸。药筒採用手工装填。弹药贮存在炮塔后部,全部30发155毫米炮弹放置在两个位置:装填机上有24发,装填机下方右侧6发。PLZ-45的火控系统包括火控计算机、液力和电力伺服系统、火炮定向和导航系统、GPS差分定位系统、炮口初速雷达、自动瞄準系统、光学瞄準系统等等。该炮採用高速履带式底盘,公路行驶能力和越野能力俱佳。此外,PLZ.45还装备有完善的核生化防护系统和灭火抑爆系统,具有良好的装甲防护能力,可保证乘员的安全。
该火炮系统以营为建制单位配置,一个营由三个连组成,编有PLZ-4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PCZ45弹药支援车、ZCY45营指挥车、 ZCY45连指挥车、GCL45连侦察车、704—1火炮定位与射击修正雷达、702-D气象雷达站、W653。1抢修车等多种支援保障车辆,构成一套完整的作战系统。
(三)国产步枪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轻武器又是武器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步枪作为轻武器骨干,其装备的广泛性、重要性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解放后,国家投入了很大力量,支持发展兵器工业,改造和新建了兵工厂,建立了兵器工业基础设施;设定兵器专业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设定了研究机构,开展专题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使我国步枪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至今,我国已经有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8毫米枪族,表明我国步枪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95式自动步枪(QBZ-95,QBZ为源自拼音“枪-步-自动”的类别代码),简称95式。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製的突击步枪,属于95式枪族的一部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枪之一,它是中国研製的第二种小口径步枪,也是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小口逕自动步枪。
03式自动步枪是中国研製的一种小口径步枪。儘管03式与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95B式5.8毫米短自动步枪同属5.8毫米口径系列枪械,但从主要运动部件的通用性和结构来讲,它并不能称作95式枪族的一员,除供弹具(弹匣)和枪弹与95式枪族通用外,03式步枪称得上是一支全新的自动步枪。
10式阻击步枪该枪由四川华庆机械公司研製,採用导气式-枪管短后坐式混合自动原理,射击时枪管后坐,可吸收一部分后坐能量,有利于降低后坐力。该枪採用半自动发射方式,浮置式枪管。枪口加装有高效制退器,可大幅减小后坐力。贴腮板高低可调,伸缩式两脚架可摺叠。机匣顶部设有皮卡汀尼导轨,可配装观瞄合。
(五)远程火箭炮
这种火箭炮可连发6发弹径为400毫米的火箭弹,最大射程达200公里。
WS-2火箭弹直径400毫米,总重1285公斤,总长7302毫米。由引信、战斗部、控制系统、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和弹体结构等部分组成。最大飞行速度5.6马赫。
卫士-2远程火箭炮弹种极多,从公开的影像数据显示,“子母弹”和“寻地弹”的攻击精确度非常高,资料显示射程为360公里,有专家认为可达425公里。另外,卫士-2还有一种火箭弹弹内可携带三个小型无人机。抵达目标上空后投放携带自杀弹药的无人机,然后搜寻地面雷达信号,执行自杀攻击,可在最大射程上进行反雷达作战和电子干扰作战。
WS-2发射车以8×8高机动轮式越野车为运载底盘,採用6联装贮运发射箱倾斜单射或齐射。发射準备时间不超过12分钟。
为了保证必要的射击精度,火箭弹採用了简易的制导和弹道修正措施,由低成本的惯性器件组成的捷联惯导系统,对弹体进行三通道姿态稳定和横、法嚮导引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控制精度,射击密集度小于1/600米。射击準确度(CEP)小于3‰。 WS-2型多管制导火箭武器系统属常规炮兵战术武器。每个火箭连配有1辆指挥通信车、6辆发射车和6辆运输装弹车。火箭弹配置数量为30~48发/辆(发射车)。由于WS-2价格低廉,能效比高,甚至可一定程度上替代价格昂贵的短程飞弹。
(六)战车
86式步兵战车
重量:13.3吨
尺寸:长6.74米宽2.97米高1.92米
乘员:3 8名
最高速度:65公里/小时(公路) 7~8公里/小时(水上)
动力:4冲程6缸水冷直接喷射式高速柴油机最大功率219千瓦
武器:
73mm低膛压滑膛炮×1 备弹40
7.62mm并列机枪×1
可加装HJ-73飞弹发射架×1
中国86式(WZ501)步兵战车是我军第一代履带式步兵战斗车辆。86式步兵战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在前苏联BMP-1步兵战车的基础上仿製的,1986年设计定型。该车具有整体布局合理、机动性好、武器威力大、防护能力强、操纵和保养简便等特点。
92式步兵战车
92式步兵战车主要装备机械化部队,用于支持步兵和运载步兵作战,可遂行机动作战任务,也可协同主战坦克作战。它主要用于消灭敌轻型装甲车辆、简易火力点和反坦克支撑点,杀伤敌有生力量,具有对低空目标的自卫能力。
由于92式步兵战车有良好的战略机动性,因此也非常适合成为快速反应部队的主要装备,为其提供较强的火力支援和突击能力。
(七)陆航部队
武直-10
武直-10为发展自Z-9B的中型专职武装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配红外热像仪,具备夜间作战能力。其主要任务为树梢高度战场遮断,消灭包括敌地面固定和机动的有生力量,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综合性能可与美国主力机种“阿帕奇”媲美。武直-10是国产直升机,因此备受关注。2012年11月11日,武直-10在珠海航展上亮相表演。
武直-19
武直-19是由中航工业哈飞直升机研究所研製的武装侦察直升机。其设计源自于直-9W,採用串列式座舱布局、四页複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桨、外置4个武器外挂点和前三点式起落架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色。武直19原型机于2010年7月成功首飞。

海军装备

人民海军走过的60年光辉历程,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建设发展成为一支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岸防部队和陆战部队五大兵种组成的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成为一支有效履行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上钢铁长城。
进入新时期以来,人民海军武器装备在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也注重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一批新型驱逐舰、潜艇、飞机陆续入列人民海军,加快了海军武器装备的建设发展步伐。
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海军5大兵种完成了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的转变,正逐步向信息化转型。
(一)航母
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2号舰“瓦良格号”。19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率为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製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为“辽宁号”,并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使用。
(二)驱逐舰
052C型飞弹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洋II级,英文:Luyang II),又称兰州级驱逐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种防空驱逐舰。首舰“兰州”号(舷号:170)于2005年9月服役,同级共有六艘。使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远程区域防空能力。首艘舰于2003年中旬下水,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型飞弹驱逐舰,共建6艘,分别是170号、171号、150号、151 号、152号、153号,主要作战使命是负责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作战以及配合其它舰艇进行反舰攻击,舰上装备有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垂直发射防空飞弹系统,因此该型舰又被誉为“中华神盾”,总设计师为潘镜芙。
(三)护卫舰
056型护卫舰(英语:Type 056 corvette)北约代号:Jiangdao Class corvette(江岛级轻护卫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于2012年下水的一款新一代多用途轻型护卫舰。
本级舰以近海防御作战为主要任务,以替换之前舰龄较长,战术技术指标较低,武器及设备已经落后,人员工作和居住环境较差,难以适应新时期的作战任务的053系列护卫舰和037系列快艇。
(四)潜艇
039A型常规动力潜艇,北约称为“元级”, 由武汉造船厂建造,首艇于2004年5月31日下水,第二艘则于同年12月下水。採用更先进的水滴型设计,艇艏部圆钝,舯部为轴对称的圆柱体,尾部为迴转体锥尾,并採用了单轴单桨推进形式和十字型尾操作面结构。艇身敷设了消音瓦,对于降噪有很大的帮助,但艇体两侧还是各有一排开口,水流过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前水準翼位于帆罩两侧,在尾部布局上採用了迴转体锥尾和十字舵布局,单轴单桨推进形式,推进器为一具高曲度七叶螺旋桨。据推测,本级艇採用了AIP 推进技术,简氏认为其航程在6500海里左右。
092型潜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第一代的核动力弹道飞弹潜艇,1978年开始研製,北约命名称为(Xia、夏)级,正式名称为“092型”。夏级是中国继汉级攻击核潜艇后研製的第一代弹道飞弹核潜艇。该级艇1978年在葫芦岛船厂开工建造,1981年4月30日下水,1983年8月建成服役。1988年9月首次水下发射弹道飞弹实验成功。
(五)反舰飞弹
该弹是中国自行研製并装备部队使用的轻小型近距通用反舰飞弹,70年代中期开始设计,70年代末到80年代进行飞行试验,随后定型投产、并进入中国海军服役。
(六)海航
歼11战斗机,中国购买的俄罗斯生产及授权的苏27SK(Su-27的外销版)的国产版。根据2009年后世界战机分类标準,歼11战机为第四代战斗机,由瀋阳飞机公司建立生产线,俄罗斯供应主要零件与系统后建立生产与组装能力。及后,中国仿製衍生机型歼-11B在性能上有所改良。

空军装备

《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中国空军基本形成以第三代飞机和地空飞弹为骨干,以第二代改进型飞机和地空飞弹为补充的主战武器装备体系。
新白皮书说,按照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空军发展新型战斗机、防空反导武器、指挥自动化系统等装备。陆续装备一批较先进的信息化装备和空空、空地精确制飞弹药,改进现役装备电子信息系统,完善情报预警、指挥控制和通信基础网路。
(一)战斗机
歼-10的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由成都飞机公司和第811飞机设计所基于流产的歼-9型战斗机进行设计。原歼-9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带鸭翼的三角翼空防型战斗机,其作战目标是原苏联的米格-29和苏-27。最初的计画要求,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1988年重新将这款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定位在一种採用新技术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上,以替换中国空军庞大的歼-6、歼-7和强-5机队,并有效应对当时同类型的西方战斗机。
歼轰-7“飞豹”,对外名称FBC-1,是由我国于8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製的中型战斗轰炸机。该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新星。
性能数据:
机长:22.32米
翼展:12.70米
机高:6.57米
最大平飞速度:1.7马赫
最大起飞重量:28475千克
最大外挂:6500千克
作战半径(正常载弹):1650千米
转场航程:3650千米
机载武器:共7个外挂点。可挂载C-801/802反舰飞弹,PL-5系列格斗飞弹,炸弹、火箭弹等。另有1门双管23毫米机炮
苏-2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製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侧卫” (Flanker).该机于1969年开始研製,1977年5月20日首飞,1979年投入批量生产,1985年进入部队服役。该机採用翼身融合体技术, 悬壁式中单翼,翼根外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进气道位于翼身融合体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气动性能,进气道底部及侧壁有栅型辅助门, 以防起落时吸入异物。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机头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铝合金和钛合金,传统三梁式机翼。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98年签订转移生产线协定前购得76架苏-27,此后与瀋阳生产本土版本歼-11(2004年约有100架下线)。截止2006年,中国再次购买了100架苏-30MKK/MK2(Modernizirovannyi Kommercheskiy Kitaiskiy为中国更新的商业版本),中国以苏33为蓝本研製新型舰载机歼15。
(二)运输机
伊尔—76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研製的四发动机中远程重型运输机。该型作为军事运输机研製项目于60年代末提出并开始设计。由于安—12作为苏联军事空运主力已经显得载重小和航程不足,苏联为了提高其军事空运能力,急需一种航程更远、载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军用运输机,于是决定研製这种在外形和载重能力都类似于美国C—141重型运输机的伊尔—76,以弥补苏联军事空运能力的不足和使其现代化。第一架原型机于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机场首次试飞,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届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公开展出。1974年由苏联空军航空司令部对伊尔—76进行验收鉴定,认为飞机性能良好,达到要求。试飞持续到1975年结束,尔后投入成批生产并开始交付苏联空军航空运输部队和民航使用。到1992年初,共生产700多架,年产量在50架以上。北约对其代号为Candid(耿直)。
90年代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引进约17架伊尔-76大型喷气运输机。其中包括3架空警-2000平台机和空中加油机。伊尔-76是21世纪前10年间,中国空军主力的重型运输机型。
伊尔-76引入中国后,按惯例由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控制,但是多作为军事训练和运输用途,如执行伞兵空降训练等任务。伊尔-76也作为运输机,参与了2013年4月的四川雅安地震的救灾工作,向灾区运送紧急救援队180多名队员、12条搜救犬和专业救灾装备等。
(三)预警机
中国空警-200型预警机实际上是运-8AEW的改进型。最初,该机被命名为”平衡木AEW”(5号方案)。随后,又被命名为运-8/F200。预警与电子战专家朱和平少将表示,空警-200是轻型预警机,它的重量轻,体积小,下一步经过适当的改装就可以配属在航空母舰上。
空警-2000预警机,由中国自行研製,已形成战斗力。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大阅兵上,空警-2000预警机揭开了神秘面纱,一展傲人雄姿。空警-2000预警机安装了相控阵雷达,碟形天线,超级计算机、控制台及软体。其固定三片式雷达,呈三角姿态安装,从而达到360度全方位覆盖,特别擅于探测速度较高的空中或海上目标,扩充侦察能力,加强对电子情报、电磁情报、无线电情报收集,提高战斗机效能60%以上。比美俄产品还要先进。它的问世,填补了解放军从前没有装备预警机的空白,令全世界震惊。
(四)轰炸机
轰-6轰炸机,原型为苏联的着名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该机採用两台图曼采夫涡轮喷气发动机,翼型后掠,1948年开始研製,直到1990年还有少量在苏军中服役。该机的各个改型在苏军中担任了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形成了一个用途广泛的型号系列。该机主要的缺陷是研製时间早,载荷、速度等指标较差,在苏军中主要作为大型作战飞机。中国引进并仿製了图-16,至今该机仍是我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并且在不断对其动力、航电及机载武器进行改进,同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多种特种平台,预计将至少服役至2020年左右。
该机共有多种改型,各型如下:轰-6甲、轰-6F、轰电-6电子战飞机、轰油-6空中加油机、轰-6K、轰-6H等。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