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论》是清末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汉学期刊,共出刊150期,包括论文、书评和翻译三类专文,内容为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和历史。主要撰稿人为嘎伯冷兹、何启、理雅各、嘉约翰、费笠士、贝勒、庄延龄、艾德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评论
- 外文名: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
- 内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和历史
- 文章类型:论文、书评、翻译
《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是清末在香港出版的一份英文汉学期刊。
这份25卷的杂誌总共有150期,近1万页。该刊的主要篇幅由900余篇专文组成,包括论文、书评和翻译三大类。
对中国以外地区的研究只有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并且数量十分有限。
《中国评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和历史。
《中国评论》的撰稿人绝大多数是在华的西方侨民,包括传教士、外交官、海关职员和香港政府的公务员等,当然也有少数欧洲本土的汉学家如德国的嘎伯冷兹(Georg Von Der Gabelentz)和香港的华人如何启(Ho Kai)博士等参与其中。
《中国评论》较为活跃的撰稿人包括“翻译中国经书的着名英国学者理雅各(J. Legge),在广东设立‘嘉约翰精神病收容所’的美国籍传教士嘉约翰(J. G. Kerr),南洋史研究的开拓者、英国驻华领事费笠士(G. Phillips),上述的俄国人贝勒(E·Bretschneider),英国的庄延龄(E. H. Parker),德国的艾德(E. J. Eitel)等,都是毕生从事中国研究的笃学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