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6~2007)
作者:刘福刚 孟宪江
出版时间:2007-10
丛书名:社会法论丛
页数:732
开本:16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联合主编的一本年鉴性图书,全书对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的把握比较準确,对了解我国县域经济全局和局部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中国县域经济动态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3
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7
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9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13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18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21
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23
第二部分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
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29
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32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说明………………………………………………………35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分等级)………………………………………………36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A级) ……………………………………………37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B级) ……………………………………………44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C级) ……………………………………………51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D级) ……………………………………………58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E级) ……………………………………………65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F级) ……………………………………………72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G级) ……………………………………………79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H级) ……………………………………………86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I级) ……………………………………………93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J级) ……………………………………………l00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分省市区)……………………………………………107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安徽)……………………………………………108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北京)……………………………………………111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重庆)……………………………………………112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福建)……………………………………………113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甘肃)……………………………………………115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广东)……………………………………………118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广西)……………………………………………121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贵州)……………………………………………124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海南)……………………………………………127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河北)……………………………………………128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河南)……………………………………………133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黑龙江)…………………………………………137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湖北)……………………………………………140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湖南)……………………………………………143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吉林)……………………………………………146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江苏)……………………………………………148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江西)……………………………………………150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辽宁)……………………………………………153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内蒙古)…………………………………………155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宁夏)……………………………………………158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青海)……………………………………………159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山东)……………………………………………161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山西)……………………………………………165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陕西)……………………………………………169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上海)……………………………………………172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四川)……………………………………………173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天津)……………………………………………178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西藏)……………………………………………179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新疆)……………………………………………182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云南)……………………………………………185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浙江)……………………………………………189
第三部分 中国县域经济论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193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员 周金堂
颍上县域经济崛起之路…………………………………………………………………………197
安徽省颍上县人民政府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惠安现代化港口工贸旅游区建设………………………………199
福建省惠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林万明
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龙海……………………………………………………………………201
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常委、龙海市委书记 许荣勇
中共龙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杨溪峰
小河谷 大产业——推进仁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考…………………………203
中共贵州省仁怀市委书记 房国兴
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试论城市的生态化、民族化、现代化………………206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政府市长 夏开益
发挥“六个示範带头”作用 实现迁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12
中共河北省迁安市委 迁安市人民政府
找準跨越发展突破口 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市…………………………………………214
中共河北省任丘市委书记 姜东胜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16
中共河南省巩义市委 巩义市人民政府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建设经济强市……………………………………………………219
河南省义马市人民政府市长 水选民
转变经济成长方式 促进又好又快发展………………………………………………………221
中共湖北省宜都市委书记 宋文豹 宜都市人民政府市长 庄光明
实施双百亿工程 发展壮大特色支柱产业……………………………………………………223
中共湖南省浏阳市委 浏阳市人民政府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28
中共湖南省宁乡县委书记 虢正贵
围绕“五个统一” 促进和谐发展……………………………………………………………230
中共江苏省常熟市委书记 杨升华
全面加快小康进程 着力构建和谐东台………………………………………………………232
中共江苏省东台市委 东台市人民政府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34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政府县长 詹立风
铜山再进百强的动力所在………………………………………………………………………237
江苏省铜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丁维和
张謇故里新通州 科学发展促和谐……………………………………………………………239
中共江苏省通州市委 通州市人民政府
全面巩固小康社会建设成果 加快向率先基本现代化迈进…………………………………243
中共江苏省张家港市委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
县域经济跨越发展须谋科学之策………………………………………………………………246
中共江苏省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 李茂川
抓好“三条主线” 构建“四个昌南” 奋力跻身全国“百强县、文明城”……………248
江西省南昌县人民政府县长 肖玉文
科学运筹创新工作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252
辽宁省海城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潜
普兰店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254
辽宁省普兰店市人民政府市长 姜周
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重点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58
中共辽宁省普兰店市委书记 袁克力
促进达茂旗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60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委书记 巴特尔 达茂旗人民政府旗长 哈斯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努力构建和谐额济纳………………………………………………263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委书记 乔金加布
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跨越崛起 全力争创蒙东“五项之最”地区…………………………266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委书记 高志勇
霍林郭勒市人民政府市长 宫秉祥
做好四篇特色文章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268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委书记 冯超 凉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晓平
加快发展强县富民………………………………………………………………………………270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委书记 孙建国
托克托县人民政府县长 斯钦毕力格
好中求快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伊金霍洛………………………………………………274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委书记 杨博
站在新的起点上 落实科学发展观 争创中国百强县 构建和谐新灵武…………………276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委书记 白尚成 灵武市人民政府市长 高贺昕
科学发展团结实干 建设繁荣、和谐、文明的新莱州………………………………………280
中共山东省莱州市委书记 林建宁
谋求新发展 实现新跨越 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曲阜……………………………282
中共山东省曲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朱庆安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85
中共山东省寿光市委书记 刘中会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88
中共山东省泰安市委常委、新泰市委书记 辛显明
高点定位 求实创新 推动兖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95
中共山东省兖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江成
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98
中共山东省邹平县委书记 魏克田
实施双“12345”战略奋力推动靖边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300
中共陕西省靖边县委书记 马宏玉
统筹城乡经济 谋求率先崛起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304
中共陕西省吴起县委 吴起县人民政府
以规範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保障 推进和谐社会构建………………………………………308
四川省双流县人民政府县长 符礼建
突出重点 整体推进 努力开创“阿一温联盟、合作发展”的新局面……………………310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委书记 牛学兴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力构建和谐社会…………………………………………………………313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委书记 张振德
中共阜康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绍海
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唱响“工业强县”主旋律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317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委委员、库车县委书记 李刚
重反哺 提素质 抓统筹 强核心 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人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21
中共云南省安宁市委书记 李喜
融入大都市创新大发展 着力构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325
中共浙江省临安市委书记 邵毅
顺势而为扬长避短多方联动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327
中共浙江省诸暨市委书记 张仲灿 诸暨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继岗
第四部分 中国县域经济推荐
安徽省当涂县……………………………………………………………………………………333
安徽省颍上县……………………………………………………………………………………335
中国茶都——福建安溪县………………………………………………………………………337
福建省福清市……………………………………………………………………………………339
正在崛起的海西现代化港口工贸旅游区——惠安县…………………………………………342
福建省龙海市……………………………………………………………………………………345
工贸侨乡 海西新城——福建南安……………………………………………………………347
福建省晋江市……………………………………………………………………………………349
广州东部都市圈卫星城——增城市……………………………………………………………351
贵州经济强县——盘县…………………………………………………………………………353
中国酒都一一贵州仁怀…………………………………………………………………………355
河北省迁安市……………………………………………………………………………………357
河北省任丘市……………………………………………………………………………………359
河南省义马市……………………………………………………………………………………362
黑龙江省肇东市…………………………………………………………………………………364
湖北省宜都市……………………………………………………………………………………366
三湘首善——长沙县……………………………………………………………………………368
三湘明珠——未阳市……………………………………………………………………………369
湖南省浏阳市……………………………………………………………………………………371
伟人故里 中部明珠一一宁乡县………………………………………………………………373
吉林省乾安县……………………………………………………………………………………376
江苏省丹阳市……………………………………………………………………………………379
江海明珠一如东县………………………………………………………………………………381
新兴滨江工贸城市——泰兴……………………………………………………………………383
江苏省吴江市……………………………………………………………………………………384
江苏省如皋市……………………………………………………………………………………386
江西首府首县——南昌县………………………………………………………………………389
江西省新建县……………………………………………………………………………………392
辽宁省法库县……………………………………………………………………………………394
辽宁省普兰店市…………………………………………………………………………………397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399
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400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403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407
活力之城实力之城魅力之城——霍林郭勒……………………………………………………409
塞外江南 锦绣家园——内蒙古凉城县………………………………………………………411
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414
内蒙古自治区準格尔旗…………………………………………………………………………416
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420
鲁中宝地世上桃源——肥城市…………………………………………………………………422
山东省莱阳市……………………………………………………………………………………425
孔子故里——中国曲阜…………………………………………………………………………429
山东省新泰市……………………………………………………………………………………430
山东省邹城市……………………………………………………………………………………433
山东省即墨市……………………………………………………………………………………436
山东省兖州市……………………………………………………………………………………438
山东省邹平县……………………………………………………………………………………440
陕西省吴起县……………………………………………………………………………………442
陕西省靖边县……………………………………………………………………………………443
陕西省神木市……………………………………………………………………………………445
中国西部航都 成都南部新城——双流县……………………………………………………447
快速崛起、和谐发展的阿克苏市………………………………………………………………449
龟慈故地 石化新城——新疆库车县…………………………………………………………451
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库尔勒市………………………………………………………………45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455
构建环滇池经济圈绿色工业城市——安宁市…………………………………………………457
浙江省慈谿市……………………………………………………………………………………459
浙江省奉化市……………………………………………………………………………………461
森林中的城市——浙江临安……………………………………………………………………463
生态型经济强县——浙江省宁海县……………………………………………………………465
浙江省余姚市……………………………………………………………………………………467
浙江省诸暨市……………………………………………………………………………………469
第五部分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473
第一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474
第一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478
第一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482
第一届中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486
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487
第二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491
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495
第二届中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499
第三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500
第三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504
第三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508
第三届中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512
第四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513
第四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517
第四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521
第四届中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525
第五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526
第五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530
第五届中国中部百强县(市)……………………………………………………………………534
第五届中国东北十强县(市)……………………………………………………………………538
第五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539
第五届中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543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544
第六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548
第六届中国中部百强县(市)……………………………………………………………………552
第六届中国东北十强县(市)……………………………………………………………………556
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557
第六届中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561
第七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562
第七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567
第七届中国中部百强县(市)……………………………………………………………………571
第七届中国东北十强县(市)……………………………………………………………………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