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四十年》是张卓元、胡家勇、万军着编着的经济学着作,首版时间是2018年10月。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举世瞩目的经济成长奇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而这一创新理论又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至今已铸造了崭新的政治经济学的四梁八柱。全书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演进的历史脉络,凝练其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形成的基本理论思维,寻找未来发展方向和突破点,对于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四十年
- 作者:张卓元、胡家勇、万军着
- 首版时间:2018年10月
- 类别:经济学
内容简介
2018年12月,张卓元、胡家勇、万军教授的新着《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四十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背景,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史维度,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演进的脉络,内容涵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重大理论与政策在改革开放40年间各个重要时期的突破及创新,阐述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理论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繫,即经济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它又指导了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该书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以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理论意义。
作品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001
第一节 邓小平手创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001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选择/005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樶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008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线是市场化/010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渐进式改革中不断发展/014
第六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经济改革做了进一步部署,对经济改革理论做了进一步概括/016
第七节 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022
参考文献/024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支柱/02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在改革大潮中逐步形成/0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确立推动改革大步向前/035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深化与发展/03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干规律性/052
参考文献/061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0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0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06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我国经济理论界的相关研究/078
参考文献/083
第四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085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所有制结构多元化/08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形成/095
第三节 新时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发展/100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108
参考文献/124
第五章 收入分配理论125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按劳分配原则的回归1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收入分配製度的确立/131
第三节 新时代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新进展/141
第四节 新时代推进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着力点/147
参考文献/156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观调控理论/157
第一节 “巴山轮会议”对巨观经济管理方式改革的深远影响/1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确立以来巨观经济调控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162
第三节 巨观调控体系中的产业政策/175
参考文献/183
第七章 对外开放理论的演进/188
第一节 关于对外贸易的研究/190
第二节 关于外资的研究/200
第三节 最佳化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208
第四节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212
第五节 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219
第六节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225
参考文献/230
第八章 经济发展理论/239
第一节 发展共识凝聚与发展战略转变/239
第二节 中国经济成长奇蹟及其理论解释/245
第三节 新发展理念/256
第四节 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265
参考文献/268
第九章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270
第一节 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270
第二节 分两步走切合实际/273
第三节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275
第四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279
参考文献/290
第十章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9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深化发展/292
第二节 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体制/294
第三节 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298
第四节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302
参考文献/306
后记/307
作品思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整体实力和经济水平有了重大飞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一製造大国、第一货物出口大国和重要对外投资国;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达到15.3%,比1978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人均GDP从1978年的190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9000美元左右,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从1978年到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我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创造的令人惊叹的世界奇蹟,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的成就。正如该书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发展辉煌成果时所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无可争辩地证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源泉,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经济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从改革开放初期引入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经历了长期的理论争论与理论探索;从1981年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到党的十九大对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新的重要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指导了伟大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经济理论创新对实践无疑具有重大先导作用,改革开放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需要经济理论创新和提供科学的指导。因此,每一次重大的经济理论创新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譬如在市场经济、所有制关係、资源配置方式、巨观调控模式、分配关係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在这些经济理论创新的正确导向下,实现了渐进式的调整与变革。总之,在伟大实践基础上,经济理论的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对于引领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不仅为经济理论创新开闢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而且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也将进入新时代。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获得成功的经济制度、经济运行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系统化,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版本信息
作者:张卓元、胡家勇、万军着
出版时间:2018-10
字数:315千字
ISBN:978-7-300-26258-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所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13年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曾十二上“玉泉山”参与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起草工作,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设计者和亲历者之一。
胡家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动态》常务副主编,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秘书长。
万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世界经济、产业经济学。曾任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经济研究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