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四版)》是2016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赵晓雷。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经济思想史
- 作者:赵晓雷
- ISBN:9787565424625
- 页数:321
-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1日
- 开本:16开
书籍信息
丛 书 名:21世纪高等院校经济学系列教材
作 者:赵晓雷
定 价:¥39
译 者:版 次:4-7
I S B N:978-7-5654-2462-5
开 本:16
出版时间:2016-08-01
页 码:321
内容简介
本教材在框架体系设计方面的特色如下:
(一) 学科体系实现古今贯通
以往中国经济思想史本科生教学内容主要是有关中国古代和近代经济思想的基本知识, 甚至一度主要偏重于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 近代的研究也只限于1919 年“ 五四运动”以前。本教材构建了从公元前21 世纪到公元2000 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体系,实现了中国经济思想史教学的古今贯通。由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体系相对更为成熟,所以本教材更着力于对20世纪初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1950年到2000年整个20 世纪的中国经济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一) 学科体系实现古今贯通
以往中国经济思想史本科生教学内容主要是有关中国古代和近代经济思想的基本知识, 甚至一度主要偏重于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 近代的研究也只限于1919 年“ 五四运动”以前。本教材构建了从公元前21 世纪到公元2000 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体系,实现了中国经济思想史教学的古今贯通。由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体系相对更为成熟,所以本教材更着力于对20世纪初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1950年到2000年整个20 世纪的中国经济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二) 研究方法强调中西比较
中国经济思想史不是孤立发展的思想体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经济思想曾经不
断地与西方经济思想相互影响。本教材在以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演变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将中国经济思想史置于世界经济学说史的时空坐标中,强调中西方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交流和比较研究,将中国经济思想置于全球範围的思想文化系统中,从而形成中西比较的方法论特色。
(三) 学科内容力求满足“专业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 要求经济思想史是研究经济理论、经济学说发展演变过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学科界定应当符合“专业基质”要求,即对具有共同专业基质的思想的发生、传承、发展作过程描述和相关关係分析。因为只有在一个有专业界定的框架内,学科才能实现分析技术的积累和理论的发展。本教材力求遵循这一学科内容界定规範,尤其是对18 世纪以后的经济思想、经济学说发展过程的研究,更要求对研究对象及内容作出专业的识别和界定。
中国经济思想史不是孤立发展的思想体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经济思想曾经不
断地与西方经济思想相互影响。本教材在以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演变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将中国经济思想史置于世界经济学说史的时空坐标中,强调中西方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交流和比较研究,将中国经济思想置于全球範围的思想文化系统中,从而形成中西比较的方法论特色。
(三) 学科内容力求满足“专业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 要求经济思想史是研究经济理论、经济学说发展演变过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学科界定应当符合“专业基质”要求,即对具有共同专业基质的思想的发生、传承、发展作过程描述和相关关係分析。因为只有在一个有专业界定的框架内,学科才能实现分析技术的积累和理论的发展。本教材力求遵循这一学科内容界定规範,尤其是对18 世纪以后的经济思想、经济学说发展过程的研究,更要求对研究对象及内容作出专业的识别和界定。
图书目录
第一篇古代部分
第一章公元前2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夏、商、西周时期) 经济思想/2
学习目标/2
关键字/2
第一节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
第二节对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的初步认识/4
第三节西周时期的财政思想/12
本章思语/16
推荐阅读文献/16
第二章公元前8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春秋战国时期) 经济思想/17
学习目标/17
关键字/17
第一节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7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思想的演化/20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经济思想/24
本章思语/47
推荐阅读文献/48
第一章公元前2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夏、商、西周时期) 经济思想/2
学习目标/2
关键字/2
第一节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
第二节对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的初步认识/4
第三节西周时期的财政思想/12
本章思语/16
推荐阅读文献/16
第二章公元前8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春秋战国时期) 经济思想/17
学习目标/17
关键字/17
第一节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7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思想的演化/20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经济思想/24
本章思语/47
推荐阅读文献/48
第三章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经济思想/49
学习目标/49
关键字/49
第一节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49
第二节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思想之争/52
第三节对农、工、商关係的认识及政策思想的演变/59
第四节“重义轻利”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冲突/62
第五节土地制度思想的演变及实践/64
第六节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治生思想/69
本章思语/73
推荐阅读文献/73
第四章7 世纪至14 世纪(唐朝、宋朝、元朝时期) 经济思想/74
学习目标/74
关键字/74
第一节7世纪至14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74
第二节理财思想/77
第三节重商与崇富思想/81
第四节土地思想的延承与发展/87
第五节封建社会经济繁荣时期的财税思想/92
第六节货币思想的新发展/97
本章思语/107
推荐阅读文献/107
第五章15 世纪至18 世纪(明朝、清朝初期) 经济思想/108
学习目标/108
关键字/108
第一节15世纪至1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08
第二节“听民自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110
第三节“工商皆本”的社会阶层新论/116
第四节货币理论的主要成就/123
本章思语/133
推荐阅读文献/133
第二篇近代部分
第六章18 世纪末至19 世纪中叶(清朝前期至中期) 经济思想/136
学习目标/136
关键字/136
第一节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36
第二节人口思想/137
第三节仿古改制以限制土地兼併的思想/142
第四节商品货币经济思想在封建社会衰退时期的延展/145
第五节对外贸易及向西方学习的经济思想/149
本章思语/153
推荐阅读文献/154
学习目标/49
关键字/49
第一节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49
第二节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思想之争/52
第三节对农、工、商关係的认识及政策思想的演变/59
第四节“重义轻利”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冲突/62
第五节土地制度思想的演变及实践/64
第六节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治生思想/69
本章思语/73
推荐阅读文献/73
第四章7 世纪至14 世纪(唐朝、宋朝、元朝时期) 经济思想/74
学习目标/74
关键字/74
第一节7世纪至14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74
第二节理财思想/77
第三节重商与崇富思想/81
第四节土地思想的延承与发展/87
第五节封建社会经济繁荣时期的财税思想/92
第六节货币思想的新发展/97
本章思语/107
推荐阅读文献/107
第五章15 世纪至18 世纪(明朝、清朝初期) 经济思想/108
学习目标/108
关键字/108
第一节15世纪至1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08
第二节“听民自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110
第三节“工商皆本”的社会阶层新论/116
第四节货币理论的主要成就/123
本章思语/133
推荐阅读文献/133
第二篇近代部分
第六章18 世纪末至19 世纪中叶(清朝前期至中期) 经济思想/136
学习目标/136
关键字/136
第一节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36
第二节人口思想/137
第三节仿古改制以限制土地兼併的思想/142
第四节商品货币经济思想在封建社会衰退时期的延展/145
第五节对外贸易及向西方学习的经济思想/149
本章思语/153
推荐阅读文献/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