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就是鄱阳湖,南宽北窄,形似葫芦,北面也有一条瓶颈般的狭窄水道与长江相通。
鄱阳湖,古称彭泽,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湖泊。 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70%水域在九江市境内,20%水域在上饶市境内,10%水域在南昌市境内。
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区最大丰水期面积51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300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域面积为16.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97%左右。经鄱阳湖调蓄注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 别名:鄱阳湖
- 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 水源: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
- 注入:长江
鄱阳湖,古称彭泽,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湖泊。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位于东经115°48′—116°44′,北纬28°25′—29°45′之间。南北长达170公里,东西宽为74公里。南宽北窄,形似葫芦,北面也有一条瓶颈般的狭窄水道与长江相通。
鄱阳湖烟波浩瀚,它的湖面因季节变化伸缩性很大,历来有“洪水一征,枯水一线”之说。在枯水期,湖面面积为500平方公里,洪水期面积可达3960平方公里。它虽位于地球这一回归沙漠地带之中,但因受带有大量水汽的东南季风影响,得天独厚,平均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枫红送暑归,翠竹迎飞雪”的湿润季风型气候,成为着名的鱼米之乡。它也是全球回归沙漠带生态环境中一个独特的大湖泊,人们又称之为“回归沙漠带中的明珠”。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天然大水库,水容积在250亿立方米以上,除了丰富的水产资源,在改善区域气候与生态环境,吞吐调节长江与内河水量余缺,发展水运、水利、水电与旅游等方面,都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介绍,鄱阳湖的鸟类共有312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2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全球约95%的白鹤在此越冬,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越冬鸿雁群体所在地。该保护区已逐步成为世界保护、研究鸟类的重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