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府贬郴州》是唐朝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它是写给被贬谪异地的友人杨少府的送别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8卷第13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送杨少府贬郴州
- 作者:王维
- 年代:唐
- 选入集:《全唐诗》的第128卷第13首
内容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释
词句注释
①郴州:治所在今湖南郴县。
②若为:犹言怎堪。
③北渚:《楚辞·九歌·湘君》:“夕弭节兮北清”。又《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湘君、湘夫人皆湘水之神,北渚即指湘水上的小洲。
④“五两轻”谓风大。南风大,则北上之船航行甚速,然杨不得北返,故恶说之。
⑤青草瘴:《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夏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武汉黄鹄山上。
⑥湓城:在今江西九江。此言预计明春瘴起、水涨之时,杨即可过夏口、经湓城北归。
白话译文
明日你将沿途路过衡山与洞庭,怎能禁受得住秋月下那猿猴的悲啼?
面带愁容,眼看湘水将近,南风虽然甚大,你却不得乘风北归。
料想明年,青草瘴气泛滥,江水上涨时,你就可以经过夏口湓城北归。
你此去好比贾谊贬长沙,不会久留,你也不必过于自伤,而去效仿贾谊哀悼屈原的举动。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着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着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準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