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黏性土料或混凝土水平铺设在透水地基坝、闸的上游,以增加渗流的渗径长度、减小渗透坡降、防止地基渗透变形并减少渗透流量的防渗设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防渗铺盖
- 外文名:Impervious blanket
- 性质:防渗设施
- 特点:均质坝体向上游延伸的部分
- 作用:延长渗径长度
简介
铺盖是水土建筑物中普遍採用的防渗结构。在土石坝中,铺盖用土料铺设,斜墙土坝的防渗铺盖见图。在混凝土坝和水闸中,铺盖由土料或混凝土铺设。作防渗用途的土工合成材料也可以用于铺盖。防渗铺盖要与土石坝的黏土斜墙连成整体。防渗铺盖与混凝土坝、闸衔接处要设定止水。

用于土石坝铺盖的不透水土料多为黏土,其渗透係数应小于1×10cm/s,地基与铺盖的渗透係数比至少应该在100倍以上,最好达1000倍。
注意事项
铺盖不能完全截断渗流,只适用于沙砾石地基透水性不太大的情况,以控制渗透坡降,达到渗透稳定。设计中,要使铺盖与沙砾石地基接触面处的接触渗透坡降都不大于容许值;要使土坝下游沙砾石坝壳和坝基的渗流溢出坡降在考虑了反滤层作用后不大于容许值;此外,通过铺盖的渗透坡降不应大于铺盖自身的容许值。
铺盖的土料填筑採用碾压法施工较为可靠。也有用水中填土、人工放淤和利用天然淤积土层做铺盖的,但需经过检验和论证。
流程
填筑铺盖前应先清基,地基表面应平整,不应有漂卵石及植物,以免铺盖被顶破。铺盖与沙砾石地基的接触面,须满足反滤的要求,以免因发生渗透变形使铺盖出现坍孔,如不能满足反滤要求时,应加设反滤层。铺盖填筑完成后,应在铺盖表面铺砂或鬆土保护,以免乾裂或冻裂。铺盖附近有泄水建筑物时,铺盖保护层表面应设乾砌块石保护。铺盖两边与岸坡不透水土层或岩层必须连线良好、严密封闭。
铺盖常与坝后设定的排渗、减压、盖重等设施联合运用。铺盖的防渗作用不如垂直防渗彻底,但由于施工方便,造价较低,在坝、闸中得到广泛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