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是中国科学院设立的科学技术奖项,主要奖励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完成个人或研究集体。
2002年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3年首次颁发。2012年第五次颁奖时,奖励对象、奖励标準、奖励周期和奖励形式都发生变化。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不分等级,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奖总数不超过10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外文名:The achievements of outstan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cademy Award
- 颁发单位:中国科学院
- 设立时间:2002年
- 奖励类型:科学技术
- 表彰对象:个人或集体
- 评奖周期:每两年评选一次
奖项历史
2002年,为奖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重大成果的个人和集体,推动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2月1日发布《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试行)》。
2003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首次颁发。8月12日发布《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
2012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第五次颁发,它的奖励对象、奖励标準、奖励周期和奖励形式都发生变化。
奖项设定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院属单位在近五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集体,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授奖总数不超过10个,其中每个获奖集体的突出贡献者不超过3人。获奖者由中国科学院院长签署奖励证书并颁发奖章或奖盃。
组织流程
评选组织
中国科学院设立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长担任主任。评审委员会下设5个专业评审组(以下简称评审组),分别是物质科学与技术评审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评审组、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评审组、空间与信息科技评审组、专用领域评审组。
评审组、函评和评审委员会的专家来自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应实事求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热心科技奖励工作,能全程参加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评审工作;保守秘密,遵守评审工作的有关规定。
评审专家实行迴避制度。如果当年本人获得推荐或为候选者的推荐专家,则不能担任评审专家。
评审委员会专家任期内若获推荐进入总评或参与推荐的候选者进入总评,当年可另选同领域、同水平的专家代替,由评审委员会主任审定。
各评审组听取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报告,候选者可到会答辩。各评审组限项投票汇总,院奖励办根据各评审组初评排序结果、评审意见等综合判断,提出总评建议名单,报院长办公会审议,确定进入总评的候选者名单。
院奖励办负责组织对进入总评的候选者进行函评,函评结果提交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听取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报告,候选者可以到会答辩。评审委员会对候选者进行投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
院奖励办统一组织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推荐受理、形式审查、分领域初评及函评工作,组织评审委员会评审会议。发展规划局和重大科技任务局分别具体负责组织通用领域和专用领域专业评审组初评相关工作。
申报条件
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候选者(包括个人/集体)由院直属单位(以下简称推荐单位)推荐,或者由符合规定条件的科技专家(以下简称推荐专家)联名推荐。院不受理个人申请。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按规定格式填写《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推荐书》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报送院奖励办。
评选考核
- 奖励範围与评审标準
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院属单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重大成果的个人或集体,集体包括突出贡献者等主要完成人员。
获得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个人或集体应做出符合下列标準之一的、近五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
(一)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主要是解决本领域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二)开闢新方向。主要是提出新的理论主张或认知框架,发现新现象或重要物质体系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发展一种新方法使理论假设得到检验,发明新的仪器从而开闢新的研究领域。
(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是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国防安全重大关键技术和开闢新的套用领域的变革性技术。
(四)形成系统解决方案。重点是有核心技术突破,并集成多种技术、形成用户公认的先进系统级解决方案。创造性建设和高效运行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为重大科学发现或关键技术突破提供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五)重大社会经济效益。重点是在转移转化科技活动中,开发、套用、推广科技成果,形成新标準、新产业、规模化套用示範等,并创造显着经济社会效益。
(六)重大影响谘询建议。重点是围绕关係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科技进步中的重大问题及全球性问题开展研究,提出科学建议和预测预见,并产生重大的实质性影响。
院奖励办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授奖建议名单,受理异议并进行核实和处理。
院长办公会议听取院奖励办报告评审情况和异议核实处理情况,并对授奖建议名单进行审议,确定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长签署奖励证书并颁发奖章或奖盃。
- 罚则
对于弄虚作假骗取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个人或集体,一经查实,院将撤销奖励,追回奖励证书、奖章或奖盃,并对有关单位和当事人予以通报批评或相应的行政处分。
参与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工作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一经查实,院将予以批评直至必要的行政处分。
奖励情况
评奖结果
- 个人奖励
年份 | 获奖人 | 获奖人单位 |
---|---|---|
2003年 | 陈锡康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刘迎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
2005年 | 李灿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潘建伟 | 中国科技大学 | |
常文瑞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2007年 | 杨学明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009年 | 空缺 | |
2011年 | 张润志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2013年 | 空缺 | |
2014年 | 徐星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 |
江雷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高福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2015年 | 程代展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
包信和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2016年 | 陈大华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丁健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
2017年 | 康乐 |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
祝宁华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研究集体奖励
年份 | 获奖集体 | 获奖集体所在单位 |
---|---|---|
2003年 | 2-5GeV能区正负电子对撞强子反应截面的精确测量研究集体 | 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画研究集体 |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
辽西热河脊椎动物群研究集体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龙芯CPU研究集体 | 计算技术研究所 | |
2005年 | 薄膜/纳米结构的控制生长和量子操纵研究集体 | 物理研究所 |
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技术与示範工程建设研究集体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
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研究集体 | 计算技术研究所 | |
合成油品研究集体 |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
2007年 | EAST大科学工程研究集体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高端硅基SOI材料研究集体 | 上海微系统研究所 | |
强场物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集体 | 物理研究所 | |
2009年 | 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 | 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 |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
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 | 金属研究所 | |
2011年 | 拓扑绝缘体研究集体 | 物理研究所 |
沙尘暴发生髮展机理及监测预测和灾害评估研究集体 | 大气物理研究所 | |
甲醇制烯烃技术研究集体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神经发育与可塑性研究集体 |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研究集体 | 高能物理研究所 | |
上海光源研究集体 | 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 |
2013年 |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研究集体 | |
水稻高产优质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套用研究集体 |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集体 | ||
功能纳米结构及其器件研究集体 | ||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研究集体 | ||
丹参多酚酸盐项目研究集体 | ||
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机理与转化研究集体 | ||
2014年 | 单分子尺度的量子调控研究集体 | |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集体 | ||
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集体 | ||
极大规模积体电路关键技术研究集体 | ||
2015年 | 深海探测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研究集体 | |
深部资源探测理论技术突破与套用研究集体 | ||
新型稀土功能材料基础研究和套用研究集体 | ||
2016年 | 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研究集体 | |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集体 | ||
有机光功能材料研究集体 | ||
高光谱遥感研究集体[10] | ||
2017年 |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研究集体 | |
国产P/E级高性能软体与算法库研究集体 | ||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研究集体 | ||
热带太平洋西边界流研究集体 | ||
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集体 | ||
先进航空光电成像与测量技术研究集体 | ||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研究集体 | ||
新一代星载高精度大气探测光学载荷技术研究集体 |
颁奖仪式
2018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颁发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研究集体和个人授奖。
文化传统
- 设立宗旨
为了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的办院方针,进一步激励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并鼓励其矢志为人类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新年,中国科学院秉承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变革,结合国立科研机构的特点而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