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CD是一种光碟上的可运行出系统的雷射光碟,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光碟上的系统,你可以通过光碟启动电脑,启动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在使用上和安装到硬碟上的是一样的,就是启动时速度比较慢)。Linux Live CD就是一套在光碟上的Linux系统(和装出来的Linux时一样的)它也有图形界面,也有终端。这种Linux Live CD主要是用于修复Linux系统或用于学习Linux系统。现在Linux Live CD有Knoppix、Slax、Mepis、GoboLinux、Feather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Linux Live CD
- 简介:光碟上的可运行出系统的雷射光碟
- 特点:存储于某种可移动存储设备上
- Knoppix 3.4:最有名的 LiveCD 发行版本
基本信息
Live CD,又译为自生系统,是事先存储于某种可移动存储设备上,可不特定于计算机硬体(non-hardware-specific)而启动的作业系统(通常亦包括一些其他软体),不需安装至计算机的本地外部存储器 - 硬碟。採用的介质包括CD-ROM(Live CD),DVD(Live DVD),快闪记忆体盘(Live USB)甚至是软碟等。退出自生系统并重启后,电脑就可以恢复到原本的作业系统。自生系统的运作机制,是通过“把原本放在硬碟里的档案,放到存储器的虚拟磁碟中”来运作;因此系统存储器愈大,则运行速度愈快。
常见类型
Knoppix 3.4
Knoppix 是最有名的 LiveCD 发行版本,所以,作为一个基础,首先对它进行研究。Knoppix 3.4 (2004-05-17)将儘可能多的内容压缩到一张 CD 上,最终得到一个 690 MB 大小的 ISO 映像(一定要买 700 MB 的 CD-R,而不要买 650 MB 的)。从它的大小就可以看出来,Knoppix 捆绑了大量的工具,既有面向开发人员的,也有面向办公用途的。David Mertz先生所研究的工具都是当前流行的,但并不是尖端的(bleeding edge):Linux 核心 2.4.26;KDE 3.2.2;1.1.1;Gimp 2.0;Python 2.3.4c1。 Knoppix 倾向于附加功能重複的程式,这些可能会给新用户带来迷惑:有十个文本编辑器,David Mertz先生应该使用哪个?David Mertz先生应该使用 Mozilla 还是 Konqueror 进行浏览?另一方面,那些都是经验丰富的用户所非常乐于使用的; Knoppix 坚持使用 作为它的办公套件,而捨弃了一些发行版本中所採用的 KOffice。
可以直接引导 Knoppix,不需要用户做任何事件就可以得到一个可以使用的 KDE 桌面。David Mertz先生的所有硬体(几年前的旧机器上的)都恰当地识别了出来,包括David Mertz先生的 1280x1024 的平板显示器以及与David Mertz先生的 nVidia TNT2 显示卡相匹配的模式。默认的用户是 knoppix,但是David Mertz先生髮现不需要密码就可以执行 su —— 可能是安全与用户友好性的折衷吧。只需要执行 passwd 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系统中永远不应该存在没有密码的帐号。
David Mertz先生试验的所有通用发行版本所使用的视窗管理器都是 KDE(实际上,版本都是 3.2.2)。配置细节上有一些不同,比如哪些图示安放在面板上,选择是哪种主题,使用的是哪种点击模式(单击/双击)。David Mertz先生并不喜欢 Knoppix 的选择:单击、Keramik 主题;但是这纯粹是一个个人问题,很容易改变。Knoppix 也附加了一些其他的视窗管理器,不过它们之间的切换好像会破坏 X11 配置。
至于更多功能上的问题,Knoppix 引入了一个优秀的而且令人瞩目的“Save Knoppix Configuration”工具。您可以按意愿将设定部分保存到软碟或者硬碟分区上:如主目录档案、网路设定、X11 配置、印表机等等。Knoppix 还将David Mertz先生的所有硬碟分区自动挂载到桌面上,包括测试用的 OS/2 桌面上的 HPFS 分区。有一些可以在运行的系统上 “Install Software”的选项,但是除了这个有限的列表以外,如果David Mertz先生尝试添加其他应用程式,apt-get 就会指出安装目录唯读的错误(对David Mertz先生来说没有显而易见的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其他方法)。与一些发行版本相反,Knoppix 没有 提供将其自身安装到硬碟驱动器上的重要选项。
Mepis 2004
Mepis 是一个类似于 Knoppix 的发行版本,但是它具备双重用途,既可以作为一个可安装的发行版本,也可以作为一个 LiveCD。与 Knoppix 类似,Mepis 也是一张几乎全满了的 CD,而且,实际上它还附带了额外第二张的 CD(不是直接可用的)。Mpeis 上的工具集与 Knoppix 上的那些大部分是相同的。 LiveCD 为开发人员考虑的较少,而为办公用户考虑得更多。例如,LiveCD 上同时包括了 和 KOffice;但是包括的程式设计师所用的编辑器和开发用的 IDE 很少。
与 Knoppix 相反,Mepis 引入了一个将其自身安装到硬碟驱动器的非常好的应用程式,但是却缺少保存 LiveCD 配置的工具以及 LiveCD 环境运行时动态安装额外软体的工具。诚然,Mepis 的目标是让您在安装之前可以进行试验,而不是创建一个根本不需要任何持久安装的轻便的运行期环境。不过,不经修改的 Mepis LiveCD 环境就已经是很好用的了,您可以方便地将修改过的文档或档案保存到其他媒介。Mepis 不会自动挂载它发现的所有硬碟驱动器分区,但是在它的桌面上有用来挂载分区的图示(不需要用户了解 mount 命令的参数)。和 Knoppix 一样,Mepis 可以恰当地挂载David Mertz先生的 HPFS 分区(唯读)和 ext2/3 分区(读/写)。
Mepis 的引导顺序与 Knoppix 稍有不同。更好的方面体现在,Mepis 为您提供了一个可导航的本文选单来选择核心的版本(David Mertz先生试验的是 2.6,但是 2.4 也是可以使用的)。选择萤幕解析度和一些其他配置选项的能力(也是要求)难言其利弊。全部以友好的可滚动选单的形式给出,但是 Knoppix 根本不需要询问这些。另一方面,其余发行版本大部分都假定David Mertz先生希望以 1024x768 的解析度来运行 X11,而不是 1280x768 —— David Mertz先生宁愿自己来选择,而不愿让 CD 弄错它。Mepis 中的一个小问题是,它设定的 root 和 demo 帐号的密码在引导过程中并没有显示出来,也没有记录在顶层的 README 档案中。David Mertz先生只尝试了几次就猜出了 root 密码是“root”,但这毕竟是猜测出来的。
SLAX 4.1.2
SLAX 是一个基于 Slackware 的 LiveCD,它的大小相对较小,可能是与 Slackware 的原则一致。 SLAX 4.1.2 是一个 188 MB 的 ISO,这个 ISO 显然是足够小的,可以写入到一张 8 厘米直径的小型光碟中(有意如此)。SLAX 很好地选择了一组面向公办和家庭用户的软体,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消除更大的发行版本中的冗余而实现的。例如,SLAX 为您提供了 KOffice,而不提供 OpenOffice.org,为您提供了 Konqueror,而没有提供 Mozilla。它也没有提供 Python、Perl 或者 Ruby —— 它的目标用户显然不是开发人员。
引导 SLAX 是非常简单的。和 Knoppix 一样,它没有使用引导选项而是使用了开关,在它开始默认的引导之前几秒钟,您可以在 boot: 提示符中输入这些开关。它使用的是 2.4 核心。完成基本的 Slackware 引导序列后,SLAX 显示出 root 密码(“toor”)并说明您可以在命令行中启动的程式:(使用 gui 启动 KDE;使用 guifast 启动 Fluxbox;midnight commander;使用回退帧快取的 X11;将配置的设定保存到软碟或从软碟恢复)。
输入 gui 后,David Mertz先生髮现了第一个小问题。David Mertz先生只有一个 1024x768 的萤幕。怎幺办?David Mertz先生知道去修改 /etc/X11/XF86Config 来设定新的解析度,但是新用户可能不会想到这一点。David Mertz先生还发现 gui 将可以接受一个 --help 开关来指引David Mertz先生使用 X11 解析度开关。这些对于不熟悉 Linux 的人来说都不是显而易见的。不过算了,这 是 Slackware。
进入了 X11 和 KDE 之后,David Mertz先生着实为其配置选项所吸引。David Mertz先生也喜欢 SLAX 选择的 Plastik 主题(儘管与 WinXP 有些类似)和桌面上双击方式的行为,而且在 Konqueror 中David Mertz先生感觉更为自然。David Mertz先生还发现了面板上的自定义图示,值得David Mertz先生们以稍微轻鬆的态度去看待 —— 尊重一个事实,它们大部分用于多媒体、IM、游戏和 Web 浏览(那个设定可能是来自其他某个地方,但是David Mertz先生仍然喜欢这个选择)。David Mertz先生的硬碟驱动器分区都自己挂载上来(包括 HPFS 分区),但是并没有被胡乱地堆放在桌面上。David Mertz先生还发现,Control Center 使用了一种David Mertz先生有些不太习惯的导航方式;这可能不是 SLAX 独有的改变,只是David Mertz先生以前没有见过的一种方式。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移动到上一级的“Back”图示,而不是使用配置类别的一个可摺叠树。这看起来对新用户来说更为友好。
SLAX 的目标显然是定位于新用户,并向不了解 Linux 的人们来“推销”Linux。它的外观对此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但是,不能安装到硬碟,也不能向运行期的映像安装更多应用程式,同样会造成障碍。它正是一个大小适度的 ISO,您可以到处发放或者快速地刻录到 CD 上,给用户一个关于 Linux 的良好的初步印象(有试验中有足够的工具可以进行一些真正的工作和娱乐)。
GoboLinux 011
对新用户来说,它与 Mepis 或 Knoppix 非常相像。包含了一整张 CD 的软体,也是基于 2.4.26 核心和 KDE 3.2.2。应用程式大部分都是您所期待的那些,或许没有太注意种类的覆盖和重複。甚至比 SLAX 还要糟糕,David Mertz先生所能找到的获得正确的 X11 解析度的唯一方法是手工编辑 /etc/X11/XF86Config。
GoboLinux 在一些小的方面比较差:不会自动挂载分区,显然不支持 HPFS(从命令行可以挂载 ext3);不能“保存设定”;不能动态安装;而且,最要命的是,GoboLinux 不能识别出David Mertz先生的网路。
GoboLinux 的“卖点”实际上并不在于它是一个特别好的 LiveCD(虽然它可能会不断得到完善),而是 GoboLinux 的关于 Linux 档案层次的新颖思想。GoboLinux 遵循了与 Mac OSX 在FreeBSD 根上使用分层模式类似的模式,创建了根目录 /Depot、/Files、/Mount、/Programs、/System 和 /Users。有必要时,GoboLinux 使用符号连结将档案放置于其他工具希望它们存在的层次中位置。不过,在其固有的档案结构中 —— 同样,非常类似 Mac OSX —— 每个应用程式占用它们自己的目录,而不是集中在 /usr/bin 或 /usr/local/bin 目录中。
例如,FireFox 浏览器执行档位于 /Programs/FireFox/Current/bin/firefox 目录中。删除或安装应用程式(不是必须与执行档一一对应)只需要解包或删除档案系统树中的分支。自然,将 LiveCD 引导安装到硬碟驱动器是非常简单的,而且 GoboLinux 为您提供了这样一个选项。
GoboLinux 提出的概念是不错的,但是发行版本本身需要进一步完善。
Feather Linux 0.51
Feather Linux 比 SLAX 更有过之。Feather 的大小不到 64 MB,包装了一个基本的 Linux 系统,以及一个最小化的 Web 浏览器(Dillo)、字处理器(Ted)、视窗管理器(Fluxbox)和一些其他应用程式。 Feather Linux 小得可以放置在一个快闪记忆体卡(compact flash card)中,这是携带 Linux 的发行版本的一种更简洁方式。当然,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会记得,WordPerfect 5.1 只需要软碟和 2 MB 记忆体就可以运行,因而将远不如它成熟的字处理程式加入到 64 MB 大小的系统中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无可否认,还有适当数量的其他应用程式)—— 但就 2004 年的标準而言它是令人满意的。
相对于大部分直接可用的发行版本,Feather Linux 在自动检测硬体方面做得稍显不足;这是因为代码已经被精减了,还是为了让经验丰富的 Linux 用户获得对配置的更多的控制,David Mertz先生无法确定。幸运的是,通过可导航的本文选单就可以完成配置,所以做出一些选择并不困难 —— 但是这确实需要更多关于您的硬体的知识,新用户可能不会具备这些知识。好的方面体现在,您可以将 Feather 配置保存到快闪记忆体、硬碟驱动器或者软碟;而且您还可以将运行着的 Feather 系统安装到硬碟上。除了 64 MB 大小的基本系统以外,还可以通过网路安装相当多的额外的应用程式 —— 儘管 Feather 系统仍然在运行。
总之,Feather Linux 是一个很好的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发行版本,但是它显然是为经验丰富的 Linux 用户所準备的。没有新用户会去喜欢 Fluxbox —— 儘管David Mertz先生认识很多经验丰富的人,那些人是 Blackbox(Fluxbox 起源于它)的忠实信徒。
EVMix 0.1.5
在David Mertz先生所研究的发行版本中,EVMix 在很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它的名称也还没有必要固定下来。让David Mertz先生来简单介绍一些背景。EVM2003 项目是一个由 SourceForge 託管开发完全使用自由软体的投票记录机软体项目,这些机器能够生成选民可验证的选票。这个项目解决了当前私有的“触控萤幕投票” 机器中存在的很多问题。David Mertz先生是这个项目的一名开发人员和体系结构顾问。
投票记录机的一个特殊要求是,您 真正地希望它们运行 完全 相同的软体,那些软体通过了鉴定,要在选举中使用。没有任何 slipstream 补丁;没有任何“maintenance releases”;没有任何“trust Microsoft's latest security update”;所以,出于特殊的而且必要的理由,机器上没有任何软体。要完成可信任级别的发布控制,David Mertz先生们想到的最好办法恰好是将软体发布于 LiveCD 之上(只能是 CD-R,不能是 CD-RW)。选举工作人员可以在整个磁碟映象上运行 MD5 哈希加密,并确保它 确实 拥有正确的软体集 —— 从作业系统和驱动程式到正确的 Python 解释程式和正确的投票应用程式。
一张 EVMix CD 包含若干个应用程式,每个都需要稍有不同的工具链。StrongBox 的创建者 Liam Helmer 提出了一个基于 StrongBox 的系统。David Mertz先生们的每个组件 —— 触控萤幕、“ballot reconciliation”、为阅读有障碍的人準备的(reading-impaired)音频接口、投票汇集 —— 都可以运行它们自己的虚拟系统。
StrongBox 与 Linux 的常规思路不同。StrongBox 是一个完全模组化的 Linux 发行版本,不再有运行所有程式的统一的系统。它加入了一个小的基于 RAM 的 OS 和用于管理和安全功能的工具集,这样就可以让使用任何 Linux 发行版本编译的应用程式包在其上运行。这些程式包每一个都运行在一个安全的虚拟上下文中(经过 x.509 密钥签名的),高度独立于底层 OS。这一安全的划分使 StrongBox 拥有了一些强大的特性。其中主要的特性包括 OS 版本控制、回退、自动硬体检测、引导过程中的容错、伺服器之间方便的迁移,以及与其他 Linux 发行版本和已存在的装置(installations)之间的互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