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桥国中位于五河县北部的革命老区武桥镇,美丽的天井湖西岸,距县城1 5公里,交通便利。其前身为武桥农中,始建于1964年,1969改为武桥中学,设有初、高中部,1981年高中部撤消,现有12个教学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五河县武桥初级中学
- 简称:武桥国中
- 创办时间:1964年
- 所属地区:安徽省五河县
- 类别:公立学校
- 学校类型:综合
硬体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有教学楼2栋、学生宿舍楼3栋、食堂餐厅1000多平方米。学校建有标準物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教学仪器2000余件;配有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共有微机60余台;学生教室配备了液晶电视设备;图书室共有图书5000余册;建有“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学习、活动器材;为满足寄宿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需求,学校300米塑胶环形跑道的高标準操场于2012年建成;2013年,武桥国中已经建设成为五河县农村中学中一流的花园式学校,环境优美,校风纯正。
校园一角

办学特色
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为理念;以“学教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目标;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树立科学质量观,根据自身实际,构建特色教学。
师资力量
学校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14人,有本科学历的教师30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资 力量雄厚,学历层次高,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强。
五河县武桥国中地图
管理模式
採用“四四三三”管理,服务教育教学。
1.“四班”制度:“校领导坐班,班主任跟班,任课教师看班,值班教师值班”;
2.“四时”到位:早操锻鍊、大课间活动、午休静校、晚自习辅导四个时段相关人员到岗;
3.“三查”管理:一日常规检查、宿舍内务检查、每周卫生检查;
4. “三项”服务:校领导、班主任及值班教师每天服务于学生学习、就餐、就寝。
留守儿童建设
我校留守儿童之家设施较完备,定期开展多种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亲情电话、亲情视频加强了留守儿童的亲情交流。以班级为单位的班主任包保制度促进家校联繫,加强了学校管理。建立了各类兴趣小组,通过开展活动,发展了学生特长。班主任的谈心制度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学生间、师生间的结对帮扶,让留守儿童倍感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取得成绩
学校严格管理,狠抓质量,连续多年取得优异的成绩。
1、2008—2010连续三年被五河县人民政府、五河县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和“五河县义务教育学校综合评估(内涵发展)先进单位”;
2、2008—2010连续三年获五河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国中组团体总分三等奖;
3、三年中考成绩: 2008年中考总评全县第四名;2009年中考总评全县第二名;2010年中考总评全县第二名;
4、2010年12月七年级在五河县教育局随机监测总评获全县第二名;
5、2011年2月荣获五河县教育局“2010年度‘三为主’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单位”;
6、2011年学校内涵发展全县第二名,教育教学质量第六名(农村中学第二名)。
多年来,武桥国中教职工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发扬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时时处处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总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民众的好评。未来展望,武桥国中将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站在时代高度,审时度势,以她深邃而又先进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的特色,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规划
一年确定理念,二年创特色,三年建成示範国中。
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学设施标準化;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工“桥”文化,创建人文校园,架桥为武中提速;做好校园绿化工作,积极创建“花园式”校园。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建设新体育场地;落实人本理念,全面最佳化过程管理,突出质量中心,强化安全工作,努力打造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着硬体从实,软体从严;发挥优势,与时俱进;重在建设,关注过程的原则,促进学校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