酇,多音字。
zàn<名>(形声。从邑,赞声。本义:周代郊外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一百家为酇)同本义 [hundred families]酇,百家为酇。酇,聚也。——《说文》
cuó,地名用字,如酇城、酇阳,乡镇名,在河南省永城市西部,
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史记·陈涉世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酇
- 拼音:cuó,zàn
- 部首:阝部
- 部首笔画:2笔
基本信息
笔画:16划 总笔画数:18笔
笔顺:撇横竖横撇折撇横竖横撇折竖折撇捺折竖
五里为酇。——《淮南子·时则》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酇。——《周礼·地官·遂人》
古县名 [Zan county]。在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汉时属南阳郡
[南阳郡] 酇,侯国。——《汉书·地理志上》
cuó
地名用字,如酇城、酇阳,乡镇名,在河南省永城市西部
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史记·陈涉世家》, 酇,在今河南永城。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正韵》作管切《韵会》祖管切,𠀤音纂。《集韵》聚也。《周礼·地官·遂人》四里为酇,五酇为鄙。
又《礼·乐记》缀兆。《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
又《奔丧》乃为位。《注》位有酇列之处。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又《广韵》在丸切《集韵》《韵会》《正韵》徂丸切,𠀤音钻。义同。
又《集韵》才何切,音嵯。《前汉·地理志》沛郡有酇县。《注》莽曰赞治。应劭曰音嵯。师古曰:此县本为䣜,应音是也。◎按《字彙补》:萧何封国在南阳之酇,非沛之䣜。盖南阳酇邑为汉隂县,旁有筑水,古曰筑阳。何少子延初封筑阳,其明验也。班固以酇叶何,谓萧何封邑,与何同韵,而莽又攺䣜为赞治,此其所以譌也。
又与醝通。《周礼·天官·酒正·三曰盎齐注》如今酇白也。《释文》卽今之白醝酒也。宜作醝,在何反。 俗作鄼,非。
又《礼·乐记》缀兆。《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
又《奔丧》乃为位。《注》位有酇列之处。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又《广韵》在丸切《集韵》《韵会》《正韵》徂丸切,𠀤音钻。义同。
又《集韵》才何切,音嵯。《前汉·地理志》沛郡有酇县。《注》莽曰赞治。应劭曰音嵯。师古曰:此县本为䣜,应音是也。◎按《字彙补》:萧何封国在南阳之酇,非沛之䣜。盖南阳酇邑为汉隂县,旁有筑水,古曰筑阳。何少子延初封筑阳,其明验也。班固以酇叶何,谓萧何封邑,与何同韵,而莽又攺䣜为赞治,此其所以譌也。
又与醝通。《周礼·天官·酒正·三曰盎齐注》如今酇白也。《释文》卽今之白醝酒也。宜作醝,在何反。 俗作鄼,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