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纳黎萱

(2021-07-11 22:00:02) 百科综合
纳黎萱

纳黎萱

纳黎萱(泰语: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นเรศวรมหาราช,英文:Naresuan;1555年-1605年4月25日),又译纳瑞宣,全名宋德·帕·纳黎萱·马哈拉吉,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皇帝(1590-1605年在位),暹罗五大帝之一,原称帕那莱,意为“黑王子”。

纳黎萱原为缅甸入侵时扶植的暹罗国王摩诃·坦马罗闍之长子。幼年时缅甸东吁王朝国王莽应龙征服暹罗,被作为人质送往缅甸。1571年放归,立为储君,随后领导暹罗军民反抗缅甸统治。1584年率军打败缅军,恢复暹罗独立。1587年又打败缅甸的反攻。1590年继位,改称纳黎萱。1591年率军入侵高棉。1592年缅甸乘机入侵,纳黎萱会师大破缅军,杀死其统帅缅甸太子。1593年再次入侵高棉,次年攻陷其首都。后又从缅甸手中夺取马来半岛大部。

纳黎萱于危难之中拯救了暹罗,并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屡胜强敌。1605年,纳黎萱在对缅甸阿瓦邦的战役中因病去世,死于清迈,享年五十岁,由其弟厄迦陀沙拉继承皇位。

概述图片来源:《泰国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纳黎萱
  • 外文名: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นเรศวรมหาราช;Naresuan
  • 别名:纳瑞宣、帕那莱、黑王子
  • 国籍:泰国(暹罗)
  • 民族:泰族
  • 出生地:彭世洛
  • 出生日期:1555年
  • 逝世日期:1605年4月25日
  • 职业:暹罗国王
  • 主要成就:反抗缅甸的统治,领导暹罗独立
    占领高棉
    多次打败缅甸,泰国领土最大化
  • 朝代: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

人物生平

质子生涯

1555年,纳黎萱出生于彭世洛,为控制当地的权臣坦马罗闍之子,母亲是恰克发特国王的公主。1563年,大城王国被缅甸东吁王朝国王莽应龙入侵,坦马罗闍选择向莽应龙投降,但在1564年被迫交出包括纳黎萱在内的两个儿子前往莽应龙的都城勃固为人质。
在勃固,纳黎萱同其他傀儡国的王子一同接受了缅甸和葡萄牙式的军事教育,学会了缅语和孟语。1569年,莽应龙灭亡大城王国,扶植坦马罗闍成为大城傀儡国王,时年五十四岁。由于坦马罗闍同意献出自己的女儿苏班·坎拉亚成为莽应龙的侍妾,纳黎萱和弟弟“白王子”厄迦陀沙拉在1571年一道被释放回国。

反缅复国

1572年,刚回国的纳黎萱被封为“摩诃·乌巴腊”,即暹罗副王。负责镇守彭世洛城,时年十六岁。接下来的十年,他在对抗高棉的行动中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1574年,纳黎萱参加了其父发起的针对万象的战争,但感染了天花,被迫撤军。1581年,莽应龙去世,其子莽应里继位。莽应里继位后,缅甸各路诸侯离异之心渐渐显露。
纳黎萱纳黎萱
1583年,阿瓦守将猛勺(莽应龙之弟)在中国明朝的支持下发动反叛,缅甸陷入内乱。莽应里为考验各路诸侯和属国的忠诚,命令他们出兵进攻阿瓦,阿瑜陀耶也在其列。纳黎萱自告奋勇,代替其父作为暹罗军队的统帅,但是故意延缓行军速度,静观时局的发展,希望能让猛勺和莽应里两败俱伤。莽应里立即觉察到纳黎萱的叛意,密令其子帕玛哈乌拔拉攻击纳黎萱,并要求孟族首领基特和猛撞袭击纳黎萱的后路,将其一举消灭,把纳黎萱逮捕处死。但是二人主动将这一计画告知纳黎萱,并加入了纳黎萱的队伍。此事促成了纳黎萱自立的决心,并策划一同进攻空虚的缅甸都城勃固。在出发之前,纳黎萱举行仪式,正式宣布脱离缅甸独立。
莽应里得知讯息后一鼓作气击败猛勺,并立刻回师勃固。纳黎萱被迫主动撤退,但帕玛哈乌拔拉率军紧追不止。根据传说,在锡滕格河东岸,纳黎萱以一支火箭準确射死了河西岸的缅军将领,使得缅军被迫撤退。 回国后,纳黎萱命令暹罗北部诸城全部坚壁清野,并取消了素可泰王国,以準备迎击莽应里的报复。
1584年12月,莽应里派遣勃生领主率军三万入侵暹罗,但被纳黎萱击败。1586年11月,莽应里在高棉的支援下亲自率军二十五万进攻暹罗,由北、西、东三面并进,前后围攻其首都阿瑜陀耶13个月之久,但始终不能攻克,被迫回师。

三破缅甸

1590年,坦马罗闍去世,纳黎萱正式继位成为暹罗国王。同年,莽应里动员了二十万军队,由王储摩诃·乌巴罗闍率领缅甸军队再次入侵暹罗,企图一举灭亡阿瑜陀耶。但纳黎萱早有準备,缅甸遭到纳黎萱的突袭而败走。
1592年1月,缅甸王储摩诃·乌巴罗闍乘纳黎萱出兵高棉之机,起倾国之兵再次来伐,纳黎萱被迫回师迎战。1月18日,纳黎萱率一万军队到今泰国中南部素攀武里府的侬沙菜迎敌。缅军乘暹军立足未稳即发起进攻。纳黎萱决定利用缅军骄狂轻敌的心理,设伏歼敌。纳黎萱命一支暹军佯装溃逃,待缅军临近时,突然出击,大败之。缅军果然中计,进入了泰军布下的埋伏圈。据传说,在战斗的紧要关头,纳黎萱和其弟“白王子”的战象突然失去控制,直冲入缅军阵营,两人在帕玛哈乌拔拉的面前被围困。在此情况下,纳黎萱向帕玛哈乌拔拉发出个人挑战,一决生死,得到了帕玛哈乌拔拉的应允。最后,纳黎萱在象背上亲手刺死了帕玛哈乌拔拉,从而获得了整场战斗的胜利。当天是1593年1月18日,时至当代,该日仍然是泰国建军节。
侬沙菜之战侬沙菜之战
从此,暹罗掌握了战场的主动。1593年,纳黎萱攻占土瓦和丹那沙林,次年又占领毛淡棉和马都八,在孟加拉湾建立了自己的海军,并获得当地孟人的效忠。接着,纳黎萱又回师征服了高棉(隆维克之围),将其降为附属国,解决了后顾之忧。

无嗣而终

1595年,纳黎萱进军勃固,但由于阿拉乾国王派遣菲利浦·德·布里托率葡萄牙僱佣军援助莽应里,加上清迈也在北部骚扰暹罗,未能得胜。不久之后,阿拉乾、清迈等地相继背离莽应里,清迈更是为了抵御寮国的进攻而接受了暹罗的宗主权。
1599年,阿拉乾、暹罗、东吁三国联军再次攻打勃固。由于孟人在东吁的游说下叛乱,纳黎萱被迫回师镇压叛乱,致使未能赶上勃固的陷落,没有瓜分到战利品。愤怒的纳黎萱转而攻打东吁,但未能获胜。1605年,掸邦领主由于遭到阿瓦国王阿那毕隆的进攻,向纳黎萱求援。纳黎萱出兵赴援,但在途中病逝。其弟“白王子”厄迦陀沙拉继位为王。

为政举措

政治经济:纳黎萱在位时,废除许多亲王在边境地区的封地,将全国分为若干行省,由国王任命的长官管辖。奖励商业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军事外交:1571年纳黎萱从东吁王朝回国后就被立为储君,随后领导暹罗军民进攻高棉和反抗缅甸的统治。1584年,纳黎萱率军打败缅军,恢复暹罗独立。1587年又打败缅甸的反攻。1591年率军入侵高棉,1592年缅甸乘机入侵,纳黎萱会师大破缅军,杀死其统帅缅甸太子。纳黎萱击败缅军入侵,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成为泰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大帝。他在位期间,泰国发展至全盛时期,版图涵盖了兰纳、南掌、素可泰、高棉等地,势力範围远达淡马锡(今新加坡)和马来半岛满勒加(今马六甲),成为雄踞东南亚的强国。

人物评价

  • 段立生:纳黎萱因多次击败缅甸的侵略,赢得并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成为暹罗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五大帝之一。
  • 戴维·K.怀亚特:纳黎萱单枪匹马在战场上复兴了阿育陀耶。可以肯定的是,他的领导能力是建立在更广阔的基础上的。纳黎萱是古代的素可泰统治王朝的一个继承人,保持了阿育陀耶能够超越省级身份,不过他似乎始终构想在更广泛的框架内把暹罗统一起来。他积极鼓励阿育陀耶的贸易并且採取步骤来组织王国内的劳工。他的远见、治国能力和政治家手腕加上他的军事天才和英勇,这些意味着他能够创造使他获得成功的政策所需要的安全感。这些品质集中在一个优秀的个体上使他获得了“伟大”的称号。
  • 郭建龙:莽应龙时期最着名的事件就是缅人和泰人的激烈战争,在战争中,双方历史上最着名的国王都出现了,在缅甸这个国王就是莽应龙,而在泰国则是纳黎萱。纳黎萱在泰国三大帝中排行第二位,仅次于素可泰的兰甘亨。

亲属成员

父母

  • 父亲:摩诃·坦马罗闍。
  • 母亲:恰克发特国王之女。

同辈

  • 弟弟:厄迦陀沙拉,被称为“白王子”,纳黎萱死后继位。
  • 姐妹:苏班·坎拉亚,缅甸皇帝莽应龙的妃子。

后世纪念

大学

那黎宣大学是位于泰国北部的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坐落于彭世洛府。该校是以纳黎萱国王命名的,1990年成为独立的政府大学。

护卫舰

“纳黎萱”号护卫舰属于由中国製造F25T型护卫舰,是在053H2G型护卫舰基础上改进设计。“纳黎萱”号整体结构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建造,并採用了大量中国製造的武器设施设备,在2009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

影视形象

国家影视扮演者
泰国
《泰王纳黎萱》系列
Wanchana Sawatdee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