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龙起义,清道光间湖南瑶族人民反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武装起义。清道光十一年(1831)十二月二十九日,湖南江华锦田寨瑶民赵金龙聚众起义,攻占两河口,义军迅即发展至二三千人。江华知县林先梁、永州知府李铭绅、永州镇总兵鲍发智等率清军镇压,均被义军击败。义军乘势攻入江华县麻冈和宁远县鲁观洞等处。次年二月,湖南提督海凌阿与宝庆协副将马韬率兵前往镇压,行至池塘墟(蓝山具境),中义军所设之伏,海凌阿被义军击毙,清军溃退。义军乘胜攻克新田县,声势益大。道光帝遂命湖广总督卢坤、湖北提督罗思举合兵围剿。三月,在桂阳弥勒铺、大坪等处,义军与清军激战,失利。四月,各股瑶民义军四五千人在清军进逼下,纷纷汇集至常宁羊泉镇。清军调集各路兵马,对义军层层兜围,利用兵力与火器的优势,向羊泉镇发起总攻。义军奋起反击,杀伤清军甚众。清军围攻四昼夜,轮番作战,设鹿角、炮位,挖深壕,造木城,多次强攻,均未奏效。后以火攻,致义军死伤千余人。五月,赵金龙战死,余部固守镇内房屋阵地,最后全部壮烈牺牲。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