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是2004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亦春。本书详尽、深入的研究了关于中国目前社会信用缺失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政策建议。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
- 作者:张亦春
- ISBN:9787504931832
- 类别:图书 > 法律 > 经济法
- 页数:390
-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02-01
-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社会信用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我们所知,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其市场交易绝大部分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的,是以信用为中介的。因此,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一个必备的要素。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书中揭示了社会信用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企业、个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考察了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种种表现;分析了造成这一状况的经济政治根源;借鉴了国外社会信用培育的经验教训;最后总结出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几方面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是张亦春教授和他的博士生近来的一部力作,耗时甚多,用功甚勤,对于研究这一领域的同行,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决策层面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理 论 篇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信用的地位:经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再认识
第二节 交易费用理论与信用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与信用
第四节 信息经济学与信用
第五节 法律经济学、现代契约理论和信用
现 实 篇
第三章 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
第一节 拖逃债务:商业信用出现危机
第二节 假冒伪劣:微观经济个体间的信用缺失
第三节 其他:涉及巨观经济运行的信用缺失
第四章 我国信贷及保险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
第一节 我国银行信贷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
第二节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
第三节 我国保险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
第五章 证券市场中的信用缺失
第一节 上市公司的信用缺失
第二节 证券经营机构的信用缺失
第五节 法律经济学、现代契约理论和信用
现 实 篇
第三章 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
第一节 拖逃债务:商业信用出现危机
第二节 假冒伪劣:微观经济个体间的信用缺失
第三节 其他:涉及巨观经济运行的信用缺失
第四章 我国信贷及保险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
第一节 我国银行信贷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
第二节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
第三节 我国保险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
第五章 证券市场中的信用缺失
第一节 上市公司的信用缺失
第二节 证券经营机构的信用缺失
前言
总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艰巨而又複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目标。虽然我国已经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对其运行规律与机制特徵的认识和把握还相差甚远。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必将面临更多富有挑战性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一方面学习典型市场经济国家成熟的经验并加以借鉴; 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潜心探索、科学总结,把建立新体制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丰富经验升华为理论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老师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厦门大学经济学文库》。该文库从选题上看,主要重点放在对发展我国的经济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对中国当前经济问题有独特视角的课题上;从内容上看,涉及经济学科前沿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从研究方法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有规範的论证,又有实践的分析,力避雷同,重在创新。
该文库所收录的论着是採用类似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做法,即教师申请、专家评审、严格遴选、最后确定中选课题,因此,这套文库凝结着各位着作者的艰辛劳动和心血。这些在科学园地里辛勤耕耘获取的成果,是老师们多年教学与研究的结晶。在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其中既有为经济学院的创立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享有盛誉的着名经济学家,也有在经济学界正崭露头角、日益发挥台柱作用的后起之秀。在此,我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向孜孜不倦、呕心沥血的老师们致敬!
经济学是一个範围十分广泛的理论阵地和学术领域。一切有生命力的理论和学术思想,总是来自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套文库如能为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影响改革实践和推动学科建设作出一些贡献,那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藉此机会,我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衷心感谢中国金融出版社和王震云社长给予《厦门大学经济学文库》出版的大力支持!并向辛勤劳动、不辞劳苦的编辑们表示衷心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