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郡:吴开始设定,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昭陵郡
- 吴宝鼎元年:266
- 即今:湖南邵阳
- 详细介绍:详见正文
吴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治昭陵县(邵阳市西区),颔县六:昭陵、都梁(湖南隆回县桃花坪镇)、夫夷(湖南新宁县东北)、昭阳(湖南邵东县黄陂桥乡同意村县塘)、高平(湖南隆回县高平镇小坳村)、新城(邵阳市东45公里)。晋太康元年(280),武帝司马炎因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改昭陵县、昭阳县为邵陵县、邵阳县。并移郡治于资江北岸。
三国时期沿用
秦代,今境内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西汉初,始置昭陵县。吴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治今城区,为境内建郡之始。西晋太康元年(280),更昭陵为邵陵,移郡治于资江北岸。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