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堇菜,生存在草原带灌丛, 灌丛下, 河谷湿草甸, 河谷湿地, 林中, 路边草丛中, 山谷, 山坡草甸, 山坡林中, 山坡林中阴地 , 山坡杂木林中, 疏林中, 溪谷阴湿草地, 阴坡杨桦林缘, 杂木林中,分布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安格-萨彦;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达乌里;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乌苏里; 俄罗斯远东地区:则亚-布列亚;日本。在我国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自治区,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宁夏自治区, 甘肃省, 山东省, 江苏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湖北省, 广东省, 重庆市均有发现。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鸡腿堇菜(原变种)
- 拉丁学名:Viola acuminata Ledeb. var. acuminata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侧膜胎座目
- 亚目:山茶亚目
- 科:堇菜科
- 属:堇菜属
- 亚属:堇菜亚属
- 组:鸟嘴柱头组
- 种:鸡腿堇菜
形态特徵
多年生草本(renascent),通常无基生叶。
根状茎较粗,垂直或倾斜,密生多条淡褐色根。
茎直立,通常2-4条丛生,高10-40厘米,无毛或上部被白色柔毛。
叶片心形、卵状心形或卵形,长1.5-5.5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锐尖、短渐尖至长渐尖,基部通常心形(狭或宽心形变异幅度较大),稀截形,边缘具钝锯齿及短缘毛,两面密生褐色腺点,沿叶脉被疏柔毛;叶柄下部者长达6厘米,上部者较短,长1.5-2.5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托叶草质,叶状,长1-3.5厘米,宽2-8毫米,通常羽状深裂呈流苏状,或浅裂呈齿牙状,边缘被缘毛,两面有褐色腺点,沿脉疏生柔毛。
花淡紫色或近白色,具长梗;花梗细,被细柔毛,通常均超出于叶,中部以上或在花附近具2枚线形小苞片;萼片线状披针形,长7-12毫米,宽1.5-2.5毫米,外面3片较长而宽,先端渐尖,基部附属物长约2-3毫米,末端截形或有时具1-2齿裂,上面及边缘有短毛,具3脉;花瓣有褐色腺点,上方花瓣与侧方花瓣近等长,上瓣向上反曲,侧瓣里面近基部有长鬚毛,下瓣里面常有紫色脉纹,连距长0.9-1.6厘米;距通常直,长1.5-3.5毫米,呈囊状,末端钝;下方2枚雄蕊之距短而钝,长约1.5毫米;子房圆锥状,无毛,花柱基部微向前膝曲,向上渐增粗,顶部具数列明显的乳头状凸起,先端具短喙,喙端微向上噘,具较大的柱头孔。
蒴果椭圆形,长约1厘米,无毛,通常有黄褐色腺点,先端渐尖。
花果期5-9月。
产地生境
生境:草原带灌丛, 灌丛下, 河谷湿草甸, 河谷湿地, 林中, 路边草丛中, 山谷, 山坡草甸, 山坡林中, 山坡林中阴地 , 山坡杂木林中, 疏林中, 溪谷阴湿草地, 阴坡杨桦林缘, 杂木林中。
国外分布: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安格-萨彦;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达乌里;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乌苏里; 俄罗斯远东地区:则亚-布列亚;日本。
国内分布: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自治区,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宁夏自治区, 甘肃省, 山东省, 江苏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湖北省, 广东省, 重庆市, 中国。
生于杂木林林下、林缘、灌丛、山坡草地或溪谷湿地等处。
主要价值
全草民间供药用,能清热解毒,排脓消肿;嫩叶作蔬菜。
叶:淡,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肺热咳嗽, 疮痈,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