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头草,一年生草本,高9-60厘米,无毛;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犁头草
- 别称:菥蓂,遏蓝菜,败酱草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罂粟目
- 亚目:白花菜亚目
- 科:十字花科
- 族:独行菜族
- 属:菥蓂属
形态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9-60厘米,无毛;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基生叶倒卵状长圆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抱茎,两侧箭形,边缘具疏齿;叶柄长1-3厘米。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花梗细,长5-10毫米;萼片直立,卵形,长约2毫米,顶端圆钝;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2-4毫米,顶端圆钝或微凹。短角果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3-16毫米,宽9-13毫米,扁平,顶端凹入,边缘有翅宽约3毫米。种子每室2-8个,倒卵形,长约1.5毫米,稍扁平,黄褐色,有同心环状条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
产地生境
分布几遍全国。生在平地路旁,沟边或村落附近。亚洲、欧洲、非洲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主要价值
种子油供制肥皂,也作润滑油,还可食用;全草、嫩苗和种子均入药,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种子利肝明目;嫩苗和中益气、利肝明目;嫩苗用水炸后,浸去酸辣味,加油盐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