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细距堇菜(学名:Viola wallichiana Ging.)为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分布在不丹、尼泊尔、锡金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900米的地区,见于林下石缝中。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西藏细距堇菜
- 拉丁学名:Viola wallichiana Ging.
- 别称:细距堇菜(西藏植物志)
- 二名法:Viola wallichiana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侧膜胎座目
- 科:堇菜科
- 属:堇菜属
- 种:西藏细距堇菜
形态特徵
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短粗,垂直,密生节结,被鳞片,具多数细根。地上茎1-4条,高5-10厘米,细弱,具4-6节,下部无叶,无毛或散生极稀疏的短毛。
基生叶2-4枚,叶片肾形或近圆形,长8-15毫米,宽1.5-2.5厘米,先端圆,基部心形至深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无毛,仅沿叶缘被细毛,叶柄细长,长2.5-6厘米;茎生叶较小,叶片肾形或近心形,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截形,叶柄较短,长2-10毫米;托叶离生,狭卵形至披针形,长约3毫米,近膜质,先端渐尖。
花黄色,生于上部叶叶腋;花梗细弱,长2-3厘米,上部有退化的膜质小苞片;萼片狭窄呈钻形,长4-6毫米,宽0.8-1毫米,先端尖,基部附属物极不明显,具狭膜质缘,无毛;上方与侧方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7-9毫米,宽2.5-3毫米,下方花瓣宽倒卵形,连距长约1.4厘米,宽约7毫米,先端具2浅齿裂;距细管状,长4-6毫米,粗约0.8毫米,末端尖;下方雄蕊之距细角状,长约3毫米;子房卵球状,无毛,花柱棍棒状,基部明显膝曲,上部2裂,裂片肥厚而平展。蒴果卵球形,长约3毫米,无毛。
花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2900米的林下石缝中。
分布範围
产自西藏(聂拉木)。尼泊尔、锡金、不丹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