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是目前中国石油系统所属的唯一的高级学历教育基地,1984 年 9 月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石油工业上游各专业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机构。2010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等结合成密切合作伙伴关係,联合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
- 简称:研究生部
- 创办时间:1984 年 9 月
- 类别:公立大学
- 知名校友:赵文智院士、苏义脑院士、邓运华院士等
-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 隶属: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要课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资源工程等
- 学院精神:耕耘于智,教物以德
部门简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简称“研究生部”)隶属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是目前中国石油系统所属的唯一的高级学历教育基地。研究生部于 1984 年 9 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挂牌,成为石油工业上游各专业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结合成密切合作伙伴关係,联合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
博士后会议

多年来,研究生部的学位授权点不断扩大,专业设定涵盖了石油工业上游的各个学科,目前,研究生部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2 个: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专业 10 个: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资源工程、油气信息工程、油气田化学工程、井下控制工程、地质工程 。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专业 11 个: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油气资源工程、油气信息工程、油气田化学工程、井下控制工程、地质工程 。研究生招生人数为博士30人/年,硕士24人/年。
北大—石油勘探院互聘导师

部门专家
研究院拥有众多石油上游科技专家,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有很深的造诣和威望,加之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研道德,造就了研究院实力强大的导师队伍:两院院士 13 人,博士生导师 33 人,硕士生导师 55 人。
研究生部成立24年来,坚持“小批量、高质量、多层次”的原则,严把招生、教学、立题、答辩四关,狠抓教育质量,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20多年来,培养了研究生1255 人,其中,博士 291 人,硕士 964 人。为中国石油和研究院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研究人才,涌现出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为代表的一批着名科技专家和中高级领导干部,工作在中国石油系统的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各专业领域和业务管理岗位的骨干力量。
面向新的世纪,研究生部将继续遵循“优入、精教、慎立、严出”的原则,做好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工作,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紧密依託研究院所独具的“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资金、优秀的导师队伍及良好的教学环境”三大办学优势,以“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石油研究生教育基地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中心,为实现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研究院发展战略提供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保证”为定位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懈努力、不负重望,用丰硕的成果和斐然的业绩,再续新的篇章、再铸新的辉煌。
研究生部发展目标
建设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的三个基地:
1 、高学历人才的教育基地;
2 、高水平人才的交流基地;
3 、高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
研究生部定位
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石油研究生教育基地和 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中心,为实现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研究院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证。
研究生部精神 :耕耘于智,教物以德。
联合培养
为创新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经商中国工程院,2010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6所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工程研究院中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
北大—石油勘探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师生座谈会

北京大学的联合培养单位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培养专业为“石油地质学”。北京大学对接单位是北京大学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该中心拥有国内首个“石油地质学”专业博士点。
按照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的要求,双方从大局出发,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和资源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形成教育、科研、管理合力,共同构建拔尖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和科学研究新的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