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麻竹笋

(2021-07-08 20:00:04) 百科综合
麻竹笋

麻竹笋

麻竹笋(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别名甜竹、大绿竹、瓦坭竹,禾本科植物。原产于中国大陆、缅甸北部、菲律宾、越南、泰国、琉球均有种植。

广东省英德市西牛镇出产的麻竹笋,是国内罕见的食用笋品种,素有“岭南山珍”美称,被国内外誉为“第一绿色保健食品”。近几年来,该县加大发展竹笋生产力度,走基地化建设的路子,目前,该县已成为粤北乃至全国唯一的大型麻竹笋生产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麻竹笋
  • 拉丁学名: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 别称: 甜竹、大绿竹、瓦坭竹
  • :植物界
  • :禾本科
  • 分布区域:广东省 英德市 揭阳市 广西

形态特徵

株高可达30公尺,径约10~30公分,中空有节,节长25~45公分,叶片大,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5~35公分,宽4~8公分,地下茎合轴丛生,短而肥厚。

分布範围

原产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缅甸北部、菲律宾、越南、泰国、日本均有种植。
八步麻竹笋产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黄洞瑶族乡,黄洞瑶族乡现有人均山地面积30亩,是盛产麻竹笋的好地方。该地麻竹笋是一种食用笋竹,具有甜、嫩、脆的特点。另一个盛产麻竹笋的地方是一个叫西牛镇的地方,据统计,2011年,广东省英德市西牛镇麻竹笋种植面积达45万亩,鲜笋产量为51.5万吨,笋乾产量为17600吨,总产值为4.03亿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麻竹笋种植基地。
西牛镇位于英德市西南部,距市区47公里,人口6万多人。境内以高丘陵地貌为主,南部多低山地,年平均气温20~2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850毫米,非常适宜种植麻竹。该镇种植麻竹、製作笋製品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清代中叶,笋製品已行销粤港澳和东南亚等地。

主要价值

为食用蔬菜,可凉拌沙拉,可煮,可炖,纤维多,用途极广。驰名中外的西牛笋乾。自明代以来。金竹、赤米、树山、花塘、高道等管理区就有种植笋竹、精製笋乾的习惯。用正宗的西牛竹笋製成笋乾有笋尾(笋尖)、笋衣、笋片(大片虾)等优质产品,西牛麻竹笋的主要特色是肉厚鲜嫩,爽滑可口,粗纤维无脂肪,绿色无污染。这些笋乾早在清朝中期已远销广州、港澳以及东南亚等各地。
麻竹叶,它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是包粽子等的上好原材料;用它包的粽子清香爽口回味悠长,还寓意着竹报平安的好意头,很受省内外商家青睐。据一份权威资料显示,英德市麻竹叶年产量达2300吨,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产值1亿元左右。英德麻竹叶的主产地就在西牛镇。

繁殖方法

花期:中、南部3~10月,北部5~10月为盛产期
管理: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30~35度,30度以上成长迅速,竹笋产量高。
施肥:栽培土质以砂质土壤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
繁殖:用分株法来繁殖

加工工艺

1. 水煮笋加工工艺流程为
麻竹笋→洗涤→水煮杀青→整修分级→冷却漂洗→分选装罐→注水→排气→封口→杀菌→冷却→成品笋罐头贮藏
麻竹笋麻竹笋
通常竹笋原料在洗涤乾净后及时水煮杀青,一般大笋在100℃水温中煮90分钟左右,中笋煮8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净,去壳后按大小修整均匀;再把笋块分装入桶(罐)内,注水、排气、封口杀菌、冷却,即可贮藏。
对麻竹笋成品规格的要求是笋体长度与切口直径之比为2.5:1。一般情况下,每100千克原料笋,可製成水煮笋44~45千克。
2. 调味笋加工工艺流程为
鲜笋或水煮笋→切条→调味→装袋→封口→杀菌→贮藏
根据各地消费者口味的不同,可将产品调製成麻辣笋、甜酱笋等,开袋即食,便于消费。
3. 发酵笋乾加工工艺流程为
麻竹笋→选料-剥壳→切笋→蒸煮→发酵→乾燥→分级包装→发酵笋乾
将去壳竹笋,用切片机或手工刀切成长6厘米、宽1厘米的长条,即为笋丝。而笋片则要求长30厘米、宽12厘米,每片重约0.1千克。蒸煮时间约1小时。把煮后的笋片或笋丝连笋带水放入发酵缸内,层层装满后,表面用塑胶薄膜密封,也可用洗净的芭蕉叶盖严,再盖草蓆,然后上面用石块或细沙袋压实。发酵时间最少10天,也有放置半年之久的。待晴天取出发酵后的笋片,平铺在竹晒垫上暴晒,使水分蒸发,通常晒4~5天,色泽转变为黄褐色而略带透明时即可贮藏。
在暴晒过程中,若遇雨天,可将笋乾移入室内通风处风乾或用炭火烘焙。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