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沙漠:戈壁》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已加入前沿生活文化的行列。中国西部的很多地理景观,如雪山、沙漠、戈壁、草原等都是中国之最。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西部自然野性的地理景观也逐渐为人所知。在《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组织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中,在17类景观中,12类景观的第一名都位居西部。本套丛书由一线的专业权威人士撰写,丛书主要从自然角度选取具有西部特色的地标性地理景观作为主体,从科学专业的角度出发,配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力求深入浅出、客观详尽地介绍西部地理景观知识。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的沙漠:戈壁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页数:224页
- 开本:16
- 品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作者:陈广庭 王涛
- 出版日期:2008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43935201, 9787543935204
内容简介
《中国的沙漠:戈壁》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沙漠溯源
从流沙到荒漠
沙漠是乾旱气候的产物
就地起沙——沙漠沙从哪里来
第二章 中国沙漠的气候特点
典型的温带沙漠
中国沙漠气候的形成
控制中国沙区气候的三股大气环流
第三章 风沙环境
风沙运动
风沙堆积
风沙危害
风沙地貌
鸣沙现象
第四章 绿洲
绿洲的概念
绿洲的特性
绿洲的类型
特殊的气候效应
丰富多样的绿洲生物
……
第五章 沙漠化和沙尘暴
第六章 沙漠戈壁地区的自然资源
第七章 中国的沙漠和沙地
第八章 中国的戈壁
主要参考文献
从流沙到荒漠
沙漠是乾旱气候的产物
就地起沙——沙漠沙从哪里来
第二章 中国沙漠的气候特点
典型的温带沙漠
中国沙漠气候的形成
控制中国沙区气候的三股大气环流
第三章 风沙环境
风沙运动
风沙堆积
风沙危害
风沙地貌
鸣沙现象
第四章 绿洲
绿洲的概念
绿洲的特性
绿洲的类型
特殊的气候效应
丰富多样的绿洲生物
……
第五章 沙漠化和沙尘暴
第六章 沙漠戈壁地区的自然资源
第七章 中国的沙漠和沙地
第八章 中国的戈壁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典型的温带沙漠
久旱不雨与骤雨成灾的降水特徵
沙漠地区的共同点就是乾旱,而降水稀少是气候十旱的直接表现,也是植被稀疏的主要原因。我国沙区的降水量,一是有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递减的总趋势,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低于北半球同纬度的年平均降水量(约510毫米);二是高山、高原与盆地交错分布的西部沙区,如新疆南北盆地及柴达木沙区。降水量都是从四周向中央递减,以沙漠腹地最为乾旱。
以温都尔庙百灵庙鄂托克旗定边画线,该线以东的半乾旱地区,盛复可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雨水稍多,年降水量有200—400毫米;该线以西的广人乾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在塔克拉玛乾沙漠和柴达小盆地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多在30毫米以下。根据实测,塔克拉玛乾沙漠中心地带1995~1998年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4.6毫米。尤其是吐鲁番盆地中的託克逊10年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9毫米,为全国现有降水量的最低纪录。1996年,这里仅6月和8月各有1个降水日,降水量分别为0.4毫米和0.1毫米。叶鲁番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6毫米,塔里水盆地东南缘的若羌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4毫米,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的冷湖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l7.6毫米。由位于吐鲁番盐地的託克逊和若羌、冷湖组成的三角地带被称为“欧亚大陆旱极”,向四周远去,降水量逐渐增大。
久旱不雨与骤雨成灾的降水特徵
沙漠地区的共同点就是乾旱,而降水稀少是气候十旱的直接表现,也是植被稀疏的主要原因。我国沙区的降水量,一是有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递减的总趋势,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低于北半球同纬度的年平均降水量(约510毫米);二是高山、高原与盆地交错分布的西部沙区,如新疆南北盆地及柴达木沙区。降水量都是从四周向中央递减,以沙漠腹地最为乾旱。
以温都尔庙百灵庙鄂托克旗定边画线,该线以东的半乾旱地区,盛复可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雨水稍多,年降水量有200—400毫米;该线以西的广人乾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在塔克拉玛乾沙漠和柴达小盆地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多在30毫米以下。根据实测,塔克拉玛乾沙漠中心地带1995~1998年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4.6毫米。尤其是吐鲁番盆地中的託克逊10年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9毫米,为全国现有降水量的最低纪录。1996年,这里仅6月和8月各有1个降水日,降水量分别为0.4毫米和0.1毫米。叶鲁番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6毫米,塔里水盆地东南缘的若羌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4毫米,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的冷湖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l7.6毫米。由位于吐鲁番盐地的託克逊和若羌、冷湖组成的三角地带被称为“欧亚大陆旱极”,向四周远去,降水量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