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灵山地区。地处赣、浙、闽、皖要冲,史称“八省通玉衢”、“ 豫章第一门户”。东邻上饶市信州区、山县、广丰县,南连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西接铅山县、横 峰县,北界德兴市。北27058′—28050′,东经17041′—118014′。南北长132公里,东西宽45公里, 面积2240平方公里。辖3街道办事处、11镇、10乡、29居委会、195行政村。人口71.5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6.95万。人口密度320人/平方公里。有畲族等12个少数民族3000多人。
截止到2011年。上饶县有毛竹林面积32.0万亩,立竹3899万根,毛竹面积占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以上,面积居上饶市第二。 2004年上饶县竹业总产值0.62亿元。毛竹是上饶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是全国的“毛竹之乡”。是全市乃至全省的重点竹、笋产区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西省上饶县.
- 别称:毛竹之。
- 人口:71.57万。
- 面积:2240平方公里。
- 主要产业:毛竹。
毛竹产业
竹笋生产
1989年森林资源调查,上饶县毛竹面积为24万亩,到1999年已达30.23万亩,从 1989年到1999年10年中,毛竹林面积增加了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4万亩,占新增面积的40%,还有60%新增面积靠自然扩鞭增加。自然扩鞭面积超过人工造林面积。
在30万亩毛竹林中,进行垦复鬆土的约5万亩,进行劈山抚育的约10.4万亩,粗放经营的14.8万亩。据调查,全县毛竹林立竹总株数3899万株,亩平立竹量128株左右,每年每亩平均採伐毛竹不到5根,亩产竹笋不到15公斤,竹林每亩平均年产值在138元左右,绝大部份为中低产竹林。部分毛竹专业户、示範户,通过培育管理,鬆土、施肥、钩梢等,竹林亩平年产值达1000多元。
2001—2003年上饶市林业局在上饶县五府山镇的坂心村和高洲乡的高洲村进行了100亩的“毛竹四季笋丰产培育” 课题试验,三年来,通过对现有毛竹林採取科学的深挖垦复、施肥、除草、号竹等技术培育措施,取得了理想的试验结果。两个基地的亩平立竹由2001年的98根,增加到2003年的221根;毛竹质量明显提高,改造前平均眉围7.5寸,改造后平均眉围9.35寸;鲜笋产量明显增多,改造前亩平年产春笋约84.4公斤、冬笋29.2公斤、毛笋16.5公斤,改造后亩平年产春笋316.7公斤、毛笋148.6公斤、冬笋161.5公斤,鞭笋133.5公斤;立竹平均高由原来的11.1米增加到13.4米。试验基地毛竹立竹数量、质量均达到预期目标。
高洲乡船坑村支书洪宗贵1997年承包了210亩低产毛竹林,承包期40年,几年来,通过对低产竹林採取劈山、林地清理(採用竹林专用除草剂)、垦挖、施用複合肥(尿素)等科学的集约经营管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改造前,竹林亩平立竹量仅70根,立竹眉径5—7寸,竹林亩平产值不到40元;改造二个大班后,亩平立竹量达180—200根,立竹眉径增加到7—10寸,最大的达到13寸,竹林亩平产值增加到近300元,亩平年产竹材由5根增加到45根,预计明年可产竹材50根以上,仅竹材一项收入每亩达250元以上,全面提高了竹林质量。
高洲乡有毛竹林面积7万亩,2003年竹业总产值由1997年的300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占全乡年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农民竹业人均纯收入达1000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57%,船坑村横溪村民小组竹业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
毛竹笋加工
上饶县毛竹笋加工以水煮笋成品、半成品加工出口销往日本、浙江等地。到目前已发展到6家。2003年加工水煮笋罐头3600吨。其中上饶县清水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府山实业公司和高洲船坑、里湾笋罐头加工厂为主。
上饶县清水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年水煮笋罐头400万件,产值达320万元,上缴利税12万元;已成为目前上饶县的竹笋加工龙头企业。
2001年,全县水煮笋加工2500吨,而本地毛笋加工只有1750吨,本地毛笋罐头加工占70%。2003年,全县水煮笋加工3600吨,而本地毛笋加工只有2880吨,本地毛笋罐头加工占80%。有20—30%的毛笋要从福建和本省的抚州、铅山、横峰等地进口。
2010年与2011年,为提高毛竹笋加工的经济效益,少数企业如府山实业有限公司积极开发新产品,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进一步提高加工附加值,通过二次加工每罐竹笋价值可以从原来40—50元提高到 90—100元。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2003年全县毛竹水煮笋加工产值1764万元。
竹材加工
上饶县有竹材加工企业45家,年加工竹材80万根,其中本地资源约70万根,利用外地资源 10万根。年加工产值2000万元以上。竹材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五府山、高洲、望仙、华坛山、铁山等南北山区乡镇。在毛竹加工企业中有竹地板厂2家,主要在五府山和华坛山镇,年加工竹材近20万根,加工产值600万元,占竹加工产值的30%。竹蓆拉丝厂有24家,产品以半成品篾丝为主,该厂生产竹拉丝年耗竹材30万根以上,年产值300万元以上,上饶县加工的竹拉丝98%以上初产品篾丝送往安吉。此外还有望仙、华坛山等乡镇各家各户生产的竹帘、竹棚、竹胶合板的半成品加工家庭作坊,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高洲、皂头的筷子加工厂,年耗竹材4万根;上泸、铁山、五府山、田墩等乡镇的手工或半机械化的造纸作坊14家,年耗竹料300—500万斤;五府山镇的竹製炭厂,能充分利用竹糠等竹拉丝的废弃料作为原材料。
上饶县府山实业公司投资200万元,年产竹地板4万平方米,产值达360万元,上缴利税15万元。已成为我县的竹材加工龙头企业。
2004年上饶县年採伐竹材180万根,竹笋3800吨,竹料2500吨。竹林总产值0.62亿元。
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毛竹产业,实现毛竹资源的永续利用,2005年上饶县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毛竹产业的意见》,对经营竹山的单位和大户实行政策优惠,使竹林向经营能手和大户集中,并鼓励其逐步发展成具有企业法人主体的龙头企业。积极推行“公司+农户”、“企业连基地”的开发方式,对在荒山、荒坡、荒滩上新造竹林的承包期,允许50年不变,并依法签订承包契约,让竹林经营者吃下“定心丸”,自觉增加对毛竹林的投入。该县还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闲散资 金开发竹资源,对有规模、有效益,能起到示範作用的竹业开发项目,有关部门给予优先安排贷款。近年来,全县以工代赈、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用于毛竹低改累计达250余万元。
为加快竹类资源的培育,该县大力开展科技兴竹,从2002年起,每年由县财政拨款,在重点产竹乡镇开展科技兴竹竞赛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竹业生产先进示範户,推动了毛竹产业的发展。该县还搞好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加工利用,重点扶持和培育上规模、高效益、低消耗的竹产品加工企业,主导产品以竹地板、竹笋加工等竹製建材用品和竹食品为主,引导企业创名牌、上档次;发展一些投资少、规模小、无污染的小型竹加工企业,生产体现地方特色的竹製工艺品、竹製日用品,逐步提高竹原料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该县府山实业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的竹地板年生产能力由2001年的1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平方米,年产值可突破400万元,较2001年翻了两番,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