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少年一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或许是因为或相对来说,留守少年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个人的健康和安全更易受到伤害,因而更易引起社会关注。众所周知,留守孩子无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往往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亲属隔代教育、隔代管理。但国中阶段的留守少年则不是这样,他们正处于自主欲望日增、叛逆性渐强的阶段,隔代长辈无力管教。与以前的同事聊天得知,目前农村留守少年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竭力自塑自己的“独立王国”,处于管教失序状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留守少年
- 性质: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 别名:留守儿童
- 困境:情感关怀缺失
概念
与留守儿童本意相同。只是在年龄上稍作改动。特质14周岁到18周岁之间的因父母外出务工,独自居住农村或投靠亲戚的农村青少年。
留守少年现状及困境
现状
首先,留守少年的经济支配能力大大增强。多数家长外出打工较前些年收入有所增加,其存在“以多给些生活费来补偿情感关怀缺失”的心理。与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的生活开销均由隔代长辈主导不一样的是,国中阶段的少年基本上吃住在校,家长寄的生活费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是大部分交给孩子支配。经济支配能力的增强是这些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留守少年“脱求学之正轨”的直接诱因。
困境
其次,隔代长辈既无法支配留守少年的经济,更无法引导下一代的学习和生活,更不用说进行批评教育了。这自然是因为如今孩子少,隔代长辈对其“宽有余,严不足”,孩子“不听话,不好管教”就成为当下农村一种普遍的感慨。
基于留守少年的这种生活背景,其沦为“犯罪后备军”就绝非杞人忧天。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少年期,孩子个人价值观正处于构建阶段,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感染。在当前社会上不良诱因瀰漫的环境下,如果对留守少年可能出现的不良倾向不及时地加以矫正,就很容易出问题。
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特点和形成原因
同一社会形态的同一国家,在一国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表现出的犯罪现象与类型也不尽相同。经济萧条期大多呈现暴力取财型与寻衅滋事型犯罪现象,经济上升期或快速发展期则出现职务犯罪与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现象居多。因此,分析某一犯罪现象攀升的原因,必须有的放矢,採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犯罪现象产生的共同原因与表现出的共同特徵。农村留守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注定其犯罪因由与犯罪特徵的非常性。就其犯罪特徵综括起来有以下表现。
第一,犯罪类型多为暴力型。由于严重缺失亲情抚慰,其犯罪往往表现出不计后果,随意性强,盲目性大,手段残忍。第二,模仿特徵明显,手段花样不断翻新。且模仿成人作案多表现为智慧型性、暴力性和预谋性犯罪。过去,少年作案手段是採取原始的、简单的手段,如扒窃、顺手牵羊、挖洞、钻门洞、翻墙入院、撬门扭锁,如今,少年作案也开始採取快速、科学、技术的手段,如开车行窃、麻醉、移尸、破坏现场;适用玩具枪、猎枪;蒙面、戴手套、绑架、写恐吓信等。第三,团伙犯罪突出,破坏性大,打击难度大。往往模仿武侠小说、武侠影片中的帮派活动形式,结伙成帮、结伙成派,共同进行犯罪活动。第四,流窜犯罪严重,犯罪低龄化,且低学历者居多。其中文盲、国小学历与国中学历者占有大幅比例。
综上所述,留守少年群体犯罪所表现出的与成年人犯罪之不同特徵,说明了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的特殊性。从心理角度分析,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猎奇心理。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然而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是非判断能力弱,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缺乏良性的诱导,从而容易随心所欲,误入歧途。最主要表现在色情犯罪、网路犯罪与毒品犯罪等方面。第二,侥倖心理。行为人往往基于一定的需要产生出行为的动机,但同时意识到该行为的不当性,因而对于放弃还是继续实施该行为产生了强烈冲突。有些个体在面临某种强烈的利益诱惑时不愿放弃该行为,而寄希望于该行为之不被发现,从而逃避该行为可能带来的羞辱、惩罚等不利后果。正是这种侥倖、投机心理,促使未成年人去实施犯罪行为。第三,盲从心理。由于年少不更事,缺乏辨别是非、美丑能力,往往不加区分地去模仿影视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犯罪。有的则由于受到成年犯罪人的教唆、诱导与胁迫,而盲目服从,稀里糊涂地走上犯罪道路。第四,报复心理。留守少年自幼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容易受到侵犯。同时缺乏良好的人生与道德观的教育,心理不健康,遇事不沉稳,控制力不强,报复情绪浓,受到委屈无法承受,遇到不顺心易生妒恨,继而进行报复。
自然,引发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予以剖析而已。然而从犯罪学的角度分析,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原因还应包括如下社会因素:
首先,学校教育的缺失,尤其表现为不良的学校风气。具体体现在学校中的人际关係、学习气氛和纪律状况不符合一般的社会期望和道德要求的现象。学校是培养人健康成长的地方,因此,学校制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有利于儿童和少年学生的成长。但是,风气不良的学校会促使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产生。国外研究表明,不同学校的少年犯罪率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学校的少年犯罪率很高,有的学校的少年犯罪率很低,的确存在着一些少年犯罪率很高的“少年犯罪学校”。究其原因就是学校教育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同时,在目前“升学率乃学校生命线”指挥棒的驱动下,绝大多数学校只片面追求高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关注,继而导致学生两级分化。对所谓的“问题学生”,儘管学校发现了问题所在,也往往趋向于只片面看到成绩差的表象,而忽视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养成健康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文化薰陶的过程。犯罪学的实证研究表明,置身于低层次文化氛围中的个体,因其人格形成上的缺陷,如需求层次低、社会责任感淡漠、缺乏自制力、行为趋向于粗暴等,不仅犯罪率较高,而且往往易于实施暴力犯罪和激情性犯罪,犯罪动机也大多源于满足感官刺激和物质利益的需要。
其次,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环境是指个体置身于其中的整个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不良的社会环境催促着农村留守少年犯罪动机与犯罪意图的形成。由于受暴力音像製品的影响及周围沾染了不良行为的所谓“朋友”的怂恿,意志薄弱的留守少年便会萌发尝试、模仿、寻求新鲜感、刺激感的欲望,不惜以身试法,获取一时的快感,走上不归之路。
最后,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教育子女、使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範和行为準则能够内化为他们人格结构的组成部分的职能。这种内化过程其实质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过程中的言传身教过程。由于父母长期远离家乡,严重缺乏与子女的正常沟通,导致这种言传身教作用无法正常发挥,留守少年每天面对的除了孤单还是孤单,父母的榜样作用无法在他们身上得到显现。长此以往,留守少年的保护、尊重、安全和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抑或得到不当满足。而这种情形越多越持久,对小孩心理破坏的机率就越高,从而抑制子女正常的情感发展,最终形成冷酷、粗暴、极其敏感和极端自私、具有攻击性等不良心理定势,为日后走上犯罪道路埋下隐患。
留守少年问题的解决建议
国家未有关档案出台。只能参考社会舆论档案及规章制度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係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係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係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就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
(一)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儘量住在学校。
(二)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路。比如建立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路,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管理网路,以学校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路等,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
(三)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四)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合理分担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
留守少年犯罪案例
案例一
南方都市报2月2日报导 湖北少年阿志突然“疯”了。从前天下午3点开始,他先是挥舞钢刀,逼母亲跪在自己面前,并质问她,“你为什幺要把我生下来受罪?”昨日凌晨,他又踹开邻居家门,泼洒食用油,焚毁了屋子里的部分家具和衣服,并砸坏了电视机。当保全救火时,他又将自己反锁阳台,赤裸上身欲跳楼。直到昨日中午11时,阿志被太和派出所的民警救下
持刀逼母亲下跪
“为什幺要把我生下来受罪?”
白云区黄庄南路,阿志的母亲刘青(化名)正在出租屋里洗衣服。提到阿志的名字,刘青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儿子当时有点不太正常了,整个人完全变了,不然不会这样的。”少年阿志今年16岁,来自湖北武汉新洲一个乡村。前天下午开始,他突然就“疯”了。
1月31日下午3时,刘青正在屋里睡觉。迷迷糊糊中,她被儿子的吵闹声惊醒。刘青看见儿子阿志双手拿着刀,手上还戴着白色的手套。阿志是刘青的独生儿子。可当时“他拿着刀,对着我晃来晃去,让我跪下来!还大声说,你为什幺要把我生下来受罪?”刘青痛苦地说。为了让儿子冷静下来,刘青给儿子跪下了。
“他妈妈没办法,跪着打电话通知我们。”阿志的父亲老靖说。当时,在外面加煤气的老靖听到讯息后急忙通知几个老乡赶回家中。一名在场的老乡说,他们赶到老靖家的时候,阿志已经渐渐平静了下来。但他仍然一直拿着刀,声称要砍父母。
大家只好一起守着他。到了晚上,大家都回去睡觉了。阿志的父母不敢呆在屋里睡,“怕被阿志砍,就跑到楼下的店铺睡觉”。
泼菜油烧邻居家
“一台电视机也被他砸穿了”
这是一栋五层高的小楼。阿志家租住在四楼的一套房内。
记者刚走到四楼的楼梯口,就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那是湖北武汉人老余的家。房间的墙壁已经被烧黑,老余正在清扫着被烧焦的布料碎片。他说:“我小孩的衣服、被子和一些家具被烧掉了,一台电视机也被他砸穿。”阿志家的对门住着来自武汉的老余。房子不大,一室一厅,还有一个小阳台。前晚,家里并没有人。“昨晚幸亏家里没人,不然还不知道要出什幺事情。”老余说。
“当时大概2点多钟,他一脚把门踹开,然后把被子和衣服放在地板上,并把桌上的食用油泼在衣服上点燃。”出租屋的房东告诉记者,房子被点燃的时候,幸好村里有保全从对面看到了。保全急忙打电话给房东。他立刻拿着灭火器来救火。
据称,当时火不大,只花了十多分钟,火就被人扑灭了。最先进入火场的保全告诉房东,湖北少年阿志一见到有人冲来老余家灭火,就自己跑到阳台上,并把自己反锁了起来。
挥刀欲跳楼轻生
“拿出砖头往消防气垫上砸”
昨日上午8时30分许,住在白云区黄庄南路的陈先生回家。路过一家汽车修理厂的时候,楼上有人朝下扔砖头!他吓坏了,急忙抬头看,发现四楼一户人家的阳台上,少年阿志正赤裸着上身,爬在阳台的栏桿上作势欲跳楼。
“他还挥舞着刀,整个人看起来比较亢奋。”陈先生说。楼下,一辆警车停着。几位民警正在劝说少年阿志。而消防车和救护车也随后赶到现场。16岁的阿志身高1米6左右,下身穿着一条浅蓝的牛仔裤,脚上穿着一双白色运动鞋,长相文静。
10时40分许,阳台上的阿志情绪越来越激动。消防队员们把消防气垫铺开,以防发生意外。可当阿志看见消防队员铺好消防气垫后,他又拿出砖头往消防气垫上砸。
阿志的父母一直在屋子里,和民警一起劝说阿志。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志慢慢地有点疲倦了。一直挥舞着的刀也放了下来。11时10分,屋里的便衣民警突然冲上将阿志抱住,并将他拖离危险地带。几分钟后,穿上衣服的阿志被民警带走了。
■他为何发狂?
这个家从来聚少离多
阿志的家很小,只有30来个平方大小。房东告诉记者:这里的租金很便宜,每个月收的租金不足150元。但他们家已经有半年没有交房租了。一室一厅,晚上,阿志就和父母都睡在一个房间里。房间很乱,一台电视机摆在床对面的柜子里。
留守少年性格孤僻
阿志的老乡说,这个家一直聚少离多。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阿志从小到大都是跟着家里的四个老人住在一起。阿志的母亲刘青说,只有过年的时候或者是暑假,阿志才能和父母相聚。所以,这个孩子的性格一直比较孤僻,不喜欢和别人交往。1年前,快要过年的时候,正在新洲一所学校读初二的阿志坐着火车来到广州。老乡们说,阿志说他不想读书了,因为学校经常有人欺负他。刘青和老靖虽然反对,但也没办法,就让阿志留了下来。不过这个家依然聚少离多。刘青和老靖整天在外打工,阿志就呆在家里看着电视。
突然发狂或患抑郁症
“阿志这个人特别敏感,不知道是不是和之前在学校被欺负有关。”一位老乡说。刚来广州,阿志和楼下老乡下象棋。但没多久就吵了起来。“老乡推了阿志一下,结果阿志就和父母说有人殴打他。他之前在市场上也找过老乡玩,但没多久关係也恶化了”。从此阿志的生活变得更加封闭。“1年多来,成天窝在家里看电视,不跟其他人接触,上次出门都不知道是什幺时候了。”刘青说。
房东告诉记者,10多天前,阿志开始出现一些不正常行为。大家都没在意,直到前天,他终于发狂了。房东和阿志的一些老乡猜测,阿志疯狂的举止与长久自我封闭的性格以及他的家庭生活关係很大。阿志的突然发狂,让他们觉得,这个孩子可能患有抑郁症。
昨日下午3时,老靖告诉记者,在派出所民警的安排下,他们一家人已经踏上回武汉的火车。这次离开广州,他们打算专心回老家照顾阿志。
案例二
留守少年想被枪毙以远离父母
少年荒唐
从小缺爱,心灵扭曲,觉得远离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坏事被抓,最好被枪毙。”在他看来,要想“被枪毙”,最直接的就是犯杀人罪或强姦罪。
父母失职
将女儿、儿子留在老家由双方父母照顾,他们外出打工十多年没回过家乡,对孩子的成长不管不问。一家四口没拍过全家照,就连儿子的相片也没有一张。
1月17日,自贡市大安区检察院以涉嫌强姦罪批准逮捕了16岁少年陈冰。“父母只知道打我,我想被抓,但又不敢去杀人,我看新闻知道除了杀人,就是强姦小姑娘罪行最恶劣。”在交代作案原因时,陈冰简短的话语震惊了在场的办案人员。
为远离家人他萌生恶念
现年16岁的陈冰是自贡市大安区永嘉乡人,家里排行老二。陈冰上过国小二年级后即辍学,或寄宿在爷爷家,或到牛佛镇的外公家。
2009年,13岁的陈冰来到父母打工的广东省佛山市。去年11月因与父母发生矛盾,回到永嘉乡家中,成天无所事事。陈冰在交代中称,父母只知道骂他、打他,外婆也不喜欢他,什幺事情都认为他不对,“除了我外公和姐姐关心我外,其他人都不喜欢我。”
今年1月6日早上8时许,陈冰在外公家吃早饭,与外婆发生争吵。感到受了气的陈冰跑到家后面的竹林里抽菸,抽完烟又回去看电视。“你还没回去啊?”外婆的一句话,让陈冰认为这是外婆在赶他出门。
陈冰交代,当天中午,他坐在山上发獃,脑海里全是父母经常打他、外婆责备他的场景。顿时,陈冰觉得,他应该远离父母、远离外婆,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坏事被抓,最好被枪毙。”在他看来,要想“被枪毙”,最直接的就是犯杀人罪或强姦罪,“我看新闻知道除了杀人,就是强姦小姑娘罪行最恶劣。”
6岁半小女孩无辜受害
6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牛佛镇女孩小敏带着5岁的弟弟走在路上。小敏现年6岁半,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
一路上,弟弟不肯走路,一直哭泣。小敏不理他,一人走在前面。当小敏经过山坡时,突然一个少年从山坡上冲下来,没有言语,抱起她就往山坡上走。“你是哪个?我要回家去告诉我奶奶。”小敏一边大声喊叫一边反抗。少年将其抱到山顶。由于现场环境僻静,根本没人能听到小敏的呼救声。把小敏抱到山顶的少年正是陈冰。陈冰不顾小敏反抗,强行对其强姦。
当天下午1时30分左右,小敏哭着回家。爷爷奶奶看到小敏下半身全是血,顿时吓傻了。小敏把事情经过讲了出来,两位老人气得捶胸顿足。
卫生所医生检查发现,小敏情况严重,须转院救治。医生拨打120的同时,向警方报警。当天下午6时许,小敏被送到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经医生初步诊断:外阴损伤、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危及生命。后经家属同意,医生对小敏进行了手术抢救。目前,小敏病情已有好转。
16岁留守少年的荒唐
接到报警后,自贡市大安区公安分局牛佛派出所立即展开摸排走访。后经调查发现,居住在牛佛镇其外公家的16岁少年陈冰具有重大作案嫌疑。7日清晨6时,办案民警依法对陈冰进行传唤和搜查。
在审讯过程中,16岁少年陈冰对强姦小敏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在山上我想了很多,父母只知道打我,我就想去干坏事被抓,最好被枪毙。”陈冰在接受讯问时称,他想被抓,但是不敢去杀人,想到除了杀人就是强姦(罪行)最恶劣了。“我知道错了,我这是强姦行为,我愿意接受惩罚。”
对话少年父母
他们说得最多的是“后悔”
经多方联繫,记者在陈冻的姨妈家中,见到了陈冻的父亲陈永生、母亲张淑华。陈永生说,陈冰1997年出生。娃娃2岁多时,他和妻子外出打工,外公带大女儿陈雪,爷爷带陈冰。
陈永生认为自己活得很失败。他说,夫妻二人主要在广东佛山的加工厂里打工,工资不多,除去房租、生活费后所剩无几。十多年没回过家乡,每年春节寄回几百元钱。一家四口没拍过全家福,就连儿子的相片也没一张。
2010年,陈永生把13岁的陈冰接到佛山。但夫妇俩早出晚归,没时间照顾儿子,更不说谈心了,每天留下他独自在出租屋里看电视。
陈永生说,去年11月,在佛山因为一点小事打了陈冰。第二天,陈冰就跑回自贡。今年1月7日,陈永生接到哥哥电话,称陈冰因涉嫌强姦被警方抓了。两人赶紧往家赶。这是他们13年来第一次回来。再次见到儿子,已经是在看守所了。夫妻二人还去医院看望了受害女孩小敏。“女孩的父母一直怪我们‘没有把娃娃教好’,我们不敢多说话。”陈永生感到特别无助,他想为儿子犯下的错误予以弥补,但就连起码的医疗费用也负担不起。
採访中,陈永生夫妇几度流泪,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后悔”二字。他们后悔自己没文化,后悔没有管教好儿子。陈永生希望儿子能在监狱里好好改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出来后做个好人。採访结束时,陈永生夫妇孤单地站在小路上。他们不知道儿子未来的路在何方,更不知道如何去平复两个家庭的创伤。(文中人物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