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综述

(2019-11-20 15:36:34) 百科综合
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综述

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综述

《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叙述》在对原始史料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平等条约”这一词语在语义上的演变及其在国际、国内各种场合论争中被运用的情况;同时试图阐释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在1840年到1943年这一历史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各种解读,是如何在争取和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和民族认同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和影响的。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综述
  • 作者:(美)王栋 
  • 译者:王栋,龚志伟 
  • ISBN:9787309081725
  • 页数:202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10-1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32开

内容简介

《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叙述》在对原始史料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平等条约”这一词语在语义上的演变及其在国际、国内各种场合论争中被运用的情况;同时试图阐释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在1840年到1943年这一历史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各种解读,是如何在争取和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和民族认同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和影响的。作者还把视野投向19世纪以来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特徵——这一至关重要却乏人问津的课题。
长期以来,海内外众多有关不平等条约的着述均注重于条约本身的研究,《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叙述》则将“不平等条约”作为对外交、法律、政治和文化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的一种特别的解析方式,从而催生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多重含义。作者的论证缜密有力,显示出她对中西文资料的娴熟驾驭能力。
《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叙述》英文版问世以来,广受中外历史学家的好评,普遍认为该书对“不平等条约”这一中国对外关係史上至关重要的课题有深刻的洞察,观点令人耳目一新;相信中文版的问世将会为读者提供一种看待“不平等条约”问题的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王栋,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199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获近代对外关係史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戈登大学中国历史教授和东方国际研究所所长。现任芬兰图尔库大学(UniversityofTurku)中国历史讲座教授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芬兰当代亚洲研究博士生院院长、芬兰国家亚洲研究网路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人员(ResearchAssociate)、 《美国和东亚关係杂誌》(Journal of American-East-AsianRelations)编委。
主要英文专着有《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叙述》(China,s Unequal Treaties:NarratingNational History,2005年版)、《中美文化相遇和岭南大学(1888——1952)》(Managing God'sHigher Learning:U.S.-China Cultural Encounter and Canton ChristianCollege 1888-1952,2007年版)、《美国与中国:十八世纪以来的历史》(United States-ChinaRelations:A History from the 18th Century to thePresent,2011年版)。

目录

引言
一、叙述、宣传和民族主义
二、研究架构
第一章 追溯晚清帝国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历程(1840-1911年)
一、不平等条约的起源
二、有关不平等条约的表述
第二章 对国际法的履行及质疑:不平等条约与北京政府外交部(1912-1928年)
一、总理衙门、外务部和外交部:体制背景
二、叙述条约:外交部和“不平等条约”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宣传“不平等条约”口号(1923-1927年)
一、词语“不平等条约”的使用
二、宣传“不平等条约”:民族主义的一种形式
三、不平等条约的论辩:三种解读模式的比较
四、不平等条约的“模糊性”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