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鹧鸪天·少年打工

(2021-07-07 14:00:02) 百科综合
鹧鸪天·少年打工

鹧鸪天·少年打工

《鹧鸪天·少年打工》,是左河水描写和反映少年农民工缀学打工的工作与生活情况及其身体与精神所经受的痛苦情况的词作。全词以“掩泪辍学别母亲”一句开头引入主题,表达这位山村学业成绩优秀的少年难捨高中的学业,即不愿意却无奈地选择辍学去打工的情形。下片以抒情的笔墨,通过心里描写不断深化主题。表达少年离乡打工以后,一方面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承受着高强度的体力劳苦,另一方面心里还有那份对最难以割捨的心上人之思恋,那种有可能失去爱情的愁苦,及其盼望能早日返乡的急切心情。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 鹧鸪天•少年打工
  • 作品别名:鹧鸪天•缀学打工
  • 创作年代:2014年春
  • 作品出处:《中华诗词》2014-11
  • 文学体裁:词(鹧鸪天)
  • 作者:左河水
  • 创作地点:江西南昌
  • 字数:55字

作品原文

原文

鹧鸪天·少年打工
(左河水)
掩泪辍学别母亲,
进城打工进城打工
几番流浪获工薪。
日斜劳累如霜打,
夜半读愉若踏春。
-
别忘我,
梦中人,
万千离恨为脱贫。
仰天长啸迷濛月,
何日天涯返小村?

注释

1、少年:一般是指10至15岁这一时期的人,基本处于接受国中和高中教育的年龄段。
2、打工:多指农村人背井离乡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去工作,一般受僱于私人企业。
3、辍学:指在校的学生没有完成规定的学期和学业所发生的中途退学行为。
4、别:指分离:~离。~情。~绪。分~。告~。久~重逢。分门~类。为分离、离别之意。
5、霜打:脆弱的植物经过霜冻的侵蚀后枝叶低垂无力。如:霜打菜就是冬霜结在菜叶上。
6、夜半:相当于子时,半夜。《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7、踏春:是中国汉族人的传统节日风俗。清明节等春日汉族民间在春天去郊游和散步,结伴到郊外原野“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鞦韆、放风筝等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旅游玩乐习俗。
8、离恨:指离别的愁苦,对离别的怨恨。如:“一腔离恨”,“离恨煎人肠”。
9、脱贫:指解决贫穷的生活面貌,摆脱贫困的处境。
10、长啸:大声呼叫,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如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11、天涯:指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记忆体知己,天涯若比邻。”

创作背景与故事

背景

刚刚进入21世纪时,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及城乡居民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的山村,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辍学现象。其原因:一是有的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二是农村教育部门盲目“撤点并校”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三是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升学没了希望,或认为读书花钱也不会有好的工作,特别是有的大学生的工薪还不如一个农民工,其结果是不仅在国小、国中、高中辍学情况严重,甚至在大学都有相当程度的辍学现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有专家认为,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教育负担不公平。城市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费用基本上由政府承担,而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费用绝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承担,同时,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也是一个不争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儘快解决,将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民族的崛起,词人左河水创作《鹧鸪天·少年打工》一词,意在让社会各界对我国农村的辍学情况和问题引起足够的关注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故事

2013年秋,词人左河水因一个农业项目来到1982年曾在江西省委工作队工作时所进驻的宜春县一个山村,当得知那时经常负责安排“派饭”的队长久病而逝,一个还算殷实的家也变得负债累累。庄队长平生唯一的一件得意之事是拥有一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孙子,从国小到国中、高一的学业成绩都排在学校第一第二的名次,其老师认为他考清华北大还不敢担保,但要考进一所知名的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作者得知后匆匆前去探望:当年的房子依然在,但庄队长家当年少年英俊的儿子在30年后的今天,已变成了一个面色憔悴的老农民。
“去年,我那孩子才读完高中第一个学期,到春节就跟村里的人去广东打工了!”庄队长的儿子开始有些哽咽:“都是为了还债,我的祖祖辈辈都没走出过这山、这地,好不容易出了个有盼头的读书人...嗨!”
艰辛的少年农民工艰辛的少年农民工
词人很惋惜地说:“那你们也不该让他打工啊!”
“我也不甘心,可他自己认为考上了大学还得再借钱,毕了业没有路子还是打工,不如边打工,边赚钱、边还钱,边自学。”他解释说。
词人听了这番话不知啥滋味,是酸是苦?是难过?是遗憾?还是鬆了一口气?最后他想到,中国还不知道有多少天才就是这样在贫穷中自生自灭的,于是,他想写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向社会呼吁一下。可是回到家里刚拿起笔来,突然觉得现在这种事依然没有新闻价值了,还是写一首诗词比较好,同样能引起社会各界对我国农村青少年辍学情况的关注,同时成为人们一种历史的记忆,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怎幺样的历史过程。
词稿初成后,原定词名为《鹧鸪天・辍学打工》,后来作者又想了想,觉得“辍学”与“打工”都是行为词,它们组成起来虽与整个词意是贴切的,但更突出了“辍学”而淡化了“打工者”,特别是作者正在创作一组“农民工”系列的诗词,其中还有一首名为《鹧鸪天・老农打工》,他决定改用“少年打工”,这样有老有少,更加完整。
此词首次发表在《江西诗词》2014年第2期,后来又与另一首写青少年大学生求职打工的《鹧鸪天·毕业求职》一词同时寄往了北京,同时发表在《中华诗词》2014年11期。

作品赏析

词牌

“鹧鸪天”为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千叶莲、醉梅花、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其上下阕(片)各三平韵,前阕(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全词实由七绝两首合併而成;惟后阕换头,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通体平仄,除后阕首、次两句有一定,及前阕首尾,后阕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与七绝相通。但应仄起,不得用平起。且,词的上阕第三、四句和下阕两个三句一般宜对仗。
这一词牌本词作者使用特多,他认为“鹧鸪天”兼有“诗”与“词”的双重优点,写作易上手,吟诵较有味,因此在他的全部词作中,“鹧鸪天”可能占达百分之四十。

赏析

《鹧鸪天·少年打工》一词是严格按照我国传统的“鹧鸪天”词调格律填创的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犹如“老瓶装新酒”。词中所表达的当代少年农民工打工的故事,是以江西省宜春县一山区打工少年的真实故事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本词的语言朴实无华,内容真实感人,反映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刚刚进入21世纪依然还存在着优秀青年迫于生活而辍学打工的情况,读后让人心酸并难以平静。
“别忘我,梦中人”“别忘我,梦中人”
上片
本词以“掩泪辍学别母亲”一句开头引入主题,表述这位山村学业成绩非常优秀的少年难捨高中的学业,也就是不愿意却无奈地选择辍学去打工。为了不让父母心理难过,还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泪水,恋恋不捨地离开父母,远走他乡去打工还债,过早地承受着养家餬口的生活压力和身心的痛苦。
可是,在打工的路上也非一帆风顺,作为一个十四、五岁中学生,一个没有经过体力劳动锻鍊的少年,“几番”流落街头,几经生存的考验,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做体力活的工作,得到一点微薄的“工薪”。为了这点工薪,没有休息的假日,每天劳累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收工,犹如我国几千年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生活,全身疲惫犹如霜打。每当休工后準备自修考试的深夜,拿起书本的时刻,他的心才感受到一丝的愉悦,身心犹如在春暖花香的时节游走在青山绿水之中的幸福和满足。
词人精心选用了“掩泪”、“流浪”、“霜打”、“踏春”四个动词,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化和突出。全词以“掩泪”作为开头,为故事的切入点,由此不断延伸少年的种种痛苦与无奈,直至结束;以“流浪”来形象地展示要打上工的不易,再借喻“霜打”以表达打工过程中的艰苦,又借“踏春”来进行对比,以表达少年的求知慾和志向,也为下片(阕)写“万千离恨为脱贫”作了铺垫。
下片
下片(阕)的笔墨着力点在抒情方面,主要是通过心里描写不断深化主题:打工少年辍学离乡以后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劳苦,也许身心还可以扛得住,而他心里最难割捨的可能还是那份初恋,那种可能失去爱情的担忧。他十分担心自己日思夜梦的“心上人”因为分别而移情别恋,他多幺希望她能真正理解暂时的分离是为了脱贫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多幺希望“心上人”能够明白自己还更加怨别恨离。在这远离家乡故土的天涯海角,他只有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候,放下书本,孤独一人仰望着疑云迷雾掩隐的那轮月亮哀鸣,长啸!迷濛的月亮啊!你何时才会照亮着我走在返回家乡那茫茫的小路上啊!
“仰天长啸迷濛月”“仰天长啸迷濛月”
“别忘我,梦中人,万千离恨为脱贫。”是文学上的一种心理描写,表达的一种自言自语,爱的呼唤。此法虽不算是独创,但在其他诗词中却稀少见到,它给予了读者一种生动、形象、真实的感觉,更具艺术感染力。

同类诗词

鹧鸪天·老农打工左河水
老汉离乡为育娃,几多风雨历天涯。日修高宅熬寒暑, 夜宿窝棚忍咬扎。
节膳用,戒菸茶,赚了学费备零花。望乡放眼何方是, 四面楼林不见家。
----《江西诗词》
蝶恋花·农民工之妻(左河水)
一箧家书同枕宿,抱抱读读,魂系留村妇。黑夜梦迎千百度,远天望尽东南路。
花谢花开寒与暑,伫侯凝神,对月遥相顾。春种秋收农事复,相思甚比耕植苦。
---- 《中华诗词》2009-3期
鹧鸪天·农民建筑工(左河水)
万丈高楼砌楚辛,几多惆怅度黄昏。异乡校外儿八岁,留守田间父六旬。
城镇化,筑功勋,险髒不惧惧求薪。医疗社保无承保,缘是乡籍农户身。
-----《中华诗词》2015-03期
鹧鸪天·农民工(左河水)
几亩农田难度生,问巡海角作民工。异乡独在非为客,作业佳节在险空。
熬酷暑,抗严冬,风餐地宿斗蚊虫。新城汗砌千楼起,何日村房不惧风。
-----《中华诗词》2015-04期33页
鹧鸪天·打工妹(左河水)
村妹不甘种稻麻,凭依志智闯天涯。绣衣出口显身手,四海街头飘彩霞。
欧美澳,亚非拉,品牌名起客商夸。时时领创推新品,岁岁登台戴大花。
----- 《中华诗词》2015-04期33页
鹧鸪天·农民工创业(左河水)
不忍穷乡度苦贫,出山闯蕩作工人。车间半载当班长,函授三年几履新。
攻市场,巧经营,立门创业叱风云。锦城高宅安居在,探母回村是市民。
----- 《中华诗词》2016年3期
鹧鸪天·毕业求职(左河水)
历尽寒窗出校堂,万千期盼系儿郎。天涯应聘茫茫路,壮志经风道道伤。
思女友,梦爹娘,泪融简讯诉衷肠。悠悠日月临年岁,心恐无颜见故乡。
----- 《中华诗词》2014-11期24页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