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生理杂誌》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
据2016年11月《中国病理生理杂誌》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病理生理杂誌》第七届编委会拥有顾问20人、特邀编委7人、编委86人,编辑部拥有编辑6人。
据2018年10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病理生理杂誌》共出版文献15157篇、总被下载1599302次、总被引84305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115、(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860。据2018年10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病理生理杂誌》载文量为10518篇、被引量为54968次、下载量为529695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1.07。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誌
- 外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
- 语言:中文
- 类别:基础医学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编辑单位:《中国病理生理杂誌》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5年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内刊号:44-1187/R
- 国际刊号:1000-4718
- 邮发代号:46-98
- 属性:中文核心期刊、CA、JST、CSCD
- 现任主编:陆大祥
- 编辑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历史沿革
1985年3月,受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委託,暨南大学病理生理学专家李楚杰教授创办了《病理生理学报》,1年后更名为《中国病理生理杂誌》。
1997~2005年,连续获得中国科协优秀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专项经费资助。
1999年,该刊刊期更改为月刊。
2006年12月,建立了《中国病理生理杂誌》网站及网上投稿系统。
2010年10月,《中国病理生理杂誌》网上投稿系统进行了更新,所有稿件实行网上投稿、审稿及编辑。
2010~2011、2013~2017年,该刊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範项目及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资助。
2014年4月开始,取消了审稿费;同年11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报导内容
《中国病理生理杂誌》主要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着、专题综述、临床生理专题讲座、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
主要栏目
《中国病理生理杂誌》主要栏目有:论着、短篇论着、综述、实验技术、药品评价介绍。
读者对象
《中国病理生理杂誌》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人员编制
据2016年11月《中国病理生理杂誌》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病理生理杂誌》第七届编委会拥有顾问20人、特邀编委7人、编委86人,编辑部拥有编辑6人。
顾问 | 韩徳五 | 金惠铭 | 李树浓 | 凌亦凌 | 卢兴 | 孙仁宇 | 唐朝枢 |
王伯瑶 | 王迪浔 | 王子栋 | 吴其夏 | 薛全福 | 颜亮 | 尤家騄 | |
张海鹏 | 张立克 | 张希贤 | 赵克森 | 赵雪俭 | |||
特邀编委 | 苏国辉 (中国香港) | 陈国强 | 丛斌 | 付小兵 | Suisheng TANG (加拿大) | Xiaotian WANG(美国) | Yongxin LI(美国) |
编委 | 鲍朗* | 陈命家 | 陈其奎 | 陈琪* | 陈思锋* | 陈运贤 | 董尔丹* |
董军 | 高洪* | 高维娟* | 高钰琪* | 耿彬 | 龚永生* | 郭兵 | |
韩晶岩* | 胡巢凤* | 胡景鑫 | 胡清华 | 黄宁 | 黄启福* | 黄巧冰* | |
黄庆愿* | 黄秀榕 | 姜勇* | 姜志胜* | 李富荣 | 李丽 | 李萍* | |
李树清 | 李文斌 | 李扬秋 | 李永渝* | 李志超* | 林东军 | 刘金保 | |
刘靖华 | 刘立新* | 刘秀华* | 刘誉 | 卢建* | 陆大祥* | 马朋林* | |
潘景轩 | 戚仁斌 | 单志新 | 邵吉民* | 寿成超* | 孙连坤* | 谭宁 | |
汪思应 | 汪香婷 | 王华东* | 王建枝* | 王谦* | 王淑秋 | 王树人 | |
王万铁* | 王学江* | 卫洪昌 | 吴立玲* | 吴伟康* | 夏晓红 | 肖献忠* | |
肖小敏 | 徐长庆 | 徐方云 | 徐军 | 徐明 | 杨惠玲 | 杨吉春 | |
尧良清 | 姚咏明* | 余细勇* | 余应年* | 袁非 | 张根葆 | 张红 | |
张荣华* | 张幼怡* | 章卫平 | 赵明耀 | 周新文 | 朱广瑾* | 朱伟杰 | |
朱毅* | 祝世功* | ||||||
注:*为常务编委,以上排名按姓名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
陈妙玲 | 林白霜 | 卢萍 | 罗森 | 余小慧 | 宋延君 |
合作交流
《中国病理生理杂誌》高峰论坛于2008年6月1日-6月4日分别在暨南大学和清远市分两阶段召开,主编陆大祥教授就杂誌近年来的工作作了总结报告,编辑部主任胡巢凤教授汇报了编辑部的工作情况,与会专家对杂誌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展开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2015年12月26~27日,《中国病理生理杂誌》编辑部在暨南大学医学院举办了“《中国病理生理杂誌》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与会人员对《中国病理生理杂誌》30年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提出发展意见。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中国病理生理杂誌》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来源期刊,被中国知网(CNKI)资料库、万方资料库、维普资料库、中国香港《中国医药文摘》、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资料库》等收录。
出版发行
根据“中国知网”统计,该刊机构用户总计3546个,分布在2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法国国防部、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等。
该刊发表的7篇论文分别于2004~2008年连续5届荣获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12~2017年74篇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
据2018年10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病理生理杂誌》共出版文献15157篇。
据2018年10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病理生理杂誌》载文量为10518篇。
影响因子
据2018年10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病理生理杂誌》总被下载1599302次、总被引84305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115、(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860。
据2018年10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病理生理杂誌》被引量为54968次、下载量为529695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病理生理杂誌》影响因子为1.07,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915名,在基础医学(77种)中排第13名。
荣誉表彰
《中国病理生理杂誌》于1992、1996、2000、2004、2008、2011和2014年连续7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共出7版),且2008和2011年在基础医学类排名第一。
1988年,《中国病理生理杂誌》入选首批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后历年均入选,且2008~2016年8次在基础医学类综合排名第一。
1992和2002年,《中国病理生理杂誌》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期刊。
2000年,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範》评优活动中,该刊获《CAJ-CD规範》执行优秀奖。
2007~2016年,《中国病理生理杂誌》9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
2008~2017年,《中国病理生理杂誌》连续4届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共评选4届)。
2011~2016年,《中国病理生理杂誌》均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2016年,《中国病理生理杂誌》在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获“2016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学术类期刊)称号。
2010年,《中国病理生理杂誌》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
2011年,《中国病理生理杂誌》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同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
2015和2017年,《中国病理生理杂誌》被评为广东省精品科技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图中文字为该刊的中文名,下方的英文是该刊的英文名称。
办刊宗旨
《中国病理生理杂誌》自创刊以来,及时报导了中国病理生理学领域的最新教学科研成果和中国国外病理生理学的新进展,促进了中国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名誉主编 | 韩启德 |
主编 | 陆大祥 |
副主编 | 黄启福、吴立玲、张幼怡、王华东、胡巢凤 |
编辑部主任 | 胡巢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