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

(2021-07-07 00:00:02) 百科综合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
  • 类型:诗词
  • 作者:刘禹锡
  • 时间:772~842年

作品鉴赏

诗题中“见”字是“我”的意思,即刘禹锡自己,乐天即白居易,根据诗题可知:白居易感伤好友元稹(字微之)、崔群(字敦诗)、崔玄亮(字晦叔)相继去世,写了两首绝句给好友刘禹锡,刘禹锡看到诗后,写了这首诗作为酬答。
首联,写即指读了白居易寄来的两首绝句,后有感于友朋之离世,亦作诗抒发感慨。
颔联,写到友人一一离开人间,祭文所做自然增加,以致文集中祭文最多,对于友人去世之伤痛无奈之情,自己的孤独之感溢于言表。
颈联乃千古名句,亦最能体现刘禹锡的哲学思想。本义指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江河中,奔腾的流水前面的退让给后起的波浪。这里“陈叶”、“前波”可指微之、敦诗、晦叔等已经去世的好友,也可指旧事物。“新叶”、“后波”可指“晚辈”亦可指新事物。这一联我以为,至少包含了这些哲学思想:
1.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概莫能外。体现了刘禹锡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发展是必然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既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就要顺应、利用规律。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刘禹锡有感于友人的去世,悲痛之余,他想到的也许就是尊重逝者、善待生者,以及生者应该珍惜生命好好的地活下去。
3.没有陈叶就不会有新叶,没有前波亦不会有后波,新旧事物不是绝然对立的,不是毫无关係的。新事物中包含了旧事物中的优秀成分,旧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係。也见刘禹锡已经既有辩证思想,暗合对立统一规律。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4.这两句诗还可以看出刘禹锡在认清上述规律后,体现出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匈奴族后裔。生于嘉兴(今属浙江)。公元793年与柳宗元同榜中进士,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结果一同贬谪远郡,历尽坎坷。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等闲职,后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其诗精炼含蓄,与白居易并称“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曾自编其着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今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蒐集遗佚,辑为《外集》10卷。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