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

(2019-11-28 09:28:16) 百科综合
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

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

《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美学,在中国已经拥有百多年的历史。立于源头者无疑当属蔡元培、王国维两位学术大师,他们顺应时代潮流,将西方现代美学观念引进20世纪初的中国学术界,开一代风气之先。蔡元培的突出贡献在于将审美理念引入国民教育,倡导以美育代替宗教救治社会、陶养人心;王国维的杰出成就在于将西方美学思想运用到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如古典小说、诗词、戏曲的发微探秘,别开出许多绚丽的生面。此二人为中国的“美学教育”、“文艺美学”铺垫下最初的基石。稍后,继往开来的是朱光潜与宗白华,前者深谙西方美学通史的精髓,后者悟得中国艺术精神的玄机,二人审美偏爱有’异,治学风格不同,在学术成就上反倒珠联璧合,构成中国现代美学界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基本介绍

  • 书名: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
  • 出版社:齐鲁书社
  • 页数:343页
  • 开本:32
  • 品牌:齐鲁书社
  • 作者:罗祖文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3329464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青年学者罗祖文的论着《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即将出版,感觉他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对于曾老师的治学历程、学问内蕴、学科贡献、学术影响均有翔实的蒐集、周到的梳理、认真的剖析与悉心的陈述。应当说这对于了解曾繁仁的美学思想与治学生涯,提供了一条方便的捷径,对于张扬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亦功不可没。

作者简介

罗祖文,1974年11月出生,湖北黄石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与生态文化研究,讲授交学理论、文艺美学、马列文论与文艺心理学等课程。在国家重要学术期刊、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3项,并3次荣获省部、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现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审美教育”的研究工作。

图书目录


导论曾繁仁美学的当代价值
一研究现状述评
二从新时期的美学学术转型看曾繁仁美学
三曾繁仁美学的学理主脉:存在论美学
四 曾繁仁美学的理论个性
第一编曾繁仁文艺美学思想:经验存在论
第一章文艺美学的学科生成与定位
一文艺美学的生成语境:艺术的审美回归
与学术民族化的自觉追求
二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第二章文艺美学的学科特性
一文艺美学的学科属性:人文学科
二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经验
三文艺美学的研究方法:审美经验现象学方法
第三章文艺学的学科建设
一面对中西文论:去粗存精
二建设新文论的方法:综合比较
第二编曾繁仁美育思想:人生存在论
第一章曾繁仁美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西方古代“和谐论”美育思想
二西方现代美学的“美育转向”
三西方现代教育中的美育
四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育思想
五中国现代美育思想
第二章美育的性质:包含感性与情感教育的“人的教育”
一鲍姆加登与“感性教育”
二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三曾繁仁对马克思美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美育的学科性质
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现代美育
二多维视角中的美育学科
三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互补共生
第四章美育的作用与意义
一美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二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培养情商
三美育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和协调
第五章美育所凭藉的手段
一美育实施的指导思想:有机整体观
二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
三自然美育:培育人与自然友好平等的情感
四美育实施的目标:审美力的培养与情操的培育
第六章生态审美教育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提出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与哲学基础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手段
四生态审美教育所凭藉的主要审美範畴
五生态审美教育的性质
六生态审美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第七章美育的学科建设
一 当代美育建设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诡
二美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人学的研究方法
三美育与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新趋势
第三编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生态存在论
第一章生态美学的产生背景
一生态美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由工业
文明到生态文明
二生态美学产生的哲学与文化背景: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
三生态美学产生的文学背景:生态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章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实践观具有浓郁的生态审美意识
二“异化的扬弃”包含有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係的生态思想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维度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五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生态理论建设中的基本贡献
第三章生态美学的西方资源
一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生态美学资源
二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
三西方20世纪兴起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四基督教文化中的生态资源:生态神学
第四章生态美学的中国资源
一儒家的生态智慧:仁者爱人
二《周易》的生态审美智慧:“生生为易”
三道家的生态审美智慧:“道法自然”
四佛家的生态审美智慧:众生平等
五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生态审美智慧
第五章曾繁仁对经典文学文本的生态解读
一《诗经》中所蕴涵的生态存在论审美理想
二《额尔古纳河右岸》:家园的回望
三《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心灵故乡的回归与家园的重建
四《白鲸》:人与自然和解才能共存
第六章生态美学的内涵
一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的内涵
二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三生态美学的基本範畴
四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
第七章生态美学建设的反思
一生态美学是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兴学科
二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联繫与区别
三生态美学的实践与运用:城市生态建设观
四生态美学的发展路径:全球视野,中国经验
结语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範
一曾繁仁对文艺美学研究的贡献:由本质论到经验论
二曾繁仁对审美教育研究的贡献:由思辨美学到人生美学
三曾繁仁对生态美学研究的贡献: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
参考文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