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作家界定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作家,流派众多,主要分为传统文学作家、新时期作家、中国先锋文学作家、中国自由作家和中国通俗流行文学作家等五大类。自二十世纪末期开始,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作家的出现,使得中国当代作家大踏步进入世界优秀作家群,成为引领世界文学的先锋,并使中国当代文学进入历史的鼎盛时期。
由于中国当代文学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大陆当代作家(1949年以后)大多数属于官方作家即所谓“体制内”作家。中国自由作家,又称中国平民作家、中国贫民窟作家,仅为极少数。其概念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自由作家实际上是社会底层平民作家,数十年扎根中国社会底层及贫民窟,极大的同情与关注社会底层贫民的生存状态,所创作的作品均表现中国社会边缘知识分子与社会底层贫民以及下层妓女、乞丐、流浪者、拾荒者的生存状态与悲怆经历,为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当代作家
- 类别:作 家
- 时间:1949年
- 地区:中国
现状
中国平民作家特别是自由作家所具有的独立思想,通常在作品中以令人恐怖的真实表现出思想的光芒。在批判现实主义基础上开创了一整套独立特行的现代美学与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为中国当代坚持探究思想之源的文学巨匠的群体,同时也是具有非凡忍耐力和巨大牺牲精神的真正的作家群体。中国平民作家或贫民窟作家直面现实,深层揭示社会矛盾,以文学的方式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体制内”官方作家无法做到的。
中国当代文学体制沿袭1949年以后的官方文学体制,培养出大量庸俗腐朽,阿谀逢迎的体制内作家,旷日持久地製造出人类文明时代以来巨量的文学垃圾,而少数具有精神自省的自由作家所创造的有着较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学精品难以面世,导致中国当代不仅文学界,而是全社会腐朽庸俗之风日盛,精神与思想面临全面崩溃的局面。
历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作家,主要分为传统文学作家、新时期作家、中国先锋文学作家、中国自由作家和中国通俗流行文学作家等五大类。自1949年开始,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必然地出现一种新的性质的文学形态。这样,到50年代后期,“新文学”的使用已大大减少,开始出现了以“现代文学”加以取代的趋向,而“当代作家”是“社会主义作家”的这一理解,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的若干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中。
什幺是“当代作家”?北大的洪子诚教授认为:“中国当代作家”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作家,其次指的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社会主义作家及新世纪中国自由作家。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範围之中,“当代作家"的另一层含义是:它的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解体后的新自由文学时期。
社会主义初期
(1949—1978年)“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使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会师”。“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文化传统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并且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在当时,当身带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以后,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制约下,文学观念由军事轨道转入政治轨道,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具体地表现为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教条模式。
新时期
(1978年至今)中国文学的真正“复甦”,是以1978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誌着抗战以来影响了中国文化建构四十年的战争文化规範被否定。1979年10月,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辞,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的意见,并且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複杂的精神劳动,党“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徵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1984年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作出了“创作自由”的许诺。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五四”新文学传统又渐渐地恢复了活力。20世纪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徵:知识分子在“共名”状态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新文学的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出新的活力。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具有的“无名”特徵: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几种文学走向同时并存,表达出多元的价值取向。其次是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了变化,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叙事立场。
由于时代“共名”的消失,使一批面对自我的作家在开拓个人心理空间方面的写作实验得以实现。个人立场的文学叙事,转向更贴近生活本身的个人写作方式,一批被称为“新生代”的青年作家和女性作家应运而生。值得关注的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又出现了中国自由作家、中国自由文学等概念,使得中国当代文学更加无序,更加模糊和个人情绪化,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深圳贫民窟作家王土描写贫民窟生活的小说《大城市之小孩玩火》、《大城市之女人心思》、《大城市之男人寻死》等因过于追求真实,被中国官方文学杂誌和出版社拒绝发表与出版后,更加引起世界文坛的震动与争议。一个真正的对于文学的自我回归的年代正在出现。
着名作家
社会主义初期
巴金(1904—2005)现代着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1982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巴金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等职。
丁玲(1904—1986)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又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乾河上》。1951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获史达林文学奖二等奖。
赵树理(1906—1970)现代小说家,山西沁水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登记》等。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誉为“山药蛋派”。
周立波(1908—1979)现代作家,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史达林文学奖。解放后,他参加《解放了的中国》彩色影片摄製工作,再次荣获史达林文学奖。另有长篇《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联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其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解放后写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讚歌》等。
杨朔(1913—196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山东蓬莱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三千里江山》,他的散文《荔枝蜜》《茶花赋》《海市》《香山红叶》等都是优秀散文佳作。
孙犁(1913—2002 )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勛,河北省安平县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澱》;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他的小说充满诗情有“诗体小说”之称。
徐迟(1914—1996)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高寿;浙江省吴兴人。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又写了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贺敬之(1924— )现作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2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史达林文学奖金。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西去列车的视窗》等有名的诗篇。
新时期作家
王蒙(1934— )当代作家,北京人。其处女作是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影响很大,从1976—1981年发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获1978、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张贤亮,当代着名作家,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为代表作。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通县人。十三岁就开始创作,十七岁就发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青枝绿叶》,1979年以后写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短篇小说《峨眉》分别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
蒋子龙(1941—)当代作家,河北沧县人。其成名作是《机电局长的一天》。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开拓者》荣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其短篇小说《班主任》荣获1978年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长篇小说《钟鼓楼》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1938— )当代女作家。其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和后来写的《谁生活得更美丽》分别获1978、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高晓声(1928—1999)当代作家,江苏武进县人。代表作《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别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李存葆,当代作家,山东五莲县人。其报告文学《将门虎子》荣获自卫还击战全军徵文一等奖,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都是优秀作品。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国当代着名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风格朴素、现实主义;《平凡的世界》深刻描写社会底层,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贾平凹(1952—)中国当代着名作家,作品《废都》、《病相报告》等,中国乡土作家代表。
莫言,代表作《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檀香刑》、《丰乳肥臀》、《蛙》等,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铁凝,《喔,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多次获国内文学奖。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国先锋作家
残雪《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
温皓然《红楼梦续》、《般若飘香》、《陪嫁山庄》、《凤鸣台》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格非《格非文集》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中国自由作家
高行健长篇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世界首位华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刘宾雁纪实文学《人妖之间》,中国官场首位揭露文学作家。
苏晓康 长篇纪实文学《河殇》,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首位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
叶文福 诗歌《将军,你不能这样做》、《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我是飞蛾》,大陆新时期首位具有独立思想的着名诗人。
王土 小说《欢乐之河》、《大城市之小孩玩火》、《拘留十五日》中国首位长期坚持于城市大贫民窟描述 社会底层真实生活的作家。
余华 小说《兄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中国当代文学首位坚持以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并注重作品思想性的作家。
阎连科小说《为人民服务》,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坚持以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并注重作品思想性的作家。
通俗流行作家
王朔 《过把瘾就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非诚勿扰2》
金庸 《射鵰英雄传》,多次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
余秋雨《文化苦旅》
青少年作家
韩寒《三重门》《就这幺飘来飘去》,多次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
徐小雯

郭敬明 代表作品:《小时代》系列、《幻城》、《悲伤逆流成河》多次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
蒋方舟 代表作品《打开天窗》《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春树 代表作品《北京娃娃》。
张悦然 代表作品《陶之陨》、《黑猫不睡》。
刘同 代表作品《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冷宁 代表作品《雨痕》、《依然·爱》。
安意如 代表作品《人生若只如初见》。
颜歌 代表作品《异兽志》《桃乐镇的春天》。
马灯 代表作品《大清首辅张廷玉》
唐朝 代表作品《铁腕省长》《永不止步》,中国大陆当代坚持以理性,建设性文学创作的作家。
易白,字一心,本名王增弘。《心界》、《一心》、《逃兵》、《走走走》、《那人那事》
徐小雯 原名徐湘丽 《谁偷了我的爱情》《Who stole my love》《To observe the love》
屈远志 代表作品《灵魂不死》《丛林有公主》
张佳羽 代表作品《最女孩》《我的绰号我的班》
吴韵汐 代表作品《芈月传》《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海子诗传》等
灵遁者 代表作品:《探索宇宙》《伟大的人类》《非线性波动》等。
孙龙凤,中国当代女作家,写作初期代表作《莫因青春年少狂莫等白髮两苍苍》。
刘文韬 《情系大地》、《酱业大王》、《刘文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