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zhèn,有搬动,挥动;奋起,兴起;救援救济等意思。《小尔雅·广言》等均有相关记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振
- 拼音:zhèn
- 注音:ㄓㄣˋ
- 部首:扌
- 总笔画:10
- 五笔码:RDFE
- 仓颉码:QMMV
汉字信息
拼音:zhèn
注音:ㄓㄣˋ
部首:扌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五笔码:RDFE
仓颉码:QMMV
郑码:DGH,
四角号码:510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32F
汉字分解:扌辰
笔顺编号:1211311534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撇横横折撇捺
基本字义
1.搬动,挥动:~动。~荡。~幅。~臂。~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2.奋起,兴起:~奋。~作。~兴(xīng )。~~有辞
3.同“赈”,救济。
4.同“震”,威震。
5.救援:率羌兵数千人以振泾原。(《宋史列传九十六》)
6.棒球术语(日语),意思是挥棒击打。如“强振”的意思是强力击球,还有大家最熟悉的“三振出局”等
英文翻译
1.to arouse to action; to raise; to rise
2.to pull up; to save; to relieve
3.to shake; to flap as wings
4.to restore order
方言集汇
粤语:zan3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彙] zin3 [海陆丰腔] zhin3 tin1 [客英字典] zhin3 [宝安腔] zen3 [梅州腔] zhin3 [台湾四县腔] tsiin3 tin1 [陆丰腔] zhin6 [东莞腔] zen3
详细解释
动词性
1.形声字。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振,举救也。——《说文》
振,救也。——《小尔雅·广言》
三曰振穷。——《周礼·大司徒》
踣弊不振。——《国语·周语》
君子以振民育德。——《易·蛊》。
又如:振恤(赈济);振贷(赈济);振业(救济之使有产业);振穷(救助困穷的人)
2.挽救;救治 [remedy; save; rescue]
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忘不可振也。——《韩非子·五蠹》。
又如:振理(救治);振除(救治)
3.抖动;摇动 [vibrate;shake]
振,动也。——《广雅·释诂一》
举若振槁。——《史记·礼书》
蛰虫始振。——《礼记·月令》
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
果敢而振。——《荀子·荣辱》
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迁我如振落叶。——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振衣裳。——清·方苞《左宗毅公逸事》
又如:振玉(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振讯(抖动);振掉(动摇;震动);振董(振动);振落(谓叶将枯而震之使落);振摆(抖动)
4.举起;挥动 [hold up; brandish]
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李陵《答苏武书》。
又如:振羽(鼓翅);振豪(竖起的细毛)
5.通“震”。震撼;震惊 [astound]
被抑枉而自诬,事无苦而振慑者,怯人也。——《抱朴子·行品》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后汉书·张衡传》
振声激扬。
振之以威怒。——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振主(臣下震动君主);振色(震怒变色);振怒(震怒);振恐(震惊;恐惧);振悚(震惊)
6.整治;整顿 [reorganize]
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又如:振兵(整顿部队);振旅(整顿部队);振饬(整顿);振举(整顿恢复);振核(整顿考核);振容(整容);振饰(整理修饰)
7振作;奋起 [stir oneself to action]
蹶而不复振。——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振顿(振作);振举(振作;整顿);振矜(振作;自尊);振起(兴起;奋起)。
8.消除 [abandon]
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管子》。
又如:振耻(除去耻辱);振蛊(清除积弊)
9.发出;生长 [sprout; grow]
木体实而花萼振。——刘勰《文心雕龙》
名词性
1.姓
2.上古人名。振:又名王亥,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先祖。
人物介绍
振(?--前1775年):即王亥,他是曹圉的孙子、冥的儿子、王恆的长兄、商太祖成汤(子履、子天乙)的先祖。
公元前1874年,其父冥病死,他成了商族的首领。
公元前1775年,他被阴谋篡位的亲弟弟王恆杀死,王恆遂成为商族首领。
家族世系
黄帝—少昊(又名玄嚣)—蟜极—帝喾—契(约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汤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振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7
《唐韵》章刃切《集韵》《韵会》《正韵》之刃切,$音震。《说文》举救也。《增韵》拯也。《易·蛊象》君子以振民育德。《注》济民养德也。《礼·月令》振乏绝。《前汉·元帝纪》振业贫民。《注》振起之,令有作业。
又《说文》一曰奋也。《广韵》裂也,又动也。《易·恆卦》振恆。《礼·月令》孟春蛰虫始振。《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五曰振祭。《注》至祭之末,但擩肝盐中振之,谓将食者旣擩,必振乃祭也。《尔雅·释言》振,讯也。《注》当作迅。谓奋迅。
又同震。《战国策》燕王振怖大王之威。《史记·五帝纪》振惊朕众。
又整也。《礼·曲礼》振书端,书于君前。《疏》振,拂去尘也,臣不豫愼,将文书簿领于君前,临时乃拂整也。
又发也。《左传·文十六年》振廪同食。《庄子·田子方》是必有以振我也。
又收也。《礼·中庸》振河海而不洩。《孟子》金声而玉振之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敎振旅。《注》兵入收众专于农也。◎按书传云:振旅言整众。
又止也。《诗·小雅》振旅阗阗。《笺》战止将归。
又振旅伐鼓。振,犹止也。
又《尔雅·释言》振,古也。《诗·周颂》振古如兹。《笺》振亦古也。
又鸟羣飞貌。《诗·周颂》振鹭于飞。
又州名。《寰宇记》琼州府有崖州,唐武德五年改振州。
又《唐韵》《集韵》《类篇》《韵会》$之人切,音眞。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又盛貌。《左传·僖五年》均服振振。
又上声。《集韵》《正韵》$止忍切,音轸。与袗通。襌也。《礼·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门。
又叶诸延切,音旃。《軰琳·柳赋》救斯民之绝命,挤山岳之陨顚。匪神武之勤恪,几踣毙之不振。
又《说文》一曰奋也。《广韵》裂也,又动也。《易·恆卦》振恆。《礼·月令》孟春蛰虫始振。《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五曰振祭。《注》至祭之末,但擩肝盐中振之,谓将食者旣擩,必振乃祭也。《尔雅·释言》振,讯也。《注》当作迅。谓奋迅。
又同震。《战国策》燕王振怖大王之威。《史记·五帝纪》振惊朕众。
又整也。《礼·曲礼》振书端,书于君前。《疏》振,拂去尘也,臣不豫愼,将文书簿领于君前,临时乃拂整也。
又发也。《左传·文十六年》振廪同食。《庄子·田子方》是必有以振我也。
又收也。《礼·中庸》振河海而不洩。《孟子》金声而玉振之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敎振旅。《注》兵入收众专于农也。◎按书传云:振旅言整众。
又止也。《诗·小雅》振旅阗阗。《笺》战止将归。
又振旅伐鼓。振,犹止也。
又《尔雅·释言》振,古也。《诗·周颂》振古如兹。《笺》振亦古也。
又鸟羣飞貌。《诗·周颂》振鹭于飞。
又州名。《寰宇记》琼州府有崖州,唐武德五年改振州。
又《唐韵》《集韵》《类篇》《韵会》$之人切,音眞。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又盛貌。《左传·僖五年》均服振振。
又上声。《集韵》《正韵》$止忍切,音轸。与袗通。襌也。《礼·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门。
又叶诸延切,音旃。《軰琳·柳赋》救斯民之绝命,挤山岳之陨顚。匪神武之勤恪,几踣毙之不振。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振
举救也。从手辰声。一曰奋也。章刃切
说文解字注
举救之也。之字依韵会补。诸史籍所云振给,振貣是其义也。凡振济当作此字。俗作赈,非也。匡谬正俗言之详矣。从手。辰声。章刃切。十三部。一曰奋也。此义则与震略同。采权传曰。入曰振旅。振鹭传曰。振振,羣飞皃。七月传曰。沙鸡羽成而振讯之。皆此义。麟止,殷其雷传曰。振振,信厚也。则此义之引申。葢未有不信厚而能奋者。
常用词组
1.振臂zhènbì
[raise one’s arm] 挥臂,表示振奋
振臂疾呼
2.振臂一呼zhènbì-yīhū
[raise arm in call for action] 举手高呼,以示振奋有力,催人奋起。
振臂一呼,创病皆起。——《文选·李陵答苏式书》
3.振怖zhènbù
[fear; dread] 惧怕。振,通“震”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战国策·燕策》
4.振颤zhènchàn
[vibrant] 快速振动、摆动、颤动或搏动的。
振颤的电报电话线
5.振荡zhèndàng
(1) [vibration]∶振动
(2) [oscillation]∶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本机振荡
6.振动zhèndòng
[vibration] 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无规则振动
7.振奋zhènfèn
[inspirit; inspire; stimulate] 振作精神,奋发努力
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出,振奋作声。——《聊斋志异·促织》
振奋斗志
8.振幅zhènfú
[amplitude of vibration] 振动过程中振动的物理量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值
9.振救zhènjiù
(1) [to relieve those in distress; to rescue from predicament]∶援助,挽救
(2) [to relieve famine or flood victims]∶周济,赈济
莫之振救。——汉· 贾谊《论积贮疏》
10.振恐zhènkǒng
[ponic-stricken] 因受惊而恐慌害怕。
秦舞阳色变振恐。——《战国策·燕策》
11.振聋发聩zhènlóng-fākuì
[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12.振慑zhènshè
[awe; frighten] 震恐害怕
故振慑。——《战国策·燕策》
13.振刷zhènshuā
[bestir] 奋起图新;振作
振刷精神
14.振兴zhènxīng
[develop vigorously] 振发兴举,增强活力
振兴中华
15.振翼zhènyì
[clap] 指鸟拍翅膀
16.振振有辞zhènzhèn-yǒucí
[speak plausibly and at length] 好像很有理由,说个不停
17.振子zhènzǐ
[whip] 机器中操作时急速振动的机件(如电器装置中的迴路弹簧或钢琴内部装置中由传运桿制动的震动横桿)
18.振作zhènzuò
[cheer up] 使精神胞满,情绪高昂
使灰心丧气的人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