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是指影响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外部行为。该词经常被用来描述对另外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进行粗暴干预的国际政治行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干涉
- 外文名:无
- 解释:影响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外部行为
- 学科:政治
含义
干涉(intervention),是指影响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外部行为。该词经常被用来描述对另外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进行粗暴干预的国际政治行为。
形式
国际法上的干涉指一国或数国为实现自己的意图,使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的手段,以直接或间接的,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干涉另一国的内外事务,使被干涉国按照干涉国的意图行事,以改变被干涉国所执行的某种方针,政策或存在的情势。如前苏联对阿富汗的干涉,美国对科索沃的干涉。
一、干涉有多种形式,有採用武力的干涉,也有採取其他形式的干涉
因而干涉与侵略有联繫又有区别:侵略是非法使用武力侵犯他国主权,从某种意义上讲侵略是最严重的干涉,是最直接露骨、最粗暴的干涉;干涉则不限于使用武力,干涉可採取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各种手段,所以绝不能将非法使用武力理解为干涉的惟一方式。尤其是在现代国际关係中,由于各国人民的觉悟,干涉的方式除了公开露骨的干涉外,更多的是採用较为狡猾、隐蔽的方式,如在他国收买代理人,组织、製造、资助、煽动或怂恿在他国内部进行颠覆活动,或者鼓励插手他国内乱,派遣间谍、特务,刺探情况和进行破坏,对他国的内政事务指手画脚等等。
二、干涉也包括积极的干涉和消极的干涉
行为的干涉,属积极干涉,是最常见的,是直接的进行干涉。不行为的干涉即消极干涉,是指打着不干涉的旗号而纵容别国侵略的情况,这是一种干涉的特殊形式。
国际法允许根据国际条约和国际义务对他国提供援助,这种援助必须是在完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的共同防御和抗击侵略者以捍卫被援助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另外,各国对实行种族隔离或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行为所作的斗争,当然不构成国际法上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