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军事变革新论》,图书名,作者王保存,书中论述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基本理论与新发展,重点阐述新军事变革的核心问题,即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并就如何开展有我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提出战略思考与建议。
基本介绍
- 书名:世界新军事变革新论
- 作者:王保存
- ISBN:750654461X
- 出版社:解放军
基本信息
定 价: 28.00元
概要介绍
本书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纵观世界军事变革的全局,全面阐述全球军事变革的现状与进燕尾服,全书分五部分:一是论述新军事变革的动历与条件、实质与内函、基本内容与特徵、深远的历史影响。二是介绍21世纪初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新发展,如信息战理论的新突破,加强信息优挚 新举措,数位化部队建设的新进展等。三是阐述新军事变革的核心问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内容、方法。四是用当代活生生的战争实例说明新军事变革的现实存在和鲜明特点。五是对我国应对世界军事变革挑战的战略思考与建议。本书是这一领域的最析研究成果,值得读者关注。
作者简介
王保存,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高级研究员,着名外国军事研究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博士研究生导师,少将军衔。1967年,毕业于北京国际关係学院。1970年入伍。1972-1972年在英国留学、学习国际政治。1990-1991年在国防大学基本系指挥员班学习。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2000-2001年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应邀到美国陆军军事学院、空军军事学院、海军军事学院、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等院校讲学。在外军管理、外这质量建设等领域造诣深。近10多年来,又潜心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军队信息化建设、信息战和信息化战争、提了了很多已被全军接受的创新性观点,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性军事理论家。出版译着20余部、专着10多部,发表论文28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新军事变革总论
一、新军事变革发生髮展的条件与动因
(一)内因之一:人类文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
(二)内因之二: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三)内因之三:各国安全战略的内在要求
(四)外因之一;长期相对和平稳不定期的国际环境
(五)外因之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推动作用
(六)外因之三:美国军队的示範效应
二、新军事变革的实质
(一)机械化军事形态的沿革
(二)信息化军事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三、新军事变革的基本点
(一)把握时代性,认清新军事变革的根据本动困
(二)抓住信息性,充分发挥信息能的作用
(三)重视集成性,全面建设“军事大系统”
(四)突出创新性,大力倡导与实施全面军事创新
四、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徵
(一)深刻性
(二)广泛性
(三)不平衡性
(四)快速性
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
(一)继续开发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信息化武器装备将大量出现
(二)军队转型全面展开,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军事理论特别是作战理论将得到不断创新
(四)军事组织体制改革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六、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影响
(一)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新军事变革的经验教训,可为推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提供借鉴
(二)将为我军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
(三)信息技术有很强的扩散性,有利于我军武器装备的“跨时代”跃升
(四)已开发国家国队的信息基础结构和信息系统有脆弱性,开发中国家发展武器提供了依据
(五)美国已成为具有超级军事实力的顶尖军事强国
(六)将延缓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进程
(七)美国与开发中国家形成了军事技术
……
第二章 新军事变革的新发展
第三章 新军事变革中的军事理论创新
第四章 新军事变革推动下的武器装备发展
第五章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军队信息化建设
第六章 新军事变革孕育的作战样式与战争形态
第七章 新军事变革条件下的几场高技术战争
第八章 推进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新军事变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目标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资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美军已确立2030年全面数位化的发展目标。1991年以来美国发动的多场战争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反映出新军事变革的特点和规律。新军事变革很可能发展成一场波及全球、涉及全部军事领域、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军事变革。为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趋势,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关键字:新军事变革;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
关于新军事变革问题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1991年至今,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特别是世纪之交,美国两年打一仗,连续发动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些战争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信息化特徵越来越明显,反映出新军事变革的一些共同特点和规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实际上,我国很早就注意到新军事变革这个问题。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刚结束时,江主席就指示军队重视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去年3月10日,江主席在人大解放军代表团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使我军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进军队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实现我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全面提高我军的实战能力。”去年5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专题研究新军事变革问题,进一步指示我们要加强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研究,把握趋势、揭示规律,採取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在去年年底的军委扩大会上,中央军委和江主席又强调我军建设要“紧紧扭住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放鬆”。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导下,我们对新军事变革问题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全军正在掀起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热潮。本文将主要联繫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际情况,谈谈对新军事变革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主要谈两个问题:一是对新军事变革的主要背景、特徵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二是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思考。
一、对新军事变革的认识
“新军事变革”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翻译而来,原文为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RMA)。1991年的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及战略学界开始出现关于RMA的论述。1994年1月,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部长佩里批准成立一个高级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美军有关RMA的研究工作。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到底翻译成“军事革命”还是“军事变革”,国内最初并不统一,很多学者都将它译为“军事革命”,在某些官方档案中出现了“军事变革”的说法。2002年底军委扩大会议前夕,江主席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最后江主席亲自决定,还是翻译成“军事变革”比较好,更符合原文的内涵以及中国的国情。Revolution一词,本身就包含“变革”的内涵。而且,军事领域里的变革跟别的领域不完全一样。在科学技术领域,比如说在电气化的发展过程中,蒸汽机就可以完全推到博物馆里去了。但是在军事领域,儘管已经发展了核武器、精确制导武器,但匕首、刺刀等冷兵器还在军队中使用。不能说有了计算机,有了先进的信息化武器,过去的装备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广大官兵只需要钻研计算机知识,不需要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了。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爆发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四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这几场战争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信息化特徵越来越明显,可以说集中反映了新军事变革发展的趋势和特徵。
(一)新军事变革的主要背景
新军事变革正式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资讯时代迈进、国际战略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过渡的大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它的实质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反映,目标就是要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资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
首先,从技术方面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的发展,为新军事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据统计,人类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在19世纪是每50年总量增加一倍,而当今是每3年增加一倍。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使技术进步的速度空前加快。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的。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使用,催生了信息化军队和信息化战场,促使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逐步向信息化战争过渡。关于战争形态的演变问题。在人类社会经历过几代战争这个问题上,学术界说法很多,有的说现在已经进入第五代战争、第六代战争。江主席指出,“人类战争在经过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几个阶段后,正在进入信息化战争阶段”。所谓的“第五代”、“第六代”战争,差别主要出在是否把核战争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应该说热核武器的出现对世界军事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有非常大的影响,但由于只有美国在广岛、长崎用过两次,并未在实战中大规模使用,所以核战争不能算一个独立的阶段。总之,人类经过了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战争阶段,正在进入信息化战争阶段,目前正处于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阶段。
其次,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频发,对各国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需求。历史上任何一次军事变革都是需求牵引的结果。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进入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的过渡时期,世界大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打不起来,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频发,呈现时起时伏的状态。据我们统计,1992年世界累计发生局部战争共30起,1995年达到46起,1999年是40起,2001年是46起,2003年是36起。美国通过发动四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展示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军事高技术对作战能力的“倍增效应”。“落后必然挨打”。面对美国的高技术军事优势和咄咄逼人的战略扩张,增强军队实力、确保国家安全,就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建设一个无法迴避的紧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