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郓城赋

(2021-06-30 19:00:04) 百科综合

郓城赋

卢明的郓城赋,以辞赋的形式,叙写山东省郓城县的地理、历史、人文及发展变化,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为人们了解郓城这一方水土和这一方人民,提供了一个简洁而又经典的文本。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郓城赋
  • 创作年代:2015年
  • 作品出处:《郓城年鉴2015》
  • 文学体裁:辞赋
  • 作者:卢明
噫吁嚱,水浒名邦,千年古县,看我郓城,气象万千。
人丁百万,村镇过千。辽阔兮土地,坦蕩兮平川;温和兮气候,宜人兮家园。近揽黄河,得万里之宏阔;远望泰山,赋千仞之壮观。运人载货,京九今朝纵贯;流歌荡韵,济水远古横穿。大运河之船影,牵入南风北韵;梁山泊之遗址,见证沧海桑田。说起来富土饶地,自古为大县上县。
鲁成公之四载,郓邑建城(1);孙武子后百岁,孙膑出山(2)。汉立廪丘八百夏(3),隋名郓城传千年(4)。开皇理政,郓州建于兹地(5);后周兴起,济州新领该县(6)。于斯扩伍,奠定曹操基业(7);在此用兵,成就宋江威严(8)。八百里水泊,震惊大宋;十万丈英风,敢斗凶奸。张子房西汉为臣,在斯境留墓(9);史惟良大元作相,史志记传⑩。樊侍郎勤勉国事,身事明初五帝⑾;佀尚书刚正廉明,美名青史流传(12)。樊继祖主政工部,有功于紫禁修缮(13);李尧民身为御史,敢于对帝王直谏(14);教授雍正,魏翰林贵为清宫帝师(15);救驾光绪,张宪周不愧武科状元(16)。新疆平判,夏辛酉勇陷达坂(17);推翻清廷,夏溥斎声振济南(18)。创办宣文学堂,樊文耀开文化新路(19);推动乡村实验,陈亚三居革新之先(20)。
梁仞仟受命回乡,建立中心县委(21);罗荣桓率部东进,打开抗日局面(22)。杨勇任司令(23),根据地健儿入伍;万里当书记(24),冀鲁豫干部向前。樊坝战斗,振奋着御敌斗志(25);潘渡伏击,挫败了日伪气焰(26)。刘邓大军渡河,在兹发起战略反攻(27)。淮海战役打响,于斯获得后勤支援(28)。干部南下,到贵州立党建政(29);抗美援朝,走来了健女壮男。内河改流,治理了洼田内涝(30);治理黄河,确保了年年安澜。
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乡风乡韵;古筝之调、唢吶之调、鼓板之调,调正调圆。王殿玉创擂琴,不逊瞎子阿炳(30);任心才唱梆子,名扬近水远山(32);柳子戏排孙安动本,赴中南海里献艺(33);坠子书说水浒故事,摘马街书会桂冠(34)。玉斋筝艺,称得起中国王者(35);丽媛歌声,占据在夏华高端(36)。授武者、习武者、论武者、观武者,村村有影。大洪拳、掌洪拳、水浒拳、佛汉拳,代代流传。宋江武校,名扬神州赤县(37);状元大刀,气振地北天南(38)。黄泥冈,留水浒之遗韵(39);好汉城,看忠义之旗幡(40)。民性正直,多豪爽之士;人知守节,视礼仪为山。歌尧颂舜,重中华传统文脉;尊孔敬孟,喜儒家经典论谈。
良田肥沃,播撒丰收种子;沟渠遍布,引来甘泉清凉。玉米长起,织起千幅青帐;麦子成熟,铺成万亩金黄。绿树成荫,长出人造森林;青草如茵,成就畜牧之乡。个大体健,那叫鲁西黄牛;种纯毛白,这是小尾寒羊。郓半夏乃地方特产,青滑皮为制裘宝藏。赵楼、郭屯、李楼、彭庄,一县四矿;纺织、钢球、制板、机械,众业称强。地能贮宝,煤献乌金升井;厂可连云,机传韶乐出墙。酒类包装,占中国江山半壁;煤炭化工,托产业一轮朝阳。吴家驴肉,佐三餐美膳;皮家烧鸡,吃一口酥香。壮馍炸得外焦里嫩;糊粥熬得适口润肠。品一品风味小吃,感受深刻;听一听本地方言,回味悠长。
黄河涣涣,浇灌全新生活。唐塔巍巍,见证历史苍桑。百姓之生活,日新月异;城乡之风物,溢彩流光。道路纵横,四通八达;高楼林立,耸入上苍。盘沟路、唐塔路,古韵新风;胜利街、利民街,开阔顺畅。宋江河碧波蕩漾,长桥横卧;绿化带花草迷人,隆土成冈。廊榭亭台,静立于水边林下;奇石幽径,展现于游者身旁;华灯齐放,推出人间仙境;风筝竟舞,引来神思飞扬。花衣似叶,衬着张张笑脸;笑语如歌,吐出缕缕心香。平安之夜,生出七彩美梦;平民之居,笼罩五福吉祥。
爱我郓城,衷心礼讚,赞曰:
郓城古县越千年,万众喜逢盛世天。
地利开掘能致富,人和用好可邀仙。
忆中古话随风散,望里新园入眼鲜。
谁不夸咱乡貌好,深情饱蘸写春山。
注:
(1)事载《春秋》:鲁成公四年,“城郓”。
(2)孙膑,战国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指挥过马陵之战、桂陵之战,有《孙膑兵法》传世。《史记》载:“膑生于阿、鄄之间,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郓城即处于东阿和鄄城之间。
(3)廪丘,春秋古邑。汉代设廪丘县。西汉县治在现水堡乡一带,东汉并黎县而治于现陈坡乡一带。廪丘县自汉至南北朝,存在了800余年。现郓城大部区域当时属廪丘县。
(4)隋开皇年间,改万安县为郓城县。郓城县名使用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时间。
(5)隋开皇年间,设立郓州,治所在万安县。万安县不久改名为“郓城县”。郓城在隋唐时期属郓州。
(6)五代后周,设济州,郓城县自郓州划归济州,在宋江起义的宋代,郓城县仍属济州管辖,故《水浒传》有济州郓城县的说法。
(7)东汉末年,曹操曾任兖州剌史,当时兖州的州治在廪丘县,也就是现在的郓城县。曹操在这里收编了许多黄巾起义人员,廪丘民众拒吕布迎曹操,使此地成了曹氏胜吕布、灭袁绍的根据地。
(8)宋江,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史学资料记载他“横行河朔,转略十郡,官军万人莫敢撄其锋”。后在海州(现连云港)战败。《水浒传》将其描写成一个忠义双全的英雄好汉。
(9)张良,字子房,汉初名臣,辅佐汉高祖定国安邦,被封为留侯。郓城西北部侯咽集镇有子房墓村,据传,张子良死后葬于此。按:张子房墓不止一处有,莫衷一是。郓城境内之子房墓,文革时期曾挖掘,村民见过墓制颇大。有学者认为,此墓或为张的衣冠冢。
(10)史惟良,郓城人,生于元,卒于元,长期担任元朝中书左丞(丞相),官道精熟,敢做敢言,四起四落。现郓城县城跃进河南有墓存。
(11)樊敬,明初朱元璋钦点的第一批进士,曾任鸿胪寺卿、刑部左侍郎等职,历事洪武、建文、永乐、弘治四帝,深受信任。曾参与明王朝征安南(越南)、蒙古等战争,在后勤保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现郓城樊林就是那时皇帝敕建的。
(12)佀尚书,即佀钟,号大器,郓城随官屯镇佀楼村人,进士,先后任监察御史、户部尚书等职,为人正直,敢与汪直、刘谨等宦官权贵斗争,《明史》有传。
(13)樊继祖,樊敬曾孙,进士出身,曾任明兵、工二部尚书,深得嘉靖皇帝信任,嘉靖曾将东北军政大事相托。曾奉命到湖广、四川等地採集大木用以京城九庙及宫殿建筑的修缮。
(14)李尧民,万曆二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应天(南京)府尹。出身贫寒,为官清廉,入乡贤祠,现有庙,位于城区宋江武校东。
(15)魏希征,唐塔社区魏路口村人,清康熙朝进士,翰林学士,雍正帝老师,曾参与《明史》编纂。出身贫寒,为人平易,清正廉明。有《窝窝赋》传世。
(16)张宪周,光绪十六年武状元,曾为镇殿将军,后迁任崮关、娘子关从一品参将。1900年八国联军进陷北京,光绪皇帝和西太后仓惶西逃,张宪周勤王护驾,于居庸关袭击洋人,化险为夷。光绪返京后,御赐金字匾额“捍御功伟”,至今犹存。
(17)夏辛酉,郓城城区夏庄人,1868年,在左宗棠部下当兵,随军进驻陕西,因战功升任守备。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沙俄为分裂中国,蓄意挑动新疆少数人造反,夏辛酉奉命征剿,先后攻克乌鲁木齐、玛纳斯达等城,被保举总兵补用,赏戴花翎,穿黄马褂。1877年(清光绪三年)夏,又参加平定南疆的战斗,屡立战功,深受新疆第一任巡抚刘锦棠讚赏。。
(18)夏溥斋,号莲居,夏辛酉之子,参加辛亥革命,被选为山东省联合会会长,宣告山东独立。建国后任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副主席。对佛教莲宗贡献较大,名望颇高。
(19)樊文耀,仁怀庄人,民国国会议员,总统顾问。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文化运动中,首创宣文学堂,自任堂长,成为郓城县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0)陈亚三,陈坡村人,北大高材生,上世纪20年代,在菏泽城里及郓城黄安办“重华书院”,为乡村实验运动做思想準备。30年代随梁漱溟在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并任菏泽乡村实验县县长,是乡村建设实验运动的骨干。
(21)梁仞仟,武安镇洪王庄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夏,任济南市委委员兼高中党支部书记。1938年1月,成立中共郓城中心县委,开办抗日自卫团训练班。1939年3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到达郓城后,梁仞仟任鲁西七地委书记。1939年9月,郓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梁仞仟兼任县长。1940年4月,建立运西专署,梁仞仟又兼任专署秘书长。中共七大代表。后在中央研究院工作。1941年9月病逝于延安。
(22)1939年春,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师部及下属一部,挺进鲁西南,进入郓城,驻郓城西北张鲁集乡一带,开始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
(23)杨勇,湖南人,解放军上将。1939年随罗荣桓进入山东,后115师师部东进,杨勇留在鲁西南坚持斗争。曾任第115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司令员兼鲁西专署专员等职。
(24)万里,山东东平人,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冀鲁豫二、七、八地委书记。
(25)樊坝战斗是八路军115师入鲁抗日第一战。1939年3月4日夜,杨勇指挥八路军六八六团进击樊坝,毙伤伪军200余人,活捉伪团长刘玉胜以下300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民众的抗日激情。此后,以郓北为起点的鲁西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起来。
(26)1940年1月7日至8日,杨勇、苏振华指挥八路军部队在郓城县城西北9公里的潘渡一带伏击日伪军,歼灭日军160余人、伪军130余人,焚毁汽车4辆,缴获九二式步兵炮1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步马枪190余支。
(27)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然后千里挺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大军过河后随即进行郓城攻坚战,刘邓首长于当时郓北县的蔡楼过河,然后在郓城境内指挥鲁西南战役。现郓城有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博物馆。
(28)淮海战役中,郓城人民掀起支前高潮,为前线将士送粮、送鞋、送物资,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人民支前的重要性,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民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29)1949年初,根据党中央抽调干部到新解放区开闢工作的要求,郓北、郓城、郓巨(后合併为郓城县)三县抽调大批干部南下建政。先是在赣东北建政,不久继续南下贵州,为贵州全省的政党政权建设做出了努力,多数南下人员都成了贵州省及州、县的领导干部。
(30)郓城境内之水历史上流向东北,注入大清河。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后,河道淤积抬高,郓城之水难以排泄。上世纪50年代兴修水利,挖郓城新河、郓巨河等河道,自此境内之水流向东南,经南四湖入淮河,水畅其流,解决了内涝之患。
(31)王殿玉,郓城徐桥村人,盲人艺术家、民族器乐演奏家、擂琴艺术创始人,被人们誉为“丝弦圣手”。受邀演出,足迹遍及东北三省、济南、天津、广州、香港、南京、上海、重庆、桂林等地。建国后在天津市曲艺团工作,并在天津音乐学院授课。有人说,王殿玉的演奏,丝毫不逊于阿炳。
(32)任心才,曾任郓城山东绑子剧团团长,着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民众称其为“老任”、“任红脸”。他音域宽广,声腔洪亮,激昂高亢,极富山东梆子的传统韵味,倾倒了无数观众,是继窦朝荣之后山东梆子史上又一座丰碑。
(33)柳子戏是中国四大古老剧种之一,世称东柳西绑南昆北弋。山东省柳子剧团的前身就是郓城县唱柳子戏的工农剧社。柳子剧团排演《孙安动本》轰动一时。曾三次赴中南海给中央领导演出,受到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同志的高度讚赏。
(34)坠子书是郓城民间传统曲艺形式,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近年来,说书艺人王合义说唱水浒故事,轰动一时,他曾参加电视大奖赛,受到阎肃先生高度评价。在马街书会上,他的演唱又获金奖。
(35)赵玉斋,郓城人,古筝演奏家。曾在南京、上海等地卖艺,后任瀋阳音乐学院教师、教授,曾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奖。创作演奏的筝曲有《庆丰年》、《新春》,编着有《古筝曲集》、《筝曲选集》。
(36)彭丽媛,郓城人,着名歌唱家。
(37)宋江武校,全国十大民办武校之一,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前来学习,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体育人才,被称为冠军的摇蓝。
(38)宋江武校的状元大刀项目,舞动古时武进士考试使用的超重大刀,让人特别震撼。
(39)黄泥冈镇,在郓城东南十多公里处。
(40)好汉城,在县城内,AAAA级景区,以展示水浒文化为重点,是郓城县主要旅游项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