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就醉心于政治,四度出任英国首相的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尔逊16岁进入戴维森学院,29岁获博士学位,30岁开始在大学任教。1902年发表的《美国人民史》被认为是其学术上的最高成就。同年威尔逊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1909年当选为新泽西州长。1912年总统大选中,由于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廉·塔夫脱的竞争分散了共和党选票,以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1883年,伍德罗·威尔逊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院,并在3年后获得历史与政治科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议会制政府:对美国政治的研究》(Congressional Government: A Study in American Politics)。毕业后,先后在Bryn Mawr学院(1885-1888)和卫斯理大学(1888-1890)任学术职。
1879年进入维吉尼亚大学法学院,但一年之后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退学。不过,儘管从未毕业,在弗大就学的时候,威尔逊曾热情地参与两个校内团体:维吉尼亚合唱俱乐部(Virginia Glee Club),和杰斐逊文学与辩论社团(Jefferson Literary and Debating Society),并担任社团主席。退学后,伍德罗·威尔逊搬往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明顿居住,并继续从事它的研究。
教学经历
1890年,伍德罗·威尔逊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任法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授。
1896年,普林斯顿大学一百五十周年校庆时,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国服务的普林斯顿》(Princeton in the Nation's Service)的演讲。这个题目后来被扩展为“为国家服务,为所有民族服务”(Princeton in the Nation's Service and in the Service of All Nations),成为暗示普林斯顿大学的常用格言。在这篇着名演讲中,威尔逊概述了他对于民主国家大学的憧憬,呼吁高等教育机构把课程从历史中分离,并利用每一堂这样的课来为学生阐明他们的责任。1902年的威尔逊
1916年获得重新提名后,伍德罗·威尔逊在竞选中打出了“他让我们远离了战争”(he kept us out of the war)的口号,提示选民他任期内即维持了坚定的国策、又避免了与德国或墨西哥的公开冲突的业绩。但他却从未发誓即使受到挑衅也决不参战。1916年9月2日,当他发表接受党内提名的演讲时,伍德罗·威尔逊针对性地警告德国他不会容忍给美国人造成生命损失的潜艇战。
选战的最后结果出奇地接近,甚至在选后数天内都无定论。由于担心输掉选举而在欧战尚不确定的情况下成为跛脚鸭,威尔逊提出了一个假想方案:倘休斯取胜,他将先任命休斯为国务卿,然后和副总统一起辞职以使其接任总统。两党选情在数个州都十分接近。在加州大约一百万选票中威尔逊赢了3773票,而在新罕布夏只赢了区区54票。休斯在明尼苏达的358000张选票中赢了393张。最后威尔逊得到了277张选举人票,而休斯得到254张。威尔逊能赢得大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1912年大选时投给西奥多·罗斯福和工会领袖戴布兹(Eugene V. Debs)的票这次大多流向了他。
威尔逊建立了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政治宣传机构,即美国公共情报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由乔治·克里尔(George Creel,故俗称“鱼篓”委员会)领导。委员会在全国範围内鼓动爱国性反德情绪,并实施各种信息审查。除了公共宣传外,政府还将战争工作引入多个其它领域。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领导的战争工业委员会为美国的工厂制定战时目标和政策;赫伯特·胡佛被任命为食品管理局局长,该局鼓励美国民众参与到“无肉星期一”和“无麦星期三”活动中,以为海外部队节省食物;亨利·加菲尔德(Henry Garfield)领导的联邦燃料管理局引入了夏时制,并对煤炭和石油实施配给供应来确保军事需求。许多这样的委员会和管理机构的领导者都是由威尔逊徵召的商界人士。他们只拿一美元的日薪,以提高政府在战争期间的功效。
1885年威尔逊迎娶了乔治亚州罗马市一位牧师的女儿艾伦·亚克森·威尔逊(Ellen Louise Axson)。二人育有三女,分别是玛格丽特·伍德罗·威尔逊(Margaret,1886–1944)、杰西·伍德罗·威尔逊·塞耶(Jessie,1887–1933)和埃莉诺·伦道夫·威尔逊·麦克阿杜(Eleanor,1889–1967)。亚克森于1914年离世。威尔逊随后在1915年娶了伊蒂丝·博林·高尔特·威尔逊。伊蒂丝是曾经的印第安波瓦坦部落长老的女儿宝嘉康蒂(波卡洪塔斯)的直系后代。威尔逊为仅有的三位任内丧偶的总统之一。
根据凯思琳·L·沃格莫斯(Kathleen L. Wolgemuth)的说法,在1912年大选中,受到威尔逊誓言支持他们诉求的鼓励,抛弃共和党而转投民主党的黑人选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字”。但他们很快就失望了。威尔逊上台后很快就在数个联邦政府机构内引入种族隔离制度,也未能否决一项哥伦比亚特区的新法律;该法将异族通婚列为重罪。他还允许特区内所有有轨电车种族隔离化。
关于种族隔离的问题很早就被提上了威尔逊的日程。在1913年秋天的一次内阁会议上,邮电部长、来自南方的阿尔伯特·伯勒森(Albert S. Burleson)抱怨铁道邮件服务系统内的工作条件。此后,邮电部、财政部以及印刷局都引入了隔离措施,覆盖餐厅、澡堂、办公室和休息室等设施。隔离有时是通过在白人和非洲裔雇员座位间树立隔板来实现。在邮电部,就连直接减少和解僱黑人雇员都成为允许的政策。威尔逊甚至没能重複他两位前任的做法,为财政部登记处以及其他联邦机构指派黑人官员。他虽也打算如此,但在南方的反对下最终退让。这些举措为威尔逊整个总统任期内对种族问题的态度定下了基调。而威尔逊认为这儘管短期内牺牲了非洲裔美国人的权利,但实现了面向长期的全民福祉的进步。
在俄国因十月革命而于1917年退出战争后,为防止德国或布尔什维克政权接管早先协约国支援沙皇和克伦斯基政府的武器装备和补给物资,以及出于其他目的,协约国向俄派出大批干涉部队。但是这些部队多未实现既定目标。威尔逊派出的干涉军护送捷克和斯洛伐克战俘沿西伯利亚铁路撤退,并控制了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海参崴等港口都市。儘管美国干涉军不是被派到俄国与布尔什维克交战的,但双方还是发生了几次冲突。虽然威尔逊干涉的动机本无恶意,但美国入侵还是引起了俄国革命者的憎恨。罗伯特·马杜斯(Robert Maddox)曾说,“干涉的直接后果就是延长一场血淋淋的内战,更多地夺取数以千计的生命,以及给一个已经满目疮痍的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1920年4月1日,威尔逊宣布从俄国撤走大部分部队,但还是有一些直到1922年才离开。唐纳德·E·戴维斯(Donald E. Davis)和尤吉恩·P·特拉尼(Eugene P. Trani)如此总结道:
根据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罗伯特·M·拉佛莱特(Robert M. La Follette, Sr.)的说法,很多人是反对战争的。在国会讨论是否宣战的四天中的三天内,拉佛莱特就收到数封反对参战的电报和请愿信。他后来成为仅有的6名对参战投反对票的议员之一。内布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乔治·W·诺里斯(George W. Norris)也反对参战。他说:“我最为强烈而真挚地反对採取任何将把我们的国家带入这场正在欧洲进行的毫无价值的战争中去的步骤。”他给出了一些合理的理由来说明为什幺美国对德宣战是不公的。其中一个是,当1916年11月4日英国宣布了一个战争区域后,美国表示服从;可当德国在1917年2月4日也宣告了一个战争区域时美国却表示反对。儘管英德两国都违反了国际法并干涉了美国的中立权,美国却只针对德国採取行动。此外,他还指出双方都有许多野蛮和非人道的战争行为。诺里斯相信政府想参战只是因为那些富人已经在资助英国作战。他告诉国会,唯一将从战争中受益的人是“军火製造商、股票经纪人和债券贩子”,并向国会提交了一封由纽约证券交易所员工所写的信作为证据。他总结这个证据称:“这里我们有了一个能代表那个阶级的人。他所在的阶级将因我们捲入当前的战争而腰缠万贯。他们已经挣了几百万。如果我们参战他们还要再挣上几亿不止。”诺里斯认为战争是不值得的,因为它只是使富人受益和向交战国提供军火。他说:“战争不会为集体大众和爱国市民们带来繁荣。它会增加那些辛勤劳作者和那些为生计奔波者的负担,它只会将财富带给那些华尔街的股票赌徒——一群已经享有花也花不完的财富的人。”
1913年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 Sr.)被任命为驻奥斯曼帝国大使。摩根索在他任内尽全力缓解土耳其当局行动所造成的恶果。他给威尔逊发了一封题为“亚美尼亚局势”(Armenian situation)的电报,讲述了亚美尼亚人所面临的巨大苦难。关于种族灭绝的深入情况,摩根索在他所着的《摩根索大使的故事》(Ambassador Morgenthau's Story)一书中作了详细阐述。这本书被他题献给威尔逊。摩根索还建立了美国近东救援委员会(American Committee for Relief in the Near East)以协调对亚美尼亚的人道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