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外交十记

(2021-06-29 12:00:04) 百科综合
外交十记

外交十记

《外交十记》,纪实文学作品,中国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着。作者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其本人在国内国际外交领域有相当的影响。该书是作者担任外交部副部长、部长期间的十件大事回忆,整理结集成册,时间跨度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

《外交十记》是钱其琛2005离退后才创作的,作者自言是用平实手法作一些亲身经历事件的记录。事实上,该书亦一定程度上披露了外交战线上的若干内幕细节,该书所附的100余幅图片,其中有不少是首次公开,等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者不容忽视的参考资料。

《外交十记》一经问世,便产生广泛的影响,国内方面官媒宣传推介颇多,中共中央工委且列为推荐书目。在国际上,早有英、俄、日、韩等语言译本。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内的多位中外政坛、学界名人均给予好评。

基本介绍

  • 书名:外交十记
  • 作者:钱其琛
  • ISBN:9787501221103
  • 类别:政治>外交
  • 页数:450
  •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3-10-1
  • 装帧:平装
  • 字数:220000

内容梗概

《外交十记》的主题是外交方面的内容,作者钱其琛,从1955年开始从事外交工作,1982年任外交部副部长,1988年任外交部长,后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等,一直在中国外交领域任职,与本书主体密切相关。这本书是他在2003年卸任国务院副总理后的回忆之作。
书插图1书插图1
《外交十记》全书主体分十章,内容主要包括十个事件、外交场景,分别是:中苏关係正常化、高棉问题的巴黎会议、飞往巴格达、东京的“葬礼外交”、通往汉城、黑云压城城不摧、从苏联到俄罗斯、非洲情结、涉台外交的两次斗争、港澳回归。事件的背景、独家披露的内幕、鲜为人知的细节、平实白描的笔调,使读者在领略外交家风采的同时,尽可把握上述历史时期的中国外交进程。
《外交十记》还附录有10篇文章,包括5篇演讲及5篇作者对国际形势的看法论述,并有《外国人名索引》以方便检索。书前有《自序》,后有《后记》,皆作者钱其琛自作。该书中还插附有百余幅历史照片,其中不少照片是初次发表。
关于《外交十记》,作者自言“只是从几个侧面,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做些记述”并且是将“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平实白描地写下”。

图书目录

《外交十记》目录
章节标题
序言
第一章
中苏关係正常化
第二章
高棉问题的巴黎会议
第三章
飞往巴格达
第四章
东京的“葬礼外交”
第五章
通往汉城
第六章
黑云压城城不摧
第七章
从苏联到俄罗斯
第八章
非洲情结
第九章
涉台外交的两次斗争
第十章
港澳回归
附录
在北京大学国际关係学院的五篇演讲
经济全球化和其他
谈谈国际关係研究
当前国际形势的若干问题
“9·11”之后的美国
伊拉克战争与美国
外国人名索引
后记

创作背景

在《外交十记》的作者“自序”中,钱其琛介绍了他自己创作这本书的一些情况:2003年3月18日,全国人大换届大会闭幕(即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时间为2003年3月5日~2003年3月18日),作者从国务院副总理岗位退下来,自叹“已经七十五岁,超期服役,退下来只想有时间,看些以前想看而没时间看的书,做些以前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于是,在2003年春,作者开始考虑记叙往事,并作了一首五言诗述怀明志,其中有这样两句:“有情叙往事,无官开新卷”。作者在《序言》中称,由于“年轻时七年多的地下党工作养成的习惯,不留片纸只字”,造成从来“不记日记”,因此,这“叙往事,开新卷”,也只能是“一切只凭记忆”。
书插图2书插图2
作者为中国资深外交官,作者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始到21世纪初,这20多年的中国外交,经历了十分严峻的考验,走过了不平常的道路”。作为参与者之一,作者回顾起来“往事历历在目”,一些亲身经历的场景,“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在脑海中不断萦迴”。于是,凭藉着深入脑海的回忆,作者经过数个月的努力,终于“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平实白描地写下”。
《外交十记》书名的由来,只是因为作者截取、叙述了亲身经历外交事务中的十个比较重要的事件、场面等,作了十段“记录”,以飨读者。作者自言,这公诸于众的十件事,“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真实準确”,而由于“非史非论,故称之为《外交十记》”。
从作者自述的《序言》中所介绍的创作情况,至《后记》末题时间“2003年8月15日”看,则《外交十记》的成书时间,从动笔到出版历时仅仅“5个月”。

评价影响

影响

《外交十记》出版后,影响很大,人民网、新华社等官方权威媒体皆有宣传推介会摘录、评论。《外交十记》出版翌月,作者便在北京图书大厦进行签名盖章本的义拍活动,拍卖所得将分别援助患怪病少女及失学儿童,前驻智利、古巴大使王成家,前驻叶门、叙利亚大使时延春将现场为读者签名留念。《外交十记》出有全国限量上市2800册的珍藏本,逐本编号。该书还是中共中央读书推荐活动的书目(2009年)。

评价

中央电视台的推介评价是:中国老资格外交家钱其琛,退休后以半年时间将亲历的十件外交大事结集成《外交十记》一书。钱其琛是海内外享有盛名的一位外交家。长期以来,他一直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活跃在中国和世界政治、外交舞台上。2003年3月,年届75岁的钱其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兴之所至,做诗述怀,诗中写道:“有情叙往事,无官开新卷。”于是,他便开始着书立说。他用了半年的时间,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十件外交大事珍集成册,将所见所闻所感和盘托出。这即是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作者钱其琛经历的十件外交大事,《外交十记》清晰地勾画出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外交画卷。
书插图3书插图3
《南方日报》的推介是: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从事外交工作20多年,退下来后于2003年7月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写成书籍,定名为《外交十记》,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此书记录了中国外交部门按照邓小平制定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发扬周恩来总理开创的大国外交风範,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折冲尊俎,夺取斗争胜利的秘辛。
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时延春则在《绚丽多彩的外交画卷——钱其琛的《外交十记》读后感》评价:《外交十记》描述了作者经历的十件外交大事。在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这2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战结束,出现了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局面。国际风云的变幻既给中国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众所周知,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中国的外交工作转向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努力争取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成为外交工作的重心。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际形势对中国提供的最大机遇就是世界和平因素的增长,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1989后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对华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党中央高瞻远瞩,採取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由于坚持贯彻这一外交政策,中国外交冲破惊涛骇浪,取得辉煌成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外交十记》为读者清晰地勾画出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外交画卷。作者认为,在他担任外长十年期间,中国外交所经历的最艰难的时期,莫过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那段时间。他写道:“那时,国际风云突变,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宣布制裁中国,各国政治势力出于各种目的,也在世界上掀起了阵阵反华浪潮。”一时电闪雷鸣,乌云翻滚,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味道。面对严峻的挑战,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中国在外交工作中敢于斗争,又善于应付,很快打破了西方的种种制裁,遏制了反华浪潮。钱其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和中国外交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作者身处这场惊心动魄斗争的第一线,写出了“黑云压城城不摧”这一光辉的篇章。作者对这十大外交事件背景的叙述、对鲜为人知细节的披露,以及平实白描的笔调,都使该书引人入胜。《外交十记》所揭示的十件外交大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一页。它将成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一本书,也将成为广大外事工作者的珍贵教材。
《外交十记》的英文版、俄文版、韩文版、日文版、泰文版等早已正式出版发行,在国际上引起十分广泛的关注。
2006年出版英文版时,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同年3月举行了推介招待会。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弗莱彻特、出版该书的哈珀—柯林斯公司总编辑伯纳姆,以及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和数百位中外来宾出席了招待会。弗莱彻特、伯纳姆和周文重,以及为此书译文润色修改的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都发表讲话,高度评价《外交十记》和钱其琛对中国外交、联合国的国际事务所做的贡献。
2006年出版泰文版时,泰国前外交部长枢密院大臣西提、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校长苏查达·吉拉南女士、《外交十记》泰文版译者阿通教授、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顾问强博士等参加首发仪式。西提表示:“此前所认识的钱其琛先生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外交家。今天,要祝贺他在外交领域之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阿通教授评价“阅读一本好书犹如遇见一位贤人”,“这是一本不平凡的让你了解中国那十年外交秘史的好书!”
2007年钱其琛《外交十记》日文版发行纪念仪式在东京举行时,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主持了发行纪念仪式。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羽田孜、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以及前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前外相中山太郎等20余位国会议员和各界来宾约300齣席了仪式。王毅大使、河野议长以及本书日文版译者、《读卖新闻》前驻北京总局长浜本良一和日本前外相中山太郎先后在仪式上致辞,祝贺该书在日本出版发行。日本参议院议长扇千景及一些日本民众还专门发来贺电。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一封信函中评价《外交十记》表示:这部书触及了这个时代许多最重大的外交事件,将为私人的藏书增添一部宝贵的书籍。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读起来其乐陶陶,作者任公职的岁月正处于中国当代历史上至为关键的几十年,作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决不可以低估,相信《外交十记》将会引起美国读者的浓厚兴趣,并将对加深中美两国之间的理解、合作与友谊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作者简介

钱其琛,1928年1月生于天津,江苏嘉定(现上海市嘉定区)人。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相当大学文化。1942年至1945年在上海大同大学附中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党小组长、党支部书记。曾任职上海《大公报》社职等。1949年至1954年在团委系统工作。后留学苏联,并驻苏,又回国任对外司副司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2年至1982年任驻苏联使馆参赞,驻几内亚大使,外交部新闻司司长。1982年起历任外交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委副书记,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93年3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后又兼任香港、澳门回归事宜的领导工作之一,等。2003年3月,离开副总理岗位。
钱其琛钱其琛
钱其琛曾于2000年1月任北京大学国际关係学院院长、2005年11月被授予蒙古国最高勋章——“北极星”勋章。通晓俄语、英语,略通法语。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