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火星探测器

(2019-10-27 07:22:32) 百科综合
中国火星探测器

中国火星探测器

中国火星探测器是指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2016年8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徵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首次公布了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的外观设计,并介绍了中国火星探测计画的细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火星探测器
  • 发布时间:2016年8月23日
  • 发布地点:北京
  • 设计特徵:环绕、着陆、巡视一次实现

背景信息

受天体运行规律的约束,每26个月才有一次火星探测有利发射时机。而从2016年起到2020年前后仅有3次发射机会,国际上将迎来火星探测的高峰。

目的任务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指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表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不仅要实现环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还要突破火星进入、下降、着陆、巡视、远距离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使我们真正进入深空,走近火星。
中国火星探测器
张荣桥还提到,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气动外形减速、降落伞减速和反推发动机动力减速,最后下降着陆在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要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

计画进度

据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介绍,2020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将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所未有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他介绍说,火星距离地球最远达4亿公里,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在器箭分离后,经过约7个月巡航飞行被火星引力捕获。此后环绕器环绕火星飞行,并与着陆巡视器分离,然后进入任务使命轨道,开展对火星环绕探测,同时为着陆巡视器开展中继通讯。在这阶段,在轨道设计上就要兼顾环绕和着陆的需求。
刘继忠介绍说,整个工程进展顺利,技术攻关已经完成,正在生产各个分系统。
据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披露,中国首次火星着陆的地点将会是火星低纬地带,也就是靠近火星赤道的某片区域,但现在精确的位置还无法确定。他说,着陆器在火星表面软着陆时存在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也是任务的重大难点之一。孙泽洲向记者介绍,执行首次火星任务的探测器一共会携带13台(套)科学载荷,比如执行火星全球探测的各类遥感相机和浅层地表雷达。相比重量为140公斤的中国首台月球车“玉兔”,首台火星巡视器的重量约为200公斤,可以工作92个地球日。
2018年3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IC)十一院研究员周伟江透露,我国的火星探测器计画于2020年发射,目前已完成气动外形设计,以及气动力、气动热设计工作。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