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美建交

(2021-06-27 19:00:00) 百科综合
中美建交

中美建交

1972年, 尼克森总统访华, 这标誌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20世纪70年代末,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抓住机遇, 促成中美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係,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2019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2019年1月18日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举办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回顾中美关係不平凡历程,展望中美关係未来发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美建交
  • 拼音:zhōng měi jiàn jiāo
  • 建交时间:1979年1月1日
  • 相关事件:尼克森访华
  • 相关人物:尼克森、毛泽东、邓小平等

建交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 中苏之间的裂痕加大。从美方来说,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係。中苏关係的恶化为中美关係改善提供了契机。
1966年2月12日, 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威廉·邦迪(William Bundy)在一次讲话中提出, 美国应在坚持抵制亚洲共产主义扩张的同时, 尝试同中国接触的可能性。邦迪的讲话标誌着美国对华政策鬆动的开始。自邦迪的讲话起, 美国官员改用“北京”来称中国的首都, 而在此之前他们一直沿用“北平”的称呼。作为对这些变化的回应, 中国政府于1966年春传达给美国政府一个信息:如果美国不侵略中国和越南北方, 而且不轰炸红河河堤, 中国将不直接介入越南战争。美国政府接受了这一条件。
1966年7月,詹森总统在一个题为《亚洲和平的要素》的讲话中, 呼吁在亚洲的敌对国家相互和解, 重申他对进行双边接触的兴趣。 这是15年来第一位美国总统对新中国做出的最为和解的姿态。
1966年9月以后, 美国官员在华沙的双边会谈上不再提中国共产党在亚洲的“阴谋”。这一对华政策的新路线被美国政府称之为“遏制但不孤立”的政策。詹森政府对中国的新态度反映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对中国问题的关注。
1966年3月, J. 威廉· 富布赖特( J. W illiam Fulbright)领导的参议院外交关係委员会举行了12次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听证会, 吸引了美国公众的广泛兴趣。在听证会上,除了少数保守主义者之外, 所有着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在发言中都要求政府软化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 到1967年, 美国情报官员得出结论," 中国的主要敌人是苏联而不是美国"。
在中国方面, 苏联于1968年8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 中国对苏联扩张主义的担心增大, 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 公开把苏联视为比美国更大的威胁。中苏边境冲突不断发生, 并在1969年3月珍宝岛战斗中达到了顶点, 两国都在共同的边境地区大量陈兵。尼克森注意到了这一点, 他把中苏分裂看做是当代世界上最深刻的国际冲突之一。当尼克森政府迫于国内反战运动和国际局势的压力实行美国逐步从越南脱身的计画时, 中美之间矛盾的重要性减轻了。
实际上, 早在1967年尼克森就在《外交杂誌》上发表了题为《越南后的亚洲》的文章。他强调,“将来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作用可能是很有限的”,美国不应当“ 把中国永远排斥在国际大家庭之外”。 尼克森接受了基辛格对世界的看法, 认为二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种双边冲突的时代业已结束, 世界出现了由美、苏、中、日、西欧五种力量组成的多极结构, 美国应在这个“多边外交的新时代”中利用中苏分裂, 并在五种力量中心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1969年2 月1日, 尼克森在宣誓就职仅仅12天之后就要求政府官员试探同中国官方接触的可能性。同年7月21日, 美国政府宣布取消某些对华贸易管制, 并放宽了去中国旅行的限制。不久, 尼克森政府决定停止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的巡逻。
1970年1月8日,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宣布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时第一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
中国领导人注意到了这些迹象。此时, 中苏之间的严重对抗对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中国因此面临着同时与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 毛泽东做出了重大的战略决定:尝试同美国结成战略伙伴关係, 共同应对对于中国来说更危险的敌人——苏联。
美国桌球运动员在长城游览美国桌球运动员在长城游览
1970年10月1日,中国向美国发出了一个和解信号,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应邀在国庆节登上天安门城楼, 并被安排站在毛泽东的身边。同年12月18日, 毛泽东接见了斯诺, 并表示中国欢迎尼克森访华。毛泽东抓住时机,作出决策。
1971年4月, 毛泽东亲自批准了邀请美国桌球代表团于1971年4月10~17 日访华, 以此表示中国对同美国交往的诚意, 也因此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小球转动了大球”的“桌球外交”。桌球外交推动了世界形势的发展。

建交历程

发展

反对苏联扩张的共同利益推动中美这两个冷战对手走到了一起。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飞抵北京。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为中美关係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经过中美双方的频繁磋商和精心设计, 尼克森终于在1972年2月21日实现了其对中国的破冰之旅。尼克森在次日与周恩来会晤时,私下保证美国不支持任何台湾“独立”运动, 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并支持任何可通过谈判达成的“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方案”。 在尼克森访华结束时(1972年2月28日), 中美在上海签署了着名的《中美联合公报》(即“ 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确认了从台湾地区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
尼克森访华也标誌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失败。中美两国关係的和解极大地缓解了来自北方的对中国安全的威胁, 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与一大批国家关係的正常化。从此,中美两国走上了充满荆棘的、通向关係正常化的道路。在中美高层官员的互访基础上, 两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得以开启, 但两国的贸易、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仍然受到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係和毛泽东时代后期相对封闭政策的阻碍。此时, 两国关係的核心可以说是联合对抗苏联的共同利益。

结果

尼克森在1972年访华时曾许诺, 如果他能得到连任, 他将在其第二个总统任期内实现中美关係正常化。然而, 无论是尼克森还是他的继任者福特都没有能够完成这一任务, 因为他们都在同中国改善关係的同时也追求同苏联的缓和。尼克森在第二任期一开始就忙于同苏联达成关于核裁军的各种条约和协定, 美苏之间开始了另一个缓和阶段。这些引起了中国的担忧。与此同时, 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状况都阻碍了中美建交的进程。到1976年, 中国的周恩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相继逝世; 在美国,水门事件之后接任尼克森的福特总统也面临着新的大选。当两国的政治领导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内问题上时, 中美关係的发展停滞了。
中美两国在共同努力下, 克服了巨大障碍达成了妥协, 于1978年12月15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係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它的发表,标誌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係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外交关係的正常化,为东西方全面交流奠定了基础,国际大企业们蜂拥而至,争抢着来开拓中国这块庞大的市场,而中国也在这场世界经济浪潮中日趋成熟。

建交意义

中美建交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係的新阶段。
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1972年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森总统1972年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森总统
中美建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係突破的标誌性大事。3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係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中美关係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出。

建交庆贺

2009年1月12日,“30年后再回首——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图片展”开幕式在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希分别为图片展致贺词。
2019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

中国致辞

在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
(2019年1月10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王岐山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招待会,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
40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政治勇气,作出中美建交的历史性决定,掀开了中美关係新的一页。
邓小平同志当年曾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建交对于发展两国关係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深远影响,必将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富有远见的判断。当前,中美关係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潜力、最有重要影响的双边关係之一。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双方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係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係搞坏,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近期,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成功会晤、通电话,并就中美建交40周年互致了贺信。两国元首积极评价40年来中美关係的历史性发展。习主席指出,双方要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係,让两国关係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特朗普总统强调,发展合作和建设性的美中关係是他的优先事项。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为双方推动中美关係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望40年,中美关係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取得了当年人们难以想像的巨大成就,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有力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建交时,中美双边贸易不足25亿美元,相互投资几乎为零;2017年,双边贸易超过5800亿美元,各类投资累计超过2300亿美元。
——建交时,中美人员往来每年仅几千人次;2017年,两国人员往来超过530万人次,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超过40万人,美在华留学生也增加到2万人。两国已建立50对友好省州和227对姐妹城市。
——40年来,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各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果的交流合作。从处理地区热点问题到反恐、防扩散,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保护、疾病防控到月球探测,双方合作清单越来越长。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结了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心血。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在座各位新老朋友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美关係发展的两国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深深谢意!
女士们、先生们!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40年前,中美建交是为了扩大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了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40年后中美关係再出发,双方要始终牢记这一初衷,坚持协调、合作、稳定的基调,更好造福两国、兼济天下。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是国与国的相处之道。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为双方正确处理两国关係提供了根本遵循。40年后中美关係再出发,双方要坚持上述原则和共识,尊重彼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和管控分歧,这是确保中美关係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的关键。
聚焦合作、拓展共同利益,是40年来中美关係历久弥新、不断向前的动力所在。40年后中美关係再出发,双方要适应新的现实,不断寻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不断深化和推进务实合作,让两国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是中美关係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40年后中美关係再出发,双方要秉持开放的胸襟,顺应两国人民加强交流合作的愿望,积极鼓励工商、教育、文化、体育、科技、青年、地方、媒体等各界扩大交往,进一步夯实中美关係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踏踏实实办好自己的事,让中国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中国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继续以真诚的态度和开放的胸怀,与各国互学互鑒,深化互信与合作,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必将从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中获得更大的机遇和利益。
现在,我提议:
为中美合作取得的巨大发展,
为中美关係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在座各位朋友的健康,
乾杯!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