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係正常化是指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係由对立和敌对逐步变为接触和交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美关係正常化
- 外文名:the normaliz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
- 时代:20世纪70年代
- 国家:中美两国
-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背景
参见:越南战争、中苏边界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美国政府经过了短时间的“眺望”,对新中国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不承认”政策。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美两国政府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国际形势,都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包括两国间的相互政策,为了打开中美关係大门,开始试探和接触。
过程
试探接触
由于美国陷于越战泥潭不能自拔,再加上经济的不景气,使得美国考虑到重新看待和新中国关係的问题,由过去对中国的强硬态度逐步变为缓和。1967年10月,準备竞选美国总统的理察·尼克森在着名的《外交》杂誌上发表《越战之后的亚洲》一文,文中写道:“从长远来看,我们简直经不起永远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之外,来助长她的狂热,增进她的仇恨,威胁她的邻国。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使十亿最有才华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1969年2月1日,尼克森就任总统一周后,交给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一份备忘录,其中说,他想同中国发展关係。在中美双方完全隔绝的情况下,为了同中国取得联繫,美国尝试了包括罗马尼亚、法国在内的多个秘密渠道,最后通过巴基斯坦这个双方共同的朋友取得了成功。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和1971年10月20日至26日,安排基辛格先后二次访华。为尼克森访华做铺垫。
同时尼克森政府通过放宽对中国在贸易和人员往来方面的限制,停止海军在台湾海峡的巡逻,并向中国保证,一旦苏联对中国发动袭击,美国将不会支持苏联等多种方式来寻求改善对华关係。
斯诺和毛泽东

而此时的中国同样也面临重新考虑和美国的关係,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中苏关係开始恶化。到了1969年春夏,在中苏边界珍宝岛等地区多次发生了武装冲突,双方都有伤亡。苏联入侵阿富汗、支持越南出兵高棉,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上恢複合法席位,国际地位也大大提高,也表露出对美国关係希望改善的意愿。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森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破冰之旅
参见:尼克森访华
1970年,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
1971年4月,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桌球锦标赛的美国桌球队向中国桌球队表示希望访华。4月6日,中国桌球协会邀请美国桌球队访华。4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了美国桌球代表团全体成员。周恩来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1971年7月和10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到中国,为尼克森总统访华做準备。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森正式访华。2月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森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係正常化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係正常化的关键。尼克森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在公报中,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係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在台湾问题上中方重申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方声明:“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係的档案。它的发表,标誌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係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森

中美建交
参见:中美建交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係的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在联合公报中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两国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係,这是两国关係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係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后续
参见:邓小平访美
中美关係正常化后,1979年邓小平及夫人卓琳抵达华盛顿,受到了元首级的接待,但是第一晚外出参加的活动,却是一场非正规的“聚旧家宴”。在外交上一直有着卓越策略的邓小平,用入乡随俗的举动,彻底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的传统看法。纯朴自然的情感交融,使很多美国民众流下了眼泪,瞬间超越了所有的政治的藩篱。
评价
中美外交关係的建立,为两国间的交往和合作开闢了道路。从关係正常化以后,中美关係虽然经历了不少曲折和起伏,但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中美保持了领导人的互访和高级官员的磋商,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取得进展。
影响
中美关係正常化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係的新阶段。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中美关係正常化为中德建交开启曙光。
中美关係正常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係突破的标誌性大事。3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係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中美关係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出。
轶事
历史学家麦克·苏瑟说:“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周恩来1945年在日内瓦会见杜勒斯的时候,杜勒斯拒绝同他握手,周在后来的15年里,仍对此耿耿于怀。你们可否就毛泽东、周恩来与尼克森、基辛格彼此第一次见面时他们之间的人际互动做一些评论?”
美国官员温斯顿·洛德回答说:“正是由于这段握手的历史,1972年2月尼克森走下飞机时,大步走向周恩来,同时伸出自己的手。这一动作是事先经过非常认真地设计的,当然,中国人立即就明白了我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