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17日美国与中国发表有关军售台湾问题的公报(即“八一七公报”)。美国与中国在1979年建交时,对军售台湾问题因未能达成共识而搁置。1981年里根(Ronald Reagan)上台后,继续讨论此棘手问题,双方经过冗长的谈判过程,于1982年8月间达成协定,发表公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 发表日期:1982年8月17日
- 缔约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
- 简称:八·一七公报
简介
1982年8月17日 中美“八·一七公报”发表。在公报中,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美国政府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政策。”美国政府进一步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与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来供应的水平。它準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至此,由于美售台武器问题的谈判告一段落。
1982年邓小平会见乔治·布希

其内容除重申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认知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美国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外,主要强调美国不打算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而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準,美国将逐步减少对台军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这一公报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唯一专门针对台湾问题的公报,也是三个联合公报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公报。该公报是为了彻底解决美国对台武器出售的问题而签订的,该问题在《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都未获得有效解决,双方只是阐明了各自的立场,但都未达成共识。但是在公报中,除了美方首次强调将逐步减少对台武器销售之外,中国则重申“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美国也对此表示“讚赏”。
《八一七公报》的达成使当时紧张的中美关係得到缓解,使中国在国际上有了更大的迴旋余地。中美间三个联合公报提出的中美关係的指导原则,对80年代中美关係得到较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后来美国部分政府政策却明显违背该联合公报精神。
全文
《八一七公报》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七日,简称《中美联合公报》),全文如下: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发表的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建立外交关係的联合公报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範围内,双方同意,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继续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係。在此基础上,中美两国关係实现了正常化。
二、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在两国谈判建交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解决。双方的立场不一致,中方声明在正常化以后将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双方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妨碍中美关係的发展,因而在赵紫阳总理与隆纳·雷根总统以及黄华副总理兼外长与亚历山大·黑格国务卿于一九八一年十月会见时以及在此以后,双方进一步就此进行了讨论。
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係的根本原则。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的上海公报确认了这些原则。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生效的建交公报又重申了这些原则。双方强调声明,这些原则仍是指导双方关係所有方面的原则。
四、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是按照这一大政方针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进一步重大努力。
五、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它与中国的关係,并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美国政府理解并欣赏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中所表明的中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台湾问题上出现的新形势也为解决中美两国在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上的分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六、考虑到双方的上述声明,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準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在作这样的声明时,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贯立场。
七、为了使美国售台武器这个历史遗留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最终得到解决,两国政府将尽一切努力,採取措施,创造条件,以利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八、中美关係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双方决心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繫,为继续发展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係共同作出重大努力。
九、为了使中美关係健康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和国际问题保持接触并进行适当的磋商。
历史意义
谈到世界国际关係史,就不能不说中美关係。一个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并且蕴含无限发展潜力的开发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堪称最大经济体的西方已开发国家,中美两国的关係正常与否,直接关係到中美两国的切身利益,对世界局势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复甦、崛起,大洋彼岸的美国不可能忽视与中国的合作关係,而进入19世纪80年代,中美关係也走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很多研究中美关係发展史的人,都会把1972-1989年的这段时间概括为中美关係的“蜜月期”,对中美关係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个联合公报都是在这一期间签署的。三个联合公报的最后一份——《八一七公报》签署于1982年,其与《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一起构成了中美对话、合作的基本原则。
1982年8月17日,经过艰难谈判,中美两国政府就美国对台军售问题签署联合公报。美方在《八一七公报》中重申:“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美方还特别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準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可以看出,台湾问题构成了《八一七公报》的主要内容,而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在两国关係实现正常化后,美国政府发布的《与台湾关係法》规定,要继续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为中美关係的进一步发展设定了严重障碍。美国的这一做法已严重侵犯我国主权,我们当然要义正言辞地予以回击,《八一七公报》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签署的。
《八一七公报》的签署虽然历经波折,但却显示出我们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也为今后中美关係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在台湾问题得到较好处理时,中美关係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两国关係就波折迭起,麻烦不断。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任何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都是中国人民不能容忍的。《八一七公报》解决了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诸多分歧,成为涉及此类问题的纲领性档案。由此可见,《八一七公报》在中美关係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这份公报是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的公报,但它的意义和作用不仅限于此。公报说,美国政府“无意侵犯,无意干涉,无意执行”;这三个“无意”都是较之《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更为明确的承诺。
同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为《八一七公报》提供了最好的注脚。在外交政策上,我国一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也不断展现出自信自强的大国姿态,有了经济这个助推器,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在与英国、葡萄牙的外交谈判中,中国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而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八一七公报》发表后,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取得了更大程度的共识。此后每当遇到涉及台湾的问题,中国都在反覆重申,双方应以《八一七公报》为基础,坚持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和处理两国关係。只有处理好台湾问题,中美才能在其他领域加深交往与合作。
《八一七公报》是中美关係正常化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碑上虽然已依稀可见岁月的斑驳,但其历史功绩和意义却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相关事件
尼克森访华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察-尼克森自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二月二十八日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陪同总统的有尼克森夫人、美国国务卿威廉-罗杰斯、总统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和其他美国官员。
尼克森总统于二月二十一日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两位领导人就中美关係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
访问中,尼克森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就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係正常化以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此外,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和外交部长姬鹏飞也以同样精神进行了会谈。
尼克森总统及其一行访问了北京,参观了文化、工业和农业项目,还访问了杭州和上海,在那里继续同中国领导人进行讨论,并参观了类似的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领导人经过这幺多年一直没有接触之后,现在有机会坦率地互相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对此,双方认为是有益的。他们回顾了经历着重大变化和巨大动荡的国际形势,阐明了各自的立场和态度。
中国方面声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大国不应欺负小国,强国不应欺负弱国。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一切外国军队都应撤回本国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越南、寮国、高棉三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坚决支持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七点建议以及在This year2月对其中两个关键问题的说明和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联合声明;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二日提出的朝鲜和平统一的八点方案和取消“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主张;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对外扩张,坚决支持日本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和中立的日本的愿望;坚决主张印度和巴基斯坦按照联合国关于印巴问题的决议,立即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撤回到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各自一方,坚决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维护独立、主权的斗争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的斗争。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历史潮流。国家不分大小,应一律平等,大国不应该欺负小国,强国不应该欺负弱国。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与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及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意愿,选择本国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和主权与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控制和颠覆。一切外国军队都应该撤回本国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越南和寮国、高棉三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作努力,坚决支持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七点建议以及在This year二月对其中两个关键问题的说明和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联合声明;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二日提出的朝鲜和平统一的八点方案和取消“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主张;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和对外扩张,坚决支持日本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独立和民主、和平、中立的日本的愿望;坚决主张印度与巴基斯坦按照联合国关于印巴问题的决议,立即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撤回到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各自一方,坚决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的斗争。
美国方面声明: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需要对缓和当前的紧张局势和消除冲突的基本原因作出努力。美国将致力于建立公正而稳定的和平。这种和平是公正的,因为它满足各国人民和各国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愿望。这种和平是稳定的,因为它消除外来侵略的危险。美国支持全世界各国人民在没有外来压力和干预的情况下取得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美国相信,改善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与国之间的联繫,以便减少由于事故、错误估计或误会而引起的对峙的危险,有助于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各国应该互相尊重并愿进行和平竞赛,让行动作出最后判断。任何国家都不应自称一贯正确,各国都要準备为了共同的利益重新检查自己的态度。美国强调:应该允许印度支那各国人民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命运;美国一贯的首要目标是谈判解决;越南共和国和美国在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七日提出的八点建议提供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在谈判得不到解决时,美国预计在符合印度支那每个国家自决这一目标的情况下从这个地区最终撤出所有美国军队。美国将保持其与大韩民国的密切联繫和对它的支持;美国将支持大韩民国为谋求在朝鲜半岛缓和紧张局势和增加联繫的努力。美国最高度地珍视同日本的友好关係,并将继续发展现存的紧密纽带。按照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决议,美国赞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停火继续下去,并把全部军事力量撤至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各自一方;美国支持南亚各国人民和平地、不受军事威胁地建设自己的未来的权利,而不使这个地区成为大国竞争的目标。的情况下取得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美国方面相信,改善具有不同意识形态国与国之间的联繫,以便减少由于事故和错误估计或误会而引起的对峙的危险,有助于缓和紧张局势努力。各国应该互相尊重并且愿进行和平竞赛,让行动作出其最后判断。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自称一贯正确,各国都要準备为共同利益重新检查自己的态度。美国方面强调:应该允许印度支那各国人民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决定自己命运;美国一贯首要目标是谈判解决;越南共和国与美国在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七日提出的八点建议提供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在谈判得不到解决的,美国预计在符合印度支那每个国家自决这一目的情况下从这个地区最终撤出所有美国军队。美国将保持其与大韩民国的密切联繫和对它支持;美国将支持大韩民国为谋求在朝鲜半岛缓和紧张局势和增加联繫努力。美国最高度地珍视同日本友好关係,并将继续发展现存紧密纽带。按照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美国赞成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停火继续下去,并把全部军事力量撤至本国境内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各自一方;美国支持南亚各国人民和平地、不受军事威胁地建设自己未来的权利,而不使这个地区成为大国竞争目标。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係。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準备在他们的相互关係中实行这些原则。
考虑到国际关係的上述这些原则,双方声明:
----中美两国关係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準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準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定或谅解。
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範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双方回顾了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争端。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係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繫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繫和交流提供便利。
双方把双边贸易看作是另一个可以带来互利的领域,并一致认为平等互利的经济关係是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的。他们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
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係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双方希望,这次访问的成果将为两国关係开闢新的前景。双方相信,两国关係正常化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会对缓和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作出贡献。
尼克森总统、尼克森夫人及美方一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他们有礼貌的款待,表示感谢。